基于区域创新系统的城市创新评价研究

2018-01-27 20:36高伟丽
天津科技 2018年6期
关键词:创新力指标体系创新能力

杨 雪,高伟丽

(天津市科技统计与发展研究中心 天津300052)

世界学者对于创新的研究由来已久,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将创新作为一个内生要素引入生产函数,直观地反映了创新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目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步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决胜阶段,对区域创新理论与实践提出了挑战的同时也指明了方向。

区域创新是一个国家应对经济竞争和产业发展的基础载体,区域创新能力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区域的核心竞争力,对区域创新能力进行总体评价是十分必要的。

1 国内外区域创新评价体系

国外对于区域创新体系的评价起步较早,且较为成熟,评价体系种类较多,其中较为典型的有欧盟创新表现评估体系、3Ts创意指数体系、全球创新指数等。

欧盟创新表现评估体系主要包括欧洲创新记分牌、区域创新记分牌和创新晴雨表调查。欧盟从2001年起开始实施欧洲创新记分牌,通过建立一套指标体系来评估评价欧盟成员国的创新水平。根据《2017欧洲创新记分牌》,这套指标体系包括 4个方面、10个维度、27项指标,经过合成计算得出欧盟整体和各成员国的综合创新指数(SII),对欧盟各国的创新表现进行评价分析。Richard Florida提出了3Ts理论,认为技术、人才和宽容度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驱动力,用 3Ts创意指数体系来衡量地区创新水平,该指数体系包括 4个一级指标,6个二级指标。全球创新指数研究首次由欧洲工商管理学院启动,根据 2017全球创新指数报告,该指标体系由投入和产出2个分指数构成,其中投入分指数5个方面和产出分指数2个方面共7个方面81个指标,系统地评价了经济体的创新能力。

国内对于区域创新的评价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和成果,形成了比较系统的评价体系,比较突出的是国家创新指数体系、中国创新指数体系、全国科技进步统计监测指标体系等。国家创新指数由科技部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发布,根据《国家创新指数报告(2016—2017年)》,该体系包括5个一级指标,30个二级指标,对 40个科技创新活动活跃的国家进行分析研究。中国创新指数体系共包括 4个创新分领域 21个指标,由国家统计局社科文司发布指数测算结果,客观反映了建设创新型国家进程中我国区域创新能力建设的进程和发展趋势。全国科技进步统计监测及综合评价课题组研究构建了全国科技进步统计监测指标体系,该体系包括5个一级指标和 12个二级指标,从 3个层次研究分析我国及各地区科技综合创新水平,综合反映我国创新发展格局。

2 创新城市评价研究

2.1 国内外创新城市评价体系

国外关于创新城市评价体系较为典型的有创新力指数体系、城市创新活力评价指标体系。Richard Florida提出创新力指数,包括创造性劳动力排名、高科技排名、创新排名、多样化排名来衡量城市的创新性。Charles Landry提出了城市创新活力评价指标体系,从 4个方面、9个指标来衡量城市的创新活力。James Simmie通过实证研究对米兰、阿姆斯特丹等5个欧洲城市创新水平做了评价和分析。约翰莫尔斯大学通过建立评估指标对欧洲50个非首都城市进行评估研究,斯德哥尔摩被评为最具创新力的城市。

国内对于创新城市评价的研究较为权威的有中国创新城市评价指数体系、中国城市创新力指数体系等。中国创新城市评价由国家统计局发起,对全国副省级以上城市及苏州共20个城市的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分析,通过建立一套包含6个一级指标、30个二级指标的指标体系,采用统计综合评价方法计算得出城市总体创新指数以及各城市的创新指数水平。中国城市创新力指数由第一财经旗下数据新闻项目“新一线城市研究所”提出,发布中国城市创新力排行榜,该指标体系包括 4个一级指标和 12个二级指标,对城市维护创新力的能力进行评估分析。国内学者围绕创新城市评价也做了一定的研究,较为典型的有石忆邵、柳瑞禹、王秋影等,通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设计评价方法,选取特定的城市作为研究对象,开展评价分析。

2.2 创新城市评价方法

根据上述研究综述,对于创新城市的评价分析多用实证归纳法、多层次分析法、综合分析法进行综合评价,根据特定的评价目标,建立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定量评价的方式客观地反应城市创新水平。以国内较为典型中国创新城市评价体系、中国城市创新力排行榜为例。

中国创新城市评价体系充分参考结合了欧盟创新记分牌、全国科技进步统计监测指标体系的评价分析方法,即采用统计综合评价方法,建立包含两级指标的创新城市评价指标体系,设“创新资源”“创新投入”“创新企业”“创新产业”“创新产出”“创新效率”6个一级指标,每个一级指标下包括5个二级指标共 30个二级指标,为保证能够进行横向比较,采用相对指标作为评价指标。参考发达国家水平,设立相应的评价标准,通过将二级指标除以相应的评价标准,形成无量纲化的二级评价值,即为二级指数,再将二级评价值根据相应的权数加权合成为一级评价值,即为一级指数,一级评价值合成为中国创新城市总指数。

中国城市创新力指数主要采用加权分析法,设热钱指数、独角兽指数、租房指数、合伙人指数 4个一级指标,一级指标下设 3个二级指标共 12个二级指标,二级指标既包括总量指标也包括结构指标。通过设定各二级指标和一级指标相应的权数,将二级指标值加权合成一级指标值,再将一级指标值合成总指标值,即城市创新力指数。

3 创新城市评价的局限性及展望

我国的创新城市评价主要仍以借鉴国外方法为主,评价方式较为单一,评价分析研究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对于评价结果有着一定的影响。

第一,数据质量有待提高。目前关于城市创新评价的分析数据主要来源于官方统计数据、各数据库平台以及网站数据等,非官方数据的权威性和可靠性无法得到保证,官方统计数据也存在着统计口径不同的情况,数据来源的不稳定性以及数据质量的不确定性造成了评价的客观性无法得到保障,直接影响分析评价结果。

第二,评价范围有待拓展。由于我国各个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性,各个地区、各个城市之间的差异较大,目前关于城市创新的评价研究,多选取具有一定经济实力、创新资源丰富的大城市,此种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但也存在着一定的主观性,对于其他城市的创新状况甚至是我国城市整体创新情况缺少一定权威可靠的全面分析研究。

对于城市创新能力分析评价,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改进提升。

第一,持续完善评价指标体系建设,做到与时俱进。持续稳定和系统创新的完美结合是城市评价的生命力所在,评价指标体系应是一个开放、不断创新的系统。随着全面深化改革、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稳步实施,我国产业结构以及经济发展质量发生着重大的变化,同时随着创新理念的不断深化、政府统计制度的不断完善,反映创新能力的指标也要不断进行深化、完善和充实,以更加全面、准确、客观地反映城市创新发展的状况,增强城市创新评价体系的说服力和客观性。

第二,深化城市创新评价分析,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以城市创新推动国家创新,以城市创新评价反映国家创新能力,需要不断深化评价分析,丰富研究理论体系,从不同侧面、不同层次,通过多种方法反应我国城市创新能力的情况,为寻找创新短板、深化改革提供支持,为严谨的学术研究和科学的政府决策提供支撑,为我国步入创新型国家行列提供保证。

猜你喜欢
创新力指标体系创新能力
2022城市商业魅力指标体系
新动能,源自创新力
拓展探究实验 培养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网络空间攻防对联合作战体系支援度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大陆:以创新力引领技术变革
层次分析法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