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寅恪走进清华园

2018-01-27 18:00巫唐
高中生学习·高一版 2017年12期
关键词:治学陈寅恪学界

巫唐

清华国学研究院虽然只存在了短短四年(1925~1929年),却在中国学术史和教育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曾说:“所谓大学者,非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国学研究院四大导师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的风范,早已成为学界佳话。

记得20世纪90年代学界兴起陈寅恪热时,图书馆里他的著作十分抢手,很难借到。这位学贯中西的历史学家,在清华大学、西南联大、中山大学教书育人一辈子,被学界誉为“教授中的教授”,可是令人惊讶的是,他本人并没有什么过硬的学位和大学文凭。

陈寅恪(1890~1969年)出身世家,祖父陈宝箴任湖南巡抚,因支持维新变法而被罢免,父亲陈三立(散原)是清末民初著名诗人。身处剧变之世,陈寅恪所受的教育兼有新旧、广涉中外。他上过家办的学堂,除四书五经外还学习数学、英文、音乐、绘画等课程。他从13岁开始,先后在日本、德国、瑞士、法国、美国等国留学,时间长达十多年,主要学习梵文、巴利文、东方古文字学等。其间曾回国考入上海吴淞复旦公学(复旦大学的前身),他在国内的正式学历便是复旦公学毕业,此学历相当于“高中程度”。

有人说陈寅恪在法、德、美得到三个学士学位,是否如此,并没有确切证据。但他没有得过博士学位确是事实。那么,他留学期间都做了些什么呢?他的侄子曾问过这个问题,他回答说:“考博士并不难,但两三年内被一具体专题束缚住,就没有时间学其他知识了。只要能学到知识,有无学位并不重要。”他的妹夫俞大维,同时也是他在哈佛、柏林七年的同学,对他的求学情况最为了解,俞曾说:“寅恪的想法是对的,所以是大学问家。我在哈佛得了博士学位,但我的学问不如他。”陈追求的是知识、学术,而不是学位,他曾批评当时的风气说:从前读书人学八股,是为了功名富贵,如今留学生虽所学不同,然其“希慕富贵,不肯用力学问则一”。

1925年,清华建立国学研究院,陈寅恪也被聘为导师。此时他尚在德国留学。陈寅恪于1926年暑假后来到清华园任教,住进工字厅。吴宓曾解说国学院的宗旨:“惟兹国学者,乃指中国学术文化之全体而言,而研究之道,尤注重正确精密之方法(即时人所谓科学方法),并取材于欧美学者研究东方语言及中国文化之成绩,此又本校研究院之异于国内之研究国学者。”陈寅恪所授课程显示出借鉴西方现代科学方法重新阐释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他的學识令清华师生深为折服,讲课时一些教授也来听。国学研究院停办之后,他仍受中文系与历史系合聘。

陈寅恪治学重在历史,目的是“在史中求史识”,在历史中寻求历史的教训。他认为“读书须先识字”,他本人通数十种语言文字。在他看来,不把基本材料弄清楚,就急着论微言大义,结论必然是不可靠的。由于长期处在变乱的环境中,他的研究设想没有完全实现。但即使是在晚年双目失明、体弱多病的恶劣条件下,他仍以耳代目、以口代笔,完成了《元白诗笺证稿》、《柳如是别传》等著述。近年三联书店出版的《陈寅恪集》十三种收存了他的绝大多数著作。幸运的是,他的学识和治学思想经由教学、著述,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传承。

(转自《学习时报》)

素材压缩 清华国学研究院四大导师之一的陈寅恪的治学风范,早已成为学界佳话,被誉为“教授中的教授”。可是令人惊讶的是,他本人并没有什么过硬的学位和大学文凭。

阅古知今 老清华以真才实学衡量、录用人才的作风确实难能可贵。在追思陈寅恪的学术成就之时,也应该继承这种优良传统。本素材适用于真才实学、量才为用等话题。endprint

猜你喜欢
治学陈寅恪学界
萧公权的治学转向
学界亮点
郭沫若、陈寅恪致沈兼士——关于《“鬼”字原始意义之试探》的通信
陈寅恪与唐筼的爱情故事
分期付款
教育家朱九思的治学观
大学的精魂——重温《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
治学与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