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教媒体在语文课外导读中的应用

2018-01-27 00:32杨萍萍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2017年12期
关键词:电教媒体应用

杨萍萍

[摘要]在小学语文课外导读中,合理而又巧妙地利用电教设备,可以有效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可以传授读书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可以拓宽课堂容量,引导学生深度阅读。这将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电教媒体;课外导读;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068(2017)36001501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开展各种课外阅读活动,创造展示与交流的机会,营造人人爱读书的良好氛围。”在课外阅读的导读课中,充分发挥电教媒体的作用,不仅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引导其展开深度阅读。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阅读兴趣

课外导读的目的就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电教媒体既可以书写、标注、绘图,又可以方便地展示文字和图片,播放音频和视频,教师还可以借助麦克风扩音。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实际需要整合这些功能,创设教学情境,就能瞬间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一年级《小猪唏哩呼噜》导读课伊始,我就绘声绘色地讲述了小猪“唏哩呼噜”这个名字的由来,更利用麦克风设备,逼真地模仿小猪打呼噜和吃饭时发出的“唏哩呼噜、唏哩呼噜”的声音。学生们听后乐得前仰后合,开心得手舞足蹈,瞬间引爆了课堂,他们急于知道小猪唏哩呼噜还有哪些有趣的故事,这激发了他们的阅读兴趣和参与热情。在教学《吹牛大王历险记》时,我播放了网上下载的《吹牛大王历险记》的讲故事视频。讲述者一身伯爵打扮,戴着牛仔帽,有一对上翘的白色八字胡,讲故事的时候吹胡子瞪眼的,时而捋一下胡子,时而翻一翻大白眼,声音抑扬顿挫,样子滑稽有趣,立马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他们的阅读期待。

二、传授读书方法,培养阅读习惯

俗语说:“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学生仅仅有了阅读兴趣还不够,更重要的是要掌握读书方法,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电教媒体强大的功能就能很好地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教师在备课时,将需要的图片、资料、视频、音频等进行有效整合,制作成课件,上课时就可以大量节约时间和“口舌”。在课堂中,利用电教媒体使抽象的概念形象化、具象化,学生通过眼观其形、耳闻其声,充分调动多种感官共同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就能更好、更快地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方法,同时也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小猪唏哩呼噜》《吹牛大王历险记》《大个子老鼠小个子猫》等的导读课中,我在备课时就将书中相关的图片进行拍摄,导入课件中,在教学中适时地展示出来,引导学生大胆猜想后续的故事。学生们兴趣盎然,畅所欲言,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进行创编。教学中,我渗透了边读书边想象的读书方法,效果事半功倍。

“不动笔墨不读书。”这是一个良好的学习和读书的习惯。可是,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不知道怎么去“动笔墨”。电教媒体就很轻松地起到了示范和榜样的作用。在教学前,我搜索了一些优秀的读书笔记导入课件中,供学生欣赏学习,并让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笔记进行模仿和再創造。在课外导读中,我利用电教媒体适时出示“我的课内摘录笔记”“我的课外摘录笔记”“我的读后感”等内容栏,背景用淡雅的笔记本纸张,用楷体呈现出读书笔记的内容。这样直观形象地进行展示,再加上教师适度的引导,学生们很轻松地掌握了做读书笔记的方法。

三、拓宽课堂容量,引导深度阅读

在有限的40分钟的导读课中,既要导出兴趣,教给学生方法,又要引发学生的思考,突出阅读深度,这是一件比较复杂的事情。如果巧妙地利用电教媒体,就可以很容易地达成目标。

在《吹牛大王历险记》的导读课中,我引导学生了解本书梗概,用电教媒体出示:“没有幻想和想象,就没有发明和创造,人类也就不会进步。(摘自《吹牛大王历险记》序言)”又及时出示“金钥匙:超级夸张”进行拓展。

1.找一个夸张点。

如:我跳得很高。

2.寻找现实中的参照物进行比较。

如:我跳得比珠穆朗玛峰还高。

3.再进一步,走到“世界之外”或者是走出“现实世界”,寻找参照物进行比较。

4.列出事物的特点,再根据这些特点进行夸张。

如:(1)跳得高不容易控制落点;

(2)可以跳到别人想不到或不容易达到的地方。

有了课本的学习,又掌握了“金钥匙”,学生的思维一下子就打开了:“我的头发长到绕地球十几圈。”“我能一下就跳到月球上。”“我一步就跨到了安庆。”……

综上所述,电教设备以其强大的功能有效地整合了多方资源,让我们在语文课外导读课中能够真正从学生出发,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交流学习,从而为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奠定了基础。

(责编刘宇帆)endprint

猜你喜欢
电教媒体应用
电教媒体在幼儿数学教学中的创新应用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电教媒体构建小学数学多彩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