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让学习真实发生

2018-01-27 11:21张晓辉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17年12期
关键词:以学定教翻转课堂

张晓辉

[摘 要]要更好地把握学情,以学定教,就要在微课和前置性学习单上下功夫 。翻转课堂,针对学生的先学,分析取样,制定学习目标,让学生的学更有针对性。在实践中,我感受到翻转课堂的好处。

[关键词]把握学情;以学定教;翻转课堂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34-0068-02

如何让课堂更加高效呢?课程整合是个关键。而在整合的过程中依据学情,确立准确的学习目标尤为重要。如何更好地把握学情,我认为一定要翻转课堂。翻转课堂就是教育者要赋予学生更多的自由,把根据课堂内容提前制作好的微课和前置性学习单给学生,使学生可以在教室外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式接受新知识,而把知识的内化过程放在教室内,以便同学之间,师生之间有更多的沟通和交流。翻转课堂,针对学生的先学,分析取样,制定学习目标,让学生的学更有针对性。下面结合五年级下册第14课《秦兵马俑》一课谈谈我是如何把握学情,以学定教的。

一、 翻转,让教师更了解学生

为了了解学生对课文的主要内容的掌握情况,在前置性学习单的第一题设计了问题这篇课文是从哪两个方面具体介绍写秦兵马俑的?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如果没有前期的调研我怎么也不会想到,全班50人,完全答对的只有19人,20人答案不完整,还有11人完全找不到问题的关键所在。我预设这一题的时候是个保底工程,感觉个别学生可能找不到答案,没想到会是这样的结果。针对这样的结果,我调整教学内容,如何快速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便是我下节课要处理的第一个问题。在上课交流的时候,让学生找到过渡句 “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让学生知道这个句子不仅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而且还概括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学生们通过小组合作,总结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应注意两点:1.关注过渡句。2.答案要完整。根据这两点,全班学生都能正确地修正自己的答案。

二、翻转,让学生自己掌控学习

学生利用微课和前置性学习单,根据自身情况来安排和控制自己的学习。学生在课外或回家看教师的微课和前置性学习单,完全可以在轻松的氛围中进行学习;而不必像在课堂上教师集体教学那样紧绷神经,担心遗漏什么,或因为分心而跟不上教学节奏。节奏快慢全在自己掌握,反复观看,也可停下来仔细思考或笔记,甚至还可以通过聊天软件向老师和同伴寻求帮助。《莫高窟》是五上状物类说明文的最后一篇,而《秦兵马俑》是五下状物类说明文的第一篇,学习《秦兵马俑》一文,完全可以在《莫高窟》的基础上进行。于是在前置性学习单上我设计了下面的这道题:

认真阅读《莫高窟》和《秦兵马俑》,通过比较辨析完成下面表格。

学生们通过前期先学,归纳答案如下:

表现手法上的相同点:

1.都是总分总的结构。

2.都有过渡句。

3.都有点面结合的写法。

4.都使用了一些说明方法(如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等)。

5.都使用排比的句式。

6.大量的四字词语的使用。

表现手法上的不同点:

有27人发现了《秦兵马俑》一文加上了作者合理的想象。还有5人写的是虚实结合。大部分学生把目光都聚焦到作者加上合理的想象的写法上。

从对前置性学习单的分析发现,两篇课文在表现手法上的相同点,学生们都能说出一二,归纳出的六条相同点,全班学生最少的也能找到三条,也就是说表面的相同,对于学生们来说并不是难点。对于教师而言,大家都会的课堂上一概不讲,要讲的就是学生们看不到的,说不清的,表面背后的理论性的内容。在这六条相同点当中,我发现第三条和第四条,看似大家都找到了,但个别调研后发现,大家能看到点面结合,但具体哪些是点的描写,哪些是面的描写,还是模糊不清的。都知道说明文使用了说明方法,但使用这些说明方法的好处是什么?他们也是说不清的。那么接下来的教学内容就是针对这两个问题捕捉学生们的生长点进行指导。通过对课文的进一步分析,学生们把点面结合落实到课文的文字中,并体会到点面结合的好处。接下来学生们通过分析说明方法比较集中的第二自然段,把说明方法置于语境当中,很自然地就明白这些说明方法的使用,目的是为了让读者更准确、更直观地感受到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在表现手法的不同点上,大部分学生都能把目光聚焦到作者加上合理的想象的写法上。所以,本节课的主问题就定为:作者是如何通过想象把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和类型众多,个性鲜明表现出来的?主问题就是从教学内容整体的角度或学生的整体参与性上引发思考、讨论、理解、探究的“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要问题。主问题从学生中来,一节课学生围绕着自己提出的主问题展开学习活动,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学生们真正地作为学习的主人参与学习活动。问题来源于学生,解决问题的还是学生,他们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三、翻转,增加了学习中的互动

由于师生角色翻转,这让教师有时间与学生交谈,回答学生的问题,能够参与到学习小组,对每个学生的学习进行个别指导。当学生遇到难题准备请教时,教师能及时地给予指导。当教师更多的成为指导者而非内容的传递者时,也才有机会观察到学生之间的互动。在教室内巡视的过程中,我们注意到学生在自己的协作学习小组中彼此帮助,相互学习和借鉴,而不是依靠教师作为知识的唯一传播者。当我们尊重学生们的这种方式,他们就会认识到,老师是在引导他们学习,而不是发布指令。当老师在学生身边和他们一起学习,他们会以他们最好的行动来回应。

在制定完主问题之后,让学生自主学习:默读课文,画出作者想象的句子,并在旁边写一写自己的感受。接着,小组合作学习:1.小组长组织,组员依次交流自己的学习成果。 2.如果同学的发言对你有启发,请及时记录要点。学生们在交流的过程中发现,文章在介绍秦兵马俑的两个方面的时候,是按由面到点再到面的写法来写的,在面点面的描写时都加上了合理的想象。所以,在全班交流时,大家就按照面点面的这个文章描写顺序进行交流。由此发现在写规模宏大这个面时,加上合理的想象是使文字更有场面感,在写类型众多这些点的时候,加上合理的想象,能让这些俑活灵活现地展现在读者的面前;在写个性鲜明这个面的时候,加上合理的想象,从而使这些俑富有情感,有情有义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大家在互动交流中,真真切切感受到想象的作用,本課的主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就这样,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习真实有效地悄无声息地发生了。

(责编 韦淑红)endprint

猜你喜欢
以学定教翻转课堂
小学数学以学定教的实践
如何以学定教,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率
基于翻转课堂的高职英语口语教学研究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