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目的论视角看林语堂对借喻的翻译策略

2018-01-27 13:55尤磊
北方文学 2018年2期
关键词:翻译策略目的论

尤磊

摘要:《浮生六记》,是清代名作家沈复的名作。在清代笔记体文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林语堂十分喜爱这本书,并将其翻译成英文。迄今为止,很多学者对林译本进行过多角度,多维度的研究。其中包括从功能对等角度研究隐喻的翻译,以及从目的论角度研究文化负载词的翻译。但是还没有人从目的论的角度对其中的借喻翻译进行过研究。所以本文将从目的论的视角对林译本中的借喻的翻译策略进行研究。其翻译策略根据其对喻体的处理共分成四类。

关键词:目的论;借喻;林译本;翻译策略

古典文学精品《浮生六记》,是清代名作家沈复的名作。全书用自传的形式,将他一生的酸甜苦辣、悲欢离合生动地记叙下来,文笔大胆,文辞绮艳,读之令人回肠荡气、蚀骨销魂。在清代笔记体文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本文就从目的论这一视角对林译本中的借喻翻译进行研究。希望通过对林译本的借喻研究对以后中国典籍中的借喻的英译有些帮助。

一、目的论以及借喻

(一)目的论的原则

目的论翻译理论共有三个原则:目的原则、连贯原则和忠实原则,所有翻译遵循的首要原则就是“目的原则”。 即翻译应能在译人语情境和文化中,按译入语接受者期待的方式发生作用。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行为的过程,即结果决定方法。但是,通常情况下,“目的”指的是译文的交际目的,即译文在译入语社会文化语境中对译入语读者产生的交际功能。因此,译者应在给定的翻译语境中明确其特定目的,并根据这一目的来决定采用何种翻译方法,主要是直译、意译或介于两者之间。

(二)借喻

借喻是比喻的一种,是以喻体来代替本体,本体和喻词都不出现,直接把A(本体)说成乙(喻体)。一般,人们会将隐喻与借喻弄混,而二者最主要的区别在于隐喻中本体会出现而借喻中本体则不会出现。借喻由于只有本体出现,所以会产生更加深厚、含蓄的表达效果,同时也使语言更加简洁。

二、《浮生六记》原著及其译本分析

(一)《浮生六记》原著

《浮生六记》以作者夫妇生活为主线,描绘了平凡而又充满情趣的家庭生活,以及夫妻二人的游历各地的所见所闻,展示了当时幕客士大夫的生活经历,向读者展現了一个至情至性,可爱至极的女子。

(二)林语堂择译标准和目的分析

在林的翻译的英文版的《浮生六记》的译者序中,林特别提到了他翻译此书的原因。他想要将中国传统的、恬淡安乐的生活方式介绍到西方国家。林不仅想通过翻译为西方人了解中国、喜爱中国提供一条途径,更想通过书中的生活方式,帮助西方人更好地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三、借喻及其翻译方法

(一)直接将喻体翻译成本体

有些喻体在西方词汇中很难找到相对应的,也能够被英语文化读者所接受的词汇,而为了能够让读者弄懂其所含的意义,直接将喻体翻译成本体将不失为一种很明智的处理方法。

(二)直接将喻体翻译成喻体

林本就想将中国文化传播到国外去,特别想让西方世界能够了解那时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以及中国人的处世哲学,所以最上选的方法是能够在英语中能够找到与喻体相对应的词来直接翻译喻体,这样读者更能体会其中的精妙。

(三)结合本体和喻体翻译

有些时候为了让读者更能够了解原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把喻体和本体结合起来解释会更有效果。比如“遍地黄金”这一词,黄金是指黄色的油菜花,如果直接将其翻译成黄色的油菜花会失去原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黄金”一是指其颜色金灿灿的,二是指其价值。

(四)不借用本体喻体,直接将意思翻译出来

这些借喻,很难确切地找到与喻体,本体对应的词,所以只能将其所要表达的意思写翻译出来。比如“左支右绌”指左手支起应付这件事,右手曲起应付别的事,就是比喻生活困顿。对于这个词,林就用了钱包这一意象来表现出生活的拮据。

四、结论

本文主要将借喻的翻译分成了四种,第一种是直接将喻体翻译成本体,这种一般是在很难在译入语中找到相对应且贴切的词的情况下,选择这种方法,这种方法会使得译文比较简单明了,与原文的风格比较相似。第二种是将喻体翻译成喻体,这种情况是喻体在西方世界中也含有相应的含义,而且也能够在译入语中找到与之切和的词。这种翻译更能体现出原文词汇使用的精妙,也更符合林翻译此书的目的。第三种是结合喻体和本体翻译,这种也比较符合林翻译此书的目的,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通过本体和喻体,读者会更加了解原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也会对原文有更加深刻的理解。第四种,没有借用喻体和本体,直接将其意思翻译成出来。从以上四种借喻翻译策略可以看出,林尽量在使得译文更加的忠实、通顺、美,也尽量使译文能够被西方世界所能接受,让其更了解中华文化。

参考文献:

[1]陈玉龙.功能主义翻译目的论在中国的研究现状综述[J].中国电力教育,2010(24).endprint

猜你喜欢
翻译策略目的论
目的论视角下的宜兴特产翻译实践研究
“目的论”视角下西安高校简介翻译探究
从“目的论”三大法则谈外宣中古诗修辞的翻译
浅谈青岛市公共标识语英译现状及翻译策略
《作者自述》两个译本的对比赏析
汉语叠词及其英译
国际会展用语特点及口译策略
从目的论看环保公示语的汉英翻译
翻译功能目的论视阈下的科技文本翻译——以认知无线电翻译为例
目的论视角下的影视剧字幕翻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