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课堂中师生互动改善策略研究

2018-01-27 12:17赖惠英
考试周刊 2018年100期
关键词:师生互动小学音乐策略

赖惠英

摘 要: 音乐课程是面向全体学生开展的音乐感受、音乐体验与音乐品味教育,学生们不仅仅能够感受到音乐魅力与音乐美感,更能够获得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全面提升。小学学生的认知特点以感性认知为主,而此阶段学生的世界观正在不断成型,音乐教学的过程就是教师引导和带领学生共同感受音乐美、发现音乐美、创造音乐美的过程。小学音乐教育以启蒙教育作为主要方向,教师要充分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与音乐动力,良好的师生互动也就成为音乐教育必不可少的组成。本次研究主要围绕小学音乐课堂中师生互动现状及改善策略进行分析。

关键詞: 小学音乐;师生互动;策略

师生互动就是在课堂范围内教师与学生开展的相互作用及相关影响,小学音乐教师通过互动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而学生则通过互动加深音乐理解与认知。良好的师生活动能够将学生与教师整合为密集整体,而师生互动能够促使教师与学生间的关系逐渐向网状扩展,教师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渠道,最终促使学生利用音乐表达自己的思想与情感。

一、  小学音乐学科的师生互动原则

师生活动要围绕互动主体及互动过程展开有效研究,确保互动过程与互动行为能够在科学框架内展开,其主要原则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多情景建构原则

小学学生的认知能力与身心特点是音乐教师需要充分考虑的核心影响因素,单一的教学情景很容易导致学生出现注意力不集中、认知过程无法有效完成等问题,因此教师必须要在教学过程中积极调整教学情景,带给学生们丰富的学习体验。同时教师要注重教学情景构建的双向性,避免单一化的知识传递导致学生陷入思维僵化的误区。

(二) 学生主体性原则

全新教育改革要求教师必须要充分尊重学生地位,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将学生置于中心地位,而师生互动也同样要遵从这个原则。教师要围绕学生需求展开交流互动,有效避免学生被动开展师生互动情况的出现。同时教师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引导,促使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与发展,有效避免外界环境干扰对学生成长造成的负面影响,保证教师主导行为的有效性。

(三) 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原则

小学音乐课堂的师生互动需要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努力,科学性是音乐教学顺利开展、教学目标有效实现的基本保障,而思想性则是学生感受音乐的最主要途径,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不断提升自身的感悟能力与鉴赏能力。因此教师在师生互动过程中不仅仅要围绕知识内容展开,更要有效引入作品创作背景、作品相关故事等等内容,加强学生对于作品的理解和认知,实现科学性与思想性的真正统一。

二、 小学音乐课堂中师生互动的问题分析

小学音乐课堂不仅仅是音乐教学的主要场所,同时也是学生思想与情感熏陶的重要阵地,师生互动是音乐课堂的重要构成,然而就当前小学音乐教学现状来看,师生互动仍然存在很多问题。

(一) 教师未能发挥主导作用

小学音乐课堂在师生互动之中应该发挥主导作用,充分激发学生的互动欲望,确保学生有效地融入课堂。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未能正确发挥主导作用,教师更加倾向于将知识直接灌输给学生,却未能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相关问题,这极大地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另外教师主导作用的缺失也导致师生互动很容易陷入混乱状态,学生间的讨论经常偏离教学主题,违背了师生互动的初衷。

(二) 教师对学生主体的理解不到位

当前很多小学音乐教师受制于自身教学理念及教学习惯而未能正确理解“学生主体”原则,有些教师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未能积极开展师生互动,而有的教师则是完全将师生互动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出现了放任自流现象,这些都导致师生互动出现了不科学现象。例如教师让学生自行选择歌曲学习、安排学生自行组织分组演唱活动,类似现象导致音乐教育过度迎合学生需求,偏离了科学的教学轨道。

(三) 师生互动缺乏情感共鸣

小学学生在知识学习与领悟方面依然依靠个人需求展开,学生们对他们感兴趣的内容会保持更高关注。情感共鸣能够有效拉近师生关系,促使学生更加深入地感悟作品情感。然而当前很多教师在互动过程中依然围绕音乐知识展开,却很少深入考量作品思想与情感传递,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互动也未能有效开展,这严重影响到师生互动的有效性与深入性。

三、 小学音乐课堂中师生互动改善策略

小学音乐课堂中师生互动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促使学生的音乐素养有效提升,而当前师生互动现状已经偏离了师生互动的基本原则,教师应该积极采取有效策略改善师生互动水平。

(一) 明确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师在小学音乐课堂上的主导作用会对音乐课堂发展起到导向作用,教师不仅仅要在知识教育、互动交流方面发挥主导作用,更应该通过自己的音乐思想与精神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产生影响和熏陶。因此教师们必须要明确自己的主导地位,通过趣味性问题的设计带领学生感受音乐学习的快乐,在导学环节、教学环节、复习环节加入更多趣味元素,使得学生们乐于师生交流互动,用饱满的热情引导学生的学习活动。教师主导作用的充分发挥既能够提升师生互动效果,同时也能够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逐渐改善音乐课堂现状。

(二) 科学把握“学生为主体”原则

教师在教学过程要科学把握“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音乐学习过程,保持学生的积极性。当前很多教师已经意识到激发学生主动性及互动欲望的重要性,但是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未能有效把握这个原则的适用度,进而导致小学音乐课堂出现无序化问题。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必须要调整教学与互动原则,既要引导学生发挥主动性,又要确保学生能够按照科学方向发展成长。

(三) 关注师生间的情感共鸣

师生间的情感共鸣不仅仅有助于师生互动的顺利进行,同时也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完成音乐知识学习。因此教师要重点关注师生间的情感共鸣,围绕教学主题与学生展开深度沟通好交流,促使学生更好地把握音乐作品内涵,同时与学生展开充满真挚情感的互动交流,更好地传递作品情感与思想,有效促进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郭冬娜.浅谈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创新与师生互动[J].中国校外教育,2016(S1):180.

[2]吴晓霖.小学音乐课堂师生互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黄河之声,2018(8):91.

[3]黄玲.互动,课堂的本质——小学音乐课堂中师生互动策略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3(23):24.

猜你喜欢
师生互动小学音乐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新媒体技术在“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欣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