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软笔书法《撇》的教学设计

2018-01-28 20:25
江苏教育 2018年93期
关键词:读帖运笔笔画

书法是一门课,要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所提升;书法是一种文化,要注重文化的继承与传扬;书法是一种美,要让学生会感受汉字之美。

书法教学是富有独特魅力的一门艺术,它与语文相连,与音乐相通,与美术相贯,孩子在学习写字的时候,用眼睛感受美,用练习探求美,用心灵领悟美,用双手创造美的能力得到潜移默化的训练。《撇》是《书法练习指导》三年级上册教材第四单元的第11课。本课主要学习“撇”这个笔画,以及含有这个笔画的“香”字的书写。整节课主要包括以下四点教学内容:1.提炼概括“撇”的写法。2.从四个方面去读帖:一间架结构,二主笔位置,三运笔轻重,四笔画联系。3.编朗朗上口的小儿歌,来记忆写“香”字的要点。4.将诗书结合,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

【教学目标】

1.了解“撇”的形态,学习“撇”起笔、行笔、收笔的方法,能够书写正确、优美的“撇”。

2.通过描红练习,进一步感受把握撇画的书写方法以及在字中的变化。

3.养成仔细观察基本笔画写法的习惯。

4.初步感受中国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

【教学重难点】

1.学习“撇”起笔、行笔、收笔的方法,能够书写正确、优美的“撇”。

2.通过描红练习,进一步感受撇画的运笔在“香”字中的变化。

【教学准备】

多媒体、文房四宝。

一、认识撇

导入:春天到了,小草青青,杨柳依依,唐朝大诗人贺知章写下千古传诵的名句,谁来有感情地读一读,(出示)“细叶不知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瞧,这就是二月春风吹拂下的柳叶(出示柳叶图),诗中的柳叶轻盈、灵动,它特别像一个笔画,那就是撇,(出示撇图)。

【设计意图:由形象的柳叶图来导入到撇这个笔画,形象直观,激发兴趣。】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撇的写法。

老师从唐代著名书法家颜真卿的《颜勤礼碑》中摘录了香、月两个字。(出示:香、月两个字)这两个字中共有3个撇,仔细观察,这3个撇,形态上有什么不同?

生:有的比较直,有的比较弯,有的长一点,有的短一点。

师评: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

师边出示边说:撇画有的长,有的短,有的平,有的斜,有的直,有的曲。

【设计意图:由形象的“香、月”两个字,明确撇可以分为平撇、斜撇、竖撇等种类,书写时要因势赋形,讲求变化。三年级是软书的起始年级,很多设计要形象直观,要激发兴趣,要符合三年级孩子的特点。】

二、书写“撇”

1.撇画在一个字中很有装饰性,如能写得自然舒展,会增加字的美感。下面我来范写撇,请同学们认真看,仔细听,老师是怎么写撇的?马上老师请一个学生来说。

边写边说,撇的写法分为五个步骤:

(1)逆锋起笔。

(2)向右下按笔。

(3)提锋,向左下行笔。

目前,中国还未制订土壤酚类污染控制标准,参考丹麦安全与毒理研究所提出的土壤壬基酚的限值标准(25 mg·kg-1)(Nielsen et al.,1999),本研究土壤样品总壬基酚(NP)质量分数为 32.5~295.0 μg·kg-1,远低于该标准。

(4)略有弧度,渐行渐提笔。

(5)提笔出锋自然轻快,力到锋尖。

2.谁来说说老师刚刚是怎么写撇的?指名说。师出示写法提要,师生齐读。

(1)逆锋起笔。

(2)向右下按笔。

(3)提锋,向左下行笔。

(4)略有弧度,渐行渐提笔。

(5)提笔出锋自然轻快,力到锋尖。

为了便于大家记忆,老师把这五句话浓缩成了五个字:逆、按、行、提、出。书空。注意握笔正姿,练习写3个撇。

3.评点学生写的撇。笔者开了一个书法诊所,聘请大家做医生,来给这些字会会诊,共同提高。(鼠尾:提锋,向左下行笔时漂浮无力,没有由重到轻,渐行渐提的过程。钉头:起笔时动作过大,右下按笔拖得过长。锯齿:提锋,向左下行笔时未调正中锋,偏锋行笔所致。垂尾:提笔出锋没有做到自然轻快,力到锋尖。将力量控制在春风把柳叶吹得飘起来的程度,才能写出撇的灵动,飘逸。僵直:运笔没有渐行渐提,没有变化。散锋:提笔出锋没有力到锋尖,所以看上去飘浮无力,力要送到末端。)

4.写好撇画贵在“轻”和“快”,手腕要放松一些。请同学们再写3个撇,注意避免会诊出来的问题。教师展示学生作品并点评。(这个撇写得笔势流畅,出锋轻快。写撇贵提按,他的提按恰到好处,这个撇写得劲利舒展。)

5.撇是能展现字体神韵的笔画。撇画写好了,整个字都会显得灵动飘逸。

【设计意图:因为三年级孩子们刚刚接触到毛笔,对于笔画的书写还比较生疏,所以写撇这个笔画的时候,笔者将它分成了五步,每个步骤都讲解清楚透彻,然后再浓缩成关键的五个字。一步一步地讲解,一步一步地体验,直至深入学生的心,真正掌握写撇的方法。在教导学生不易写好的字时,形象地说成开书法诊所,聘请他们来做医生,来给字宝宝会诊,这些都是从三年级孩子的特点来设计的。】

三、学写“香”

春天,垂柳灵动飘逸,夏天,荷花香清致远,唐朝大诗人孟浩然写道: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下面我们来学习写含撇的字“香”,出示:香。

【设计意图:将诗书结合,由古诗导入笔画,再由古诗导入含撇的字“香”,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让整节课充满古色古香的味道。】

1.读帖:要想写好字,首先要读好帖,我们可以从四个方面读帖。(课件出示)(1)间架结构:上宽下窄。(2)主笔位置:禾的竖在竖中线,通常有一两个主要笔画对整体起平衡作用。(3)运笔轻重:横轻撇竖重,“日”两竖在一起,一定有变化,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左轻右重,有变化,字才有灵气。(4)笔画联系。禾的撇捺要舒展,左低右高。左右呼应,笔断意连。

【设计意图:我们知道写好书法,学会读帖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所以笔者设计了从四个方面去读帖:一间架结构,二主笔位置,三运笔轻重,四笔画联系。从这四个方面引导学生怎么去读帖,学生掌握了读帖的方法,即使拿到生字,也知道该从哪些方面去读帖,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2.老师为了帮大家记忆,把它编成了小儿歌,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禾字宽,日字窄。撇短平,竖居中。撇捺应,两竖变。

【设计意图:用形象直观的图来读帖,然后编成朗朗上口的小儿歌来记忆写“香”字的要点,形象直观,激发兴趣。】

3.师范写香,学生练习写2个“香”。

4.点评“香”。

5.再写2个“香”,同桌互评。

【设计意图:书法课讲究精讲多练,老师讲的时间要控制在15分钟之内,而练的时间要控制在25分钟之内。因为学生刚刚练习学写毛笔字,所以要把大量的时间留给学生,自己练习,自己感悟,自己体会,“此时无声胜有声”,学生的收获会更多。

整节课我注重培养习惯,比如课前准备的习惯,上课时的握笔姿势的培养,写字时写字姿势,以及读帖习惯,自我评价习惯等一系列写字习惯的培养,都会让学生受益终身。】

四、欣赏含“撇”的书法作品

1.在历代书法家的笔下,撇千变万化、各有风姿。(课件出示)师:这是颜真卿笔下的“撇”,他的作品气势磅礴,苍劲有力。

2.这是柳公权笔下的“撇”,他的作品以骨称雄,坚毅瘦削。颜真卿的书法与后来的柳公权的书法合称“颜筋柳骨”。

3.这是欧阳询笔下的“撇”,他的作品法度严谨、笔力险峻。

4.这是赵孟頫笔下的“撇”,他的作品用笔圆转,清秀灵逸。

5.这些含“撇”的字有的端庄秀丽,有的雄浑大气,有的行云流水,有的酣畅淋漓,在变化当中体现了汉字的美。怪不得鲁迅曾经这样评价:书法艺术不是诗却有诗的韵味,不是画却有画的美感,不是舞却有舞的节奏,不是歌却有歌的旋律。

【设计意图:通过赏析历代书法家的作品,初步感受中国书法艺术变化的美,激发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和热情。】

五、总结

同学们,书法就是这样一门融诗、画、舞、歌为一体的艺术,书法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撇画是这个宝库中很有神韵的一笔,课后大家继续练习书写撇,争取写好含有撇画的字。这节课就到这里,下课。

【设计意图:学校的写字课追求一种境界,那就是“教给学生一生受用的东西”,从兴趣入手,培养习惯;从方法入手,培养能力;让孩子们在兴趣中成长,在写字中进步。】

猜你喜欢
读帖运笔笔画
The New Result of Studies in the History of Medieval Calligraphy: A Review of The Manual of Calligraphy by Sun Guoting of the Tang: A Comprehensive Study on the Manuscript and Its Author
写意青蛙
笔画相同 长短各异
——识记“己”“已”“巳”
有趣的一笔画
字钉运笔
学好书法,重在读帖和临帖
读懂细节 临出神韵
——《书法练习指导》五上《读帖与临帖》教学课例
找不同
答友问
读帖:低年级写字教学的“先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