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校企合作课程开发探究

2018-01-28 15:53郑可莹
装备制造技术 2018年8期
关键词:校企汽车职业

郑可莹

(梧州职业学院,广西 梧州543000)

关健词:职业能力;校企合作;课程开发

随着汽车产业的不断发展,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而高职院校汽车专业由于实训设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多种因素的限制,培养的人才不能与汽车企业的相关岗位实现零距离接轨。基于此,在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基础上,对校企合作课程开发进行研究,共同调整现有的汽车专业课程内容和教学模式,缩小育人与用人之间所产生的差距,解决汽车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实现以校企合作开发课程的方式培养高技能人才,实现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无缝接轨”。

随着当代高新技术的飞快发展,汽车不断趋于现代化,在新形势下汽车行业要求从业人员不仅要拥有扎实的汽车专业知识,还要掌握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等相关知识;不仅会使用传统的仪器设备,还应具有使用新型的现代电子设备的操作技能。这就要求高职院校要以培养知识与技能兼备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目标。汽车行业在增加人才需求量的同时,对职业能力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企业对从业人员的职业能力要求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具备扎实的汽车专业理论知识与规范的实践操作技能;

二是,具有对汽车新知识、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学习能力以及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和处理能力;

三是,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和积极向上、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

1 高职院校汽车专业校企合作课程开发现状

1.1 学科课程仍占主导地位

近年来,我国发展职业教育其中一方面体现在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但是许多高职院校由于各种因素的限制,在课程开发中仍以学科型课程开发模式为主,这种课程开发模式无法实现能力要求和专业课程设置与企业需求的相互协调,课程缺乏系统性。在课程开发中,学校的教学专家作为课程开发的主体,他们现有的知识构建大部分都固定在学科教育范畴内,对实际的职业岗位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并没有深入了解,课程开发的成果通常是理想型的课程内容,无法体现实用性。因此,职业教育的课程开发不能只以学科型课程为主,学校与企业要共同合作,学校教师队伍与企业专家共同作为课程开发的主体,企业专业技术人员为课程的编制提供具有专业性、针对性、实用性的资料和建议,实现课程内容中知识和技能满足企业对工作岗位的要求。

1.2 校企双方主动性不强

就目前而言,校企双方在课程开发中存在着欠缺。校方在课程上还是着力于理论知识的讲授,学生实践动手的机会较少。即使建立了合作关系,学校和企业合作的方式也只是学生到企业实习的浅层次合作。企业只是提供了一部分器材设备和场地,对于课程内容并没有主动参与编写,校方也没有意识到主动与企业合作开发校本课程的重要性。

1.3 对职业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

在职业教育中,对于职业能力的理解不仅仅是简单的实践操作能力,应该更多地培养学生在职业背景下真实情景的职业素养,培养学生在工作过程中遇到实际问题时的分析和判断能力和解决问题的实践智慧,换言之就是综合职业能力[1]。但是,就目前的情况而言,在校企合作的开发课程中对职业能力的培养只着重于专业实践技能,而忽视了综合职业能力中职业素养的培养,造成部分学生即使学会了技能技巧,但当在真实的工作情景时缺乏团队合作精神,缺乏实践智慧等,导致无法胜任工作岗位的情况。

2 高职院校汽车专业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2.1 理论与实践不能紧密结合

学校开设汽车专业课程所采用的教材一般都是由专业教师在大量的教材书籍中选定一本作为本校使用教材。一方面由于教材内容部分较陈旧,并没有及时将汽车新知识新技术的内容进行更新,这就造成了理论知识脱离了实际;另一方面由于条件的限制,在实训操作方面,学校所提供的现有设备与教材中所描述的内容不相符或者是学校缺乏某种设备而无法实现某些工作任务的实训。这也就造成了实训操作与课程内容不对接的现象。最终造成大部分学生学到的知识和技能都是一些碎片,是无法满足新形势下汽车行业对高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2.2 师资水平达不到专业要求

目前,高职院校汽车专业教师多以年轻教师为主,多数是刚毕业不久的本科生或研究生。这一类教师理论基础扎实,但由于没有深入到企业实践考察,在实践教学上有所欠缺,对汽车新技术技能没有及时更新学习,使得整体的师资质量达不到新形势下的汽车专业要求。同时呈现出部分教师只注重理论讲授,实践指导不到位的情形。

2.3 教学模式不适应能力培养的要求

从现阶段的情况来看,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的课程教学在很大程度上依然是采用传统的、陈旧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集中表现为“教师站在讲台上讲课,学生坐在座位上听课”,整个课堂教师处于主导地位,而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理论知识的地位。这样单一的教学模式不仅导致了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新精神以及职业技能,还严重脱离了汽车行业对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最终不能适应能力培养的要求。

3 课程开发的思路

3.1 以能力培养确定课程教学目标

在校企合作课程开发的过程中,首先必须对汽车行业的职业标准和能力要求进行分析,把职业标准和能力要求转化为教学目标。在汽车专业课程开发中通过对汽车行业相关的职业岗位需求的调查分析,并通过企业走访调研、汽车行业专家访谈等形式,了解课程对应的知识、技能以及个人素质的要求[2],专业带头人与专业教师及行业专家共同总结出本课程能够适应新形势的能力培养要求,以此确定课程教学目标。

3.2 以工作任务为依据构建教学内容

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校企合作课程开发是根据企业的工作岗位来设置相关的课程,而不同岗位所涉及到的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是不同的。由于大部分的汽车专业教师缺乏深入企业实践的经验,若仅以校方对工作岗位的分析与认识去构建教学内容是不合理的。因此,在构建课程教学内容时,必须结合实际的岗位需求,并与汽车行业实践专家共同分析岗位工作内容,以真的工作任务为依据,科学合理地设计学习性工作任务的教学内容。

3.3 以项目为载体实施教学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只有深入了解和体会汽车行业工作岗位的具体工作内容和真实的工作场景,才能真正收获到职业综合技能[3]。要实现教、学、做三者相互结合,以“能力本位”的高职教育理念开展教学,教学过程强调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本,把教学内容按照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分成几个项目。围绕着具体的工作岗位将每个项目划分为基础知识、技能操作、能力素质等学习模块,并采用项目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式方法以项目为载体实施教学过程。

3.4 改革考核方式

传统的课程考核方式一般都是凭借学生卷面的笔试成绩作为最终的考核结果,但是在很多情况下学生都是靠死记硬背来应付理论考试,所以笔试成绩是不能够真实反映学生通过学习后的能力水平情况。因此,必须从学生的职业综合素质能力着手,对考核方式进行改革。既然是校企合作共同开发的课程,在课程实施结束后,就应该由校内教师和汽车行业实践专家双方共同进行考核。首先,校内教师除了采用卷面考试的形式考核学生理论知识掌握的熟练程度以外,还应从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学习态度等方面进行考核;其次,汽车行业实践专家按照企业对员工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考核标准,对学生岗位工作和项目过程的完成情况进行考核评价,主要从学生的职业技能、职业素养、团队合作意识等方面进行考核;最后,综合双方的考核结果作为课程考核的最终结果。

4 课程开发应注意的问题

4.1 学校与企业紧密合作

高职院校与企业建立一种合作关系,学校深入到企业调研,企业到学校了解办学特色和学生情况。在校企双方都做好充分准备的前提下,根据汽车行业对岗位的要求以及学校的办学特点与学生情况,学校为合作企业培养出定向性的人才,企业为学校提供相关资源和平台,校企合作开发有特色的并适合本校和本企业发展的汽车专业课程[4]。

在这一过程中,必须要以提高学生汽车专业技术和综合能力为根本出发点,以此为课程目标进行课程开发。校企合作构建一个校内网络学习平台;企业在生产作业时录制规范性操作的视频作为教具,实训课程由企业的汽车专业技术人员指导;企业在工作中呈现的案例,经过学校专业教师团队的加工和编写,收入到教材中,形成一个工作任务,由合作企业提供工学结合的环境以及与课程内容配套的设备,在工作过程中培养学生在真实情景中的综合职业能力。

4.2 基于课程内容建立“模拟企业团队”

前文提到,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不能仅限于对职业技能技术的培养,还必须注重对职业素养的培养。对此提出一个新想法,即建立基于课程内容的“模拟企业团队”。具体说来,就是学生通过学习后,企业根据自身需求设置多个工作岗位,学生可以申报一个自己感兴趣的汽车企业工作岗位,不同岗位的学生组合成一个团队,模拟一个汽车企业的工作团队,在企业提供的真实工作环境下进行汽车专业技能训练的同时也培养的学生的职业素养,如责任心、积极主动性、团队合作精神和良好的工作态度,助于提高实践智慧。

4.3 校企合作优化师资结构

在课程开发的同时,对教师进行岗位培训,强化教师的专业理论知识,利用企业提供的实践教学基地提高教师的操作技术技能,通过这样的形式培养出对应课程的带头人。在具体的教学中,提高企业专家对课程教学的参与程度,加强教师与企业专家之间的经验交流,共同努力优化师资结构,共建优秀的教师队伍[5]。

5 结束语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持续的高速发展,汽车企业处于蓬勃发展阶段,对汽车专业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量增大。通过校企合作开发汽车专业课程的形式,高职院校在培养汽车专业人才时充分考虑企业发展的需要,企业充分考虑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优势和特点,学校与企业走向深层次合作之路,实现相互融合,建立互动模式,实施对课程不断调整和创新。校企共同以培养能够适应新形势下汽车工业所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为目标,达到双赢。

猜你喜欢
校企汽车职业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
职业写作
汽车的“出卖”
我爱的职业
汽车们的喜怒哀乐
一个平台 四项合作 多方共赢——“政府搭台、校企唱戏”之校企深度合作的模式探索
3D 打印汽车等
校企合作五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