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进去,写出来

2018-01-28 10:56金秀玉
新课程·下旬 2018年10期
关键词:读写结合

金秀玉

摘 要:读与写是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阅读与写作能力的培养也一直是语文教学研究的重中之重。针对当下的阅读、写作现状,从感受语言,重视学生语言意识培养;抓住文心,提升学生的读写品位与格调;落实训练,锤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探讨促进阅读和写作教学结合的方法,让阅读奠定学生有效写作的基础:积累写作语言,激发思考,学习方法,从而模仿创作;同时,通过写作,让学生反思阅读,加深理解,拓宽认知。以读促写,以写促读,实现读与写一体化教学的课堂模式。

关键词:读写结合;语言意识;读写品位

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是读与写的能力。恰如叶圣陶所说:“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最终目的为:自能读书,不待师讲;自能作文,不待师改。”重视对文本的解读,对写作的指导,很多老师对此颇有研究,亦有很多成功经验。然而笔者认为,阅读和写作本为一体,若将两者结合研究,则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让阅读成为学生学习语文的最重要的智力背景,奠定学生的写作基础:积累写作语言,激发思考,学习写作方法,从而模仿创作;同时,通过写作,让学生反思阅读,加深理解,拓宽认知。以读促写,以写促读,实现读与写一体化教学的课堂模式。具体做法如下:

一、感受语言,重视学生语言意识培养

学生阅读理解能力薄弱、作文水平低确实和经验、智力等问题有关,然根本问题应该是语言问题。因为对语言无感、反应迟钝,在阅读时就容易一扫而过、不加咀嚼。写作时也就无法字斟句酌,进而暴露语言干瘪、思想匮乏、文采缺乏等问题。因而,必须重视学生语言意识的培养。

培养语言意识,就是引导学生在读、写过程中保持对语言的敏感,能够有意识地在读写过程中品味、积累、思考、运用语言。这样的能力需要我们在具体的阅读教学中唤醒学生对语言的重视,可以是对字词的斟酌,也可以是对佳句妙词的赏析,在阅读积累中养成语言意识。

二、抓住文心,提升学生的读写品位与格调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夫文心者,言為文之用心也”。文心是作者在获得写作材料并产生写作欲望后,对文章的内容和形式的构架和设想。因而,文心是行文之前的谋篇布局,在行文中占据着统领支配地位,是行文之魂。

以苏洵的《留侯论》为例。文章为了突出“忍”的重要性,从“忍”入手,用古代豪杰的过人之节引出“忍”的话题,接着从得忍、用忍、貌忍三个方面论证留侯张良的忍,最后得出结论“忍小忿而成大谋”,围绕一个“忍”,由一般到特殊,层层推进,逐步深化。忍——一字立骨,充分体现了言说的品位与境界。而我们在教学中如若能适时把握这样精妙的文心构思,引导学生反思模仿,则立于巨人肩膀上的文章想来品位和格调也不至于低下。

如图:

引论 忍 古代豪杰的过人之节 一般

本论 得忍 老人深惜深折

用忍 高祖所以得胜 特殊

貌忍 子房称其志气

结论 忍小忿可以就大谋

小结:围绕一个“忍”,由一般到特殊,层层推进,逐步深化。忍——一字立骨。

三、落实训练,锤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有效的读写结合关键在于实践和训练,若无实在的操练,再多方法技巧也只是纸上谈兵,因而在训练过程当切实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有效衔接。通过读,促进写,学以致用。让学生有目标地读、有依据地写,教师有标准地评。具体操作可以是语言风格的模仿、名言典故的化用或是主题思想的拓展,哪怕仅是训练材料的整合提炼亦能让学生在对接材料的运用过程中获得新的认识和提升。

比如,学完苏轼的《赤壁赋》,从内容上可以让学生感受骈文之美,或体会作者思想的升华。形式上可以做有关苏轼的手抄报,甚至可以将之与其他被贬文人相比,感受独特的东坡情怀。

第二,序列体系。也就是阅读写作训练要有体系,各个专题版块之间要做到关联而层次分明,形成系统。以现行的苏教版必修和选修教材运用为例,可以在兼顾原有作文教学序列的基础上,大胆地按照自己的作文教学内容进行整合运用,真正实现教材只是教学的载体,而非教学的内容。充分发挥阅读教材对作文教学的指导作用,以读带写,以读促写,实现读写相互促进。

以记叙文写作训练为例:可结合必修1《月是故乡明》板块,强调记叙之中议论的加入,以及虚实的转换,使文章枝繁叶茂;结合《像山那样思考》,突出难状之景的描摹;从必修2《和平的祈祷》中学习叙述的角度;必修2《珍爱生命》体会论描写的泼墨与惜墨;从必修3《号角,为你长鸣》强调人物鲜明的个性;必修4《一滴眼泪中的人性世界》强调描写的重要性;必修5《此情可待成追忆》体会文贵真情;选修《于细微处见精神》突出细节描写之力量;选修《世间唯有情难画》体会强调情感表达方式;选修《文似看山不喜平》构思的跌宕起伏等。同样,议论文也如此。如此通过序列化的训练可以形成记叙文写作的训练体系,从而改变写作训练的随意、混乱和低效。

学生不是作家,但写作可能伴其一生。如此,阅读、写作将不仅局限于分数,更是一种修养,一种精神的享受。通过阅读,为其写作提供写作的素材和范本;通过写作,学生将更理性地反思阅读素材,加深对阅读内容的理性思考。

参考文献:

[1]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02.

[2]邵明惠.注重读写结合,提高作文能力[J].考试周刊,2018(57).

编辑 马晓荣

猜你喜欢
读写结合
例说小学语文读写结合的教学整合策略
读写结合中的仿写策略
读写结合探寻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新路径
结合实践再探指导写作之最佳策略
浅议群文阅读下的“读写结合”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探究
读写结合,分散指导,坚持“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