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渝传统场镇码头式场口景观营造*

2018-01-29 06:20肖江辉
中国名城 2018年1期
关键词:场镇石阶水面

陆 琦 肖江辉

1 川渝场镇发展与场口空间

1.1 川渝场镇形成发展

川渝场镇,在秦以前便在地势平坦、气候温润、资源丰富的成都平原出现了,而自然环境相对恶劣导致物质经济发展缓慢、信息沟通不畅的川渝山区则直至宋代才有场镇的兴起。其中成都平原以水网间农业、手工业发展形成的农业型场镇为主,巴渝山地则以依附大江大河的交通枢纽形成的交通型场镇居多,二者形成互补,进一步促进了川渝地区与中原地区物质、文化的交融。在朝代的更替、社会的统一与分裂中,川渝地区土著文化不断受到来自中原文化的冲击和影响,两者在交织的新旧文化中相互影响、共同发展,也一起经历起伏沉沦,并于明清时期达到顶峰。其中对现存川渝场镇起到决定性影响的是元末明初和明末清初两次大规模史称“湖广填四川”的移民运动,促进了川渝地区的经济复苏,推动了传统场镇的建设。

传统川渝场镇的成因归纳为产业聚集、军镇衍化、堡寨演绎和村落繁盛扩张四类 。其中村落扩张和产业聚集形成的场镇最为典型,其形成过程大致为:最初在商机的推动下,流动的摊贩开始聚集,并逐渐发展为固定的幺店子,此时场镇已初具雏形。又随着各类店铺和客流量的增加、赶场期的固定,开始出现各类服务于商品交易的行业和建筑物,人口进一步集中,场镇居住功能逐渐得到完善。在建筑建造的过程中,场镇节点空间也随之形成,并随着场镇的自然生长数量增加,直至场镇发展趋于成熟,场镇的结构也趋于完善,节点空间也逐渐定型,最终形成一个由不同功能空间组成的有机的、完整的体系,常见的场镇空间结构有线性、鱼骨型和网络型,三者也相应展现出场镇生长的不同阶段。不同性质和本体的场镇其职能侧重点、规划布局、建筑风格、外部空间特征均有所不同,由此形成的外部空间类型和景观特征也有所差异,但大体上均是由基址自然环境、建筑组团、街巷网络和节点空间组成的。

由于川渝农村地区缺少较大规模的公共活动空间,川渝居民的各类公共活动都聚集在场镇中举行,受到人力财力物力的限制,传统川渝场镇外部空间所承载的活动类型常具有极大的复合性,各公共空间的功能相互交叉、灵活转换,功能与空间之间也没有严格的对应和区分,各地移民杂居于一处,既保留其故乡传统习俗,又融入当地文化进行适应性改造,这些都通过场镇公共空间得到容纳和展示,令场镇公共空间异常活跃。

1.2 川渝场镇场口空间

场镇的入口空间即场口,通常位于线性场镇主街的端头处,具有强烈精神意义的节点空间,也是人们社会活动聚集点和行为心理上的归宿点。入口不仅标明领域的界限、反映领域的人格与占有者的身份,同时具有象征意义且给人以强烈的起始刺激,这些都使得入口处成为识别整个环境的标志物和起始点 。场口是具有交通性特点的节点空间,是由于空间转换和连接而形成的空间,在川渝场镇中典型的交通性节点空间主要有街巷交汇处和水陆连接处。

水陆连接处主要指桥梁、码头、河埠、石阶等交通类设施在交通、视线和活动中的链接场所及其形态形式 。不同形态的水陆连接处功能可能有所不同,但有着一些共同点:从空间性质上说,它们是场镇内外不同空间结构的转换点和连接点,也是场镇人工环境与外界自然环境的交汇处;从功能上说,它们承担了场镇内外的人流及货物的流通。水陆连接处往往是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交汇处,因此自然景观对水陆连接处景观特征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另外,码头、桥梁等人工构筑物通常存在时间较长,因促成了场镇的繁荣又见证了场镇的衰败而被赋予了丰厚的文化内涵。

码头是场镇重要的门户口岸,是连接江河堤岸与场镇聚落以及客货转运、储存为主要功能的场口空间。场口界定着场镇的范围,码头连接着水陆交通,二者结合加强了场镇与外界物质和信息的联系与交流。所以,码头式场口是沿江场镇特有的以码头石阶与场镇入口直接相连的场口形式。

按使用性质不同可将川渝场镇码头分为私家码头和公用码头两类。公用码头是场镇重要的公共空间,是场镇内外人货转运、存放、交易的地方,因此占地面积较大,交通流量大,且人工要素丰富。公共码头又可分为客运码头和货运码头,客运码头主要供往来人流上下的船只,货运码头则主要供装卸货物使用。私家码头一般设于大户人家沿河一侧,供家庭内部使用,多是沿河几步石阶伸入水面,能够满足家族内部洗涤、汲水、观景、卸货等功能即可,尺度不大形态朴素,与家宅联系紧密。

场口作为场镇街道景观空间序列的起始点和结束点,其景观决定了人们对于场镇整体风貌的第一印象,从人的心理感受来说,场口是场镇的边界,是自然与人文的边界,因此它拥有作为场镇脸面的标志性象征意义。同时,它又是进场散场的必经之路,除了方位标识外,也有为人们提供休息交往场所等的实用性功能。场口空间便是围绕实用与象征这两方面的意义,从要素组织布局和标志物处理两方面着手进行景观营造的。

码头式场口景观是指以码头石阶为中心的景观组团,它不仅包括水陆连接处的石阶踏步,更包括码头周边的自然人文景观,如驳岸建筑及因码头水运兴盛而逐渐发展出的各类建构筑物等。场镇街道与河流水面常存在一定的高差,一方面是自然地形所致,另一方面也是为防止水面上涨侵入场镇而采取的措施。码头作为连接水面与场镇之间的重要人工要素并非都精雕细琢,尤其对于有众多码头的场镇,根据码头的所处自然环境、主要功能及客货流量的不同,而分别采用不同的景观处理手法。

2 码头式场口景观要素与形态

2.1 码头式场口景观构成要素

从景观的物质构成要素上看,码头式场口是由自然要素与人工要素紧密联系形成的组合景观。

组成码头式场口景观的自然要素有两类,一类是场镇周边天然形成的山水自然风景,作为码头式场口的底景,奠定了其整体景观基调;另一类是人为栽种的植被,如风水树,常作为人文景观寄托着某种精神内涵,有着特殊的象征意义。

码头式场口以码头兼作场口,因而同时具有交通枢纽和场镇大门的双重作用。作为水陆交通的转换节点,码头式场镇是由水环境向陆路环境的过渡,承担着连接水陆客货往来、运输和存储的需求。场镇中码头多以耐磨防滑的石板砌筑成石阶平台,随变化多端的地形灵活变换着形态。作为场镇的门面,码头式场口需要突出的标志性和可识别性,主要通过设置各类门形构筑物、吊脚楼以及风水塔等获得。

从视觉的理景要素上看,川渝场镇码头式场口空间景观的视觉效果主要有构图、界面和张力三个方面。其中构图受到组成场口景观的物质要素的形态、相对位置关系和尺度比例等的影响;界面以其虚实、层次等对场口空间的围合感和领域感起到重要作用;张力是通过变形、倾斜、偏离、不对称以及节奏韵律上的变化等来带出动感。

2.2 码头式场口的阶梯形态处理

码头石阶依附自然岸坡而建,受地形、场镇规模、水面尺度和运输量等因素的制约,即使是同一码头的各梯段、平台的方向、尺度、形式也多有变化(图1-2),由此造就了码头自身形态的丰富变化,再加上所处自然环境的差异,不同场镇的码头呈现出各具特色的景观效果。码头按照石阶的形态可大致分三类,分别是折线形码头、倒“T”

形码头和扇形码头。2.2.1 折线形码头

折线形码头根据水面与场镇街道高差大小及码头用地条件的不同而有所不用。高差不大时,以石板相接铺就,由场镇主街顺势延伸而出并凸出水岸线直至伸入水中形成码头,船只与码头相接于线性端头,是川渝地区最常见也是最简单的码头类型。码头梯段的宽度根据用地条件可宽可窄,景观上由于突出水面而有着较为开阔的视野(图3)。

场镇濒临水面且水面远低于场镇街道高度时,则码头阶梯攀附于驳岸崖壁,蜿蜒而上,呈“之”字形盘旋,多个石阶梯段以不大的平台相接,随着地形的变化梯段的走向和平台的形状也不断变化着,形成了专属码头当的节奏韵律,远观之下,迂回曲折、张力十足。这样的处理使人工的码头梯道与自然地貌相互配合,不但没有破坏原有景观的完整性,反而如大地上的精致纹身,形如一体,锦上添花,同时也令行走山地间的挑夫和商客如履平地。该类型码头不占用河面,与山体驳岸融为一体,虽亲水性不如伸出驳岸的码头,但令河道边沿形态完整,水岸线也更加连贯。阶梯的形成虽受制于地形,因地制宜的利用反而造就了独特而壮观的码头景象。

2.2.2 倒“T”形码头

倒“T”形码头由一横一竖两部分构成:平行于江岸的平台为一横,垂直横向平台向上延伸至场镇与街道相接的梯段形成一竖,平坦的横段作为船只的停靠点,扩大了码头与水面的接触面积,具有良好的运输承载能力(图4)。倒“T”形码头景观的处理主要通过不同高程的平台与石阶组合并形成有节奏的韵律感。

图1 码头石阶依附自然岸坡而建

图2 通往码头的石阶

图3 川渝城镇折线形码头

图4 传统场镇的倒"T"形码头

当沿河有较为宽敞的用地时,码头可采用分层筑台的形式解决场镇街道与水面之间不大的高差。宽阔的平台与紧密排列的踏步间隔相连,由主街端头逐层跌落至水面,最终以横向展开的平台与水面相接形成收头,暗示了空间的结束,分层筑台拓展了码头的领域范围,增加了码头的可使用面积,将水陆高差均匀和缓的消解于各层平台之间,不仅令码头与水面过渡自然,增加了码头的空间层次,也更丰富了水岸线的构成要素和形态变化。典型的如黄龙溪古镇的老城门码头,采用分层筑台的方式消解地形高差,平台之间以平缓宽阔的阶梯相连,最巧妙的是,借助上层与最下层之间的高差正对城门形成凸向水面的半圆形平台,为场口提供了良好的观景视野,而悬挑的观景平台也构成了码头三维立体的空间变化(图5)。

码头在向水面延伸跌落的过程中,配合沿岸地形的原始坡度,不同高度的平台并置排列,并根据实际情况在适当的位置以石阶或坡道相连,宽窄长短不一的平台与位置形态灵活多变的阶梯赋予了码头石阶独特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2.2.3 扇形码头

扇形码头也可看作“T”形码头的一种变体,只是码头沿江横段由扇形展开的阶梯代替,同时它向水面凸出的形态也增加了码头与水面的接触面积,并拓宽了码头的视域范围,就形态来说大气而美观,是本身具有良好景观效果的码头处理手法。

扇形码头自主街端头逐渐向水面层层扩张的曲线造型,给人一种街道由场镇内部向外“溢出”的流动之感,加强了码头与场镇街道的一体化,同时也令码头景观充满张力。(图6)

图5 黄龙溪古镇码头

图6 扇形码头

作为景观构图的平衡在场口中的运用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要素方向的平衡。由于尺度的对比,大进深的围院格局及挑檐深远的悬山屋面都使得场口民居呈现水平展开的方向感,而狭窄细长的街道及出场口顺坡下跌的码头石阶则呈现竖向延伸之感,一横一竖的交叉构成了场口景观构图的平衡。其二,是各要素所占比例的平衡。场镇的码头常呈线性,宽度往往与其所连接的街道宽度相同,当街道离开两侧建筑的夹持,逐渐过渡为码头石阶时,相对于场口及驳岸建筑的尺度常显得十分单薄。紧密排列且逐层扩宽下降的石阶,在视觉上形成了亲水平台和矩形台阶所不具备的体量感,使码头阶梯在场口景观中的视觉份量增加,平衡了场镇的整体格局。

典型的如西沱镇的码头式场口,西沱镇主街以石阶延伸至水边形成码头式场口,石阶自主街端头开始,便面向河道呈同心圆弧状向外扩散溢出,圆弧形的台阶一方面令场口景观产生了由街道向水面延伸发散之感,赋予了场口景观视觉张力;另一方面渐增的圆弧周长扩大了场口与码头的接触面,通过增加码头石阶的视觉分量,平衡了场口景观的整体构图,也使场口呈对外敞开之势,给人以迎客之感(图7)。类似的码头做法还有江津塘河场码头,于塘河对岸望向塘河场,码头的石阶慵懒的伸向水面,层层叠叠的屋顶高低错落,在山水的簇拥环保下显得宁静而祥和。

图7 西沱镇风貌意境图

3 码头式场口的环境景观处理

3.1 借助自然景观

码头面向水面开敞,以自然景观为主体,至场镇边沿则转变为店铺民居为主体的人文景观,前者视域宽广,后者多有阻塞遮挡,码头因此成为介于自然与人文之间的过渡。

山水环绕是码头最典型的自然环境特点,为充分利用自然景观并加强自然与人文之间的联系,川渝场镇码头式场口常采用对景和借景的手法。凭借面向自然山水的区位优势,人们常有意利用地势巧妙布局将周边秀美而独特的山水风光纳入码头场口的视线范围之内,并以某一突出的自然要素,甚至专门建造的标志性构筑物与码头或场口相对,作为场口的对景。对景也可以看作是一种更大范围内的构图平衡,场口与所对应的自然要素或标志性构筑物遥遥相对、相互呼应,形成了视线上和结构上的内在联系,是场镇整体与周边环境之间的均衡。典型的如秀山洪安镇,其码头位于场镇的风水轴线之上,以笔架山为背景,与其遥遥相对形成对景(图8)。

3.2 景观标志性

3.2.1 风水树

川渝场镇多在场口一侧栽植一棵风水树,所植树种往往形态优美,且外观特征(如树冠、枝叶的形状色彩)明显区别于周边遍植的树木,从而于一众自然和人工要素形成的均质化背景中脱颖而出,成为场口的标志。这一突出要素的存在,打破了众多民居形成的均衡构图,令场口景观张力尽显。另外,枝叶繁茂形态优美的风水树,不仅凭造型与色彩令人赏心悦目,更通过领域的占有形成具有一定围合感的舒适场所,夏日里洒下一片浓阴,引得赶场人群和场内居民驻足聚集。在非赶场时段,人们也喜爱聚在树下乘凉、游戏、摆龙门阵,场口古木就这样融入场镇的生活之中,成为场镇居民不可缺少的活动场所。

3.2.2 门形构筑物

门形构筑物是川渝场镇码头式场口以对称的形式突出标志性的典型构筑物,包括城门、牌坊、过街连廊和栅子门等,其中城门多是封闭性的,而牌坊、栅子门等开敞式门形构筑物既不妨碍货物运输又可标志场镇的内外界限,也可通过适当改造成为可开可闭的场镇大门,其常用理景手法有以下几点:

① 框景

场口的开敞式门形构筑物会形成景框起到框景的效果,透过“景框”,一侧是街道内的生活场景,一侧是场镇外的自然环境,内外自成一幅画卷。另外,景框的存在也在无形中加强了街巷的透视效果,使场镇内的街巷显得更加深邃悠远。

② 对称

对称是形成构图平衡的最简单方式,对称的图形通过给人均衡感形成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无论是城门、牌坊、过街廊亦或是栅子门,这些位于场口用于标志入口的门形构筑物都常采用对称的形式并以其轴线与街道中轴线重合,略显严肃和正式感,带给人均衡安定之感(图9)。

图8 洪安镇码头和笔架山

开敞式门形构筑物在暗示空间领域范围的同时,增加了场口的景观层次,来往行人从中穿过,似穿过一道大门,在物理上给人强烈的领域转换感,其形成的开敞界面亦有利于场镇内外景观的相互渗透,加强了自然环境与人工聚落的交融和一体化。

3.2.3 风水塔及吊脚楼

风水塔和吊脚楼是在场口以非对称要素形成标志性的典型做法。这些独立要素以突出的形态矗立于码头石阶一侧,提示着场镇的到达。

风水塔主要采用对比的手法突出其重要性和标志性。作为风水思想的产物,形态上,风水塔直立而高耸,构成了码头景观中主导的竖向要素,与周边水平舒展的码头及场镇建筑形成强烈的反差,但又通过水平要素与垂直要素比例的调配而不失景观整体的平衡;色彩上,风水塔多呈白色,与以灰色调为主的码头及场口民居也形成强烈的对比,如此一来,水面船只远远便可望见其独特的身影,起到良好的导航和识别作用。

吊脚楼则主要采用了冲突和遮挡的手法赋予场口独特的空间特征。吊脚楼是适应坡地地形的典型建筑形式,悬挑于码头阶梯上方一侧的吊脚楼多以凸角面向人流方向,以形态和视觉上的冲突强调了场口的标志性,从其下方穿过时可带给人一定的穿越感,也暗示着领域的转换。另外吊脚楼也可起到遮挡视线的作用,令场镇内的景观于场口不可尽现,从而激发观者的好奇心,典型的如申家场渔码头。

4 结语

图9 场口常用对称的门形构筑物

码头式场口使场镇入口面向水面开敞,视野开阔,河道的自然风光得以透过场口渗入主街内部,形成景观空间节点或者成为街道端头的对景。码头四周的自然风景,加上从水面徐徐吹来的轻风,使得码头与场镇之间的缓冲地带成为非赶场日居民茶余饭后聊天乘凉的好去处。若遇上赶场期,这里又兼作交易市场,摆满各类小摊贩,往来货物、挑夫川流不息,这充满生气的热闹景象就成为了场镇繁荣兴盛形象的昭示。

这样把作为水陆连接处所需要的公共性、流通性和作为集镇出入口所需要的对外开放性和可识别性结合在一起,于街道端头方寸之地以朴素又不乏诗情画意的手法呈现出来,充分展示了川渝场镇居民以人为本、与天地为善的文化观念,对当下人居环境的改良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1]梁雪.传统村镇实体环境设计[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2]戴渝华.老码头[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7.

[3]季富政.巴蜀城镇与民居[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5.

[4]季富政.巴蜀城镇与民居(续)[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5.

[5]李先逵.四川民居[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场镇石阶水面
没有尽头的石阶
水黾是怎样浮在水面的
撤乡并镇后原场镇发展现状及对策
——以忠县42个被撤并场镇为例
创造足以乱真的水面反光
重庆市渝北区利用撤并场镇加快“美丽乡村”建设的调研报告
重庆市渝北区利用撤并场镇加快“美丽乡村”建设的调研报告
石阶与佛像
一块水面
重庆传统场镇的整体性保护
登风山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