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质量控制在疾控中心理化实验室中的分析

2018-01-29 07:48蒋素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8年10期
关键词:疾控中心药品实验室

蒋素

疾控中心(基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担负着全社会卫生防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维护民众身心健康的重责,理化实验室作为疾病预控窗口,以检验检测为己任,其检测结果直接影响疾病控制中心工作的正常开展、民众身心健康及社会稳定[1]。近年来随着民众健康意识的提升,越发重视疾控中心理化实验室管理工作以期构建科学的质量管理体系,提高检验结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2-3]。常规管理工作在管理体系、人员配置中尚有许多不足,为提高疾控中心理化实验室质量管理水平,人们推出全面质量控制,以便最大程度发挥人力资源及医疗资源价值,推动疾控中心管理工作正常开展,本文旨在分析全面质量控制在疾控中心理化实验室中的应用价值,现资料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疾控中心理化实验室38例工作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将2016年1月—2016年12月工作者归为对照组,2017年1月-2017年12月工作者归为研究组,所有入选对象均同意参与研究,均为同一工作团队,无性别、年龄、工龄、理论基础及实践操作差异,即参与人员基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研究组实施全面质量控制:(1)制定完善管理条例,根据以往实验室工作经验及工作人员建议改良工作模式,加大健康教育力度,培养工作人员责任意识及奉献精神,将被动管理主动化。(2)组建监管团队,严格规范工作人员日常操作,违规操作者及时予以纠正,事后告知其错误点教授正确工作方法,制定奖惩机制,屡教不改者给予严惩,每周进行工作总结,组织工作人员就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解决措施。(3)全面管控实验室仪器、药品、检验报告各项内容,将责任落实到个人,做到权责明确,如由2~3名工作人员从事样品整理、收集、建档及留样室管理工作,详细记录样品时间、数量、厂家、日期,所有信息资料均一式两份,建立电子档案,由专人管理,监管人员不定期进行抽查。实验室仪器、药品规格、厂家、购买日期、数量、用途、使用者、使用时间及归还时间均有凭证记录,工作人员定期检查仪器设备进行维护保养,以提高使用价值。检验报告必须附带检验员和审核员签字,所有数据资料必须清晰无修改。(4)实验室设备及药品由专人购进,取材需经管理人员批准,纠正其浪费行为,多与工作人员沟通,尽可能满足其合理需求,为其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问题,保证充足休息时间,所有实验操作严格无菌进行,规避药物对其身心的伤害。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即工作人员按规定严格操作。

1.3 观察指标

观察工作人员实施不同管理模式其不良事件(仪器损毁、药品浪费、污染、违规操作、数据错误)发生情况;自制实验室管理质量评估量表从工作流程、工作效率、协同配合度、工作积极性及资源(药品、仪器)利用度五个方面进行评估,总分定为100分,每项20分,分值越高证明疾控中心理化实验室管理水平越佳。

1.4 统计学处理

本文涉及所有数据均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 20.0进行处理,用(%)表示计量和计数资料,用t和χ2检验对数据进行检验,分析组间差异,若P<0.05,即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良事件

实施全面质量控制期间,研究组仅出现2例药品浪费问题,不良事件发生率为5.3%;对照组仪器损毁2例、药品浪费1例、污染1例、违规操作2例、数据错误3例,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3.7%,组间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χ2=5.208,P=0.022)。

2.2 实验室管理质量评分

研究组实验室管理质量评分为(89.6±3.4)分明显高于对照组(82.5±4.5)分,有统计学意义(t=7.760,P=0.000)。

3 讨论

疾控中心理化实验室实施全面质量控制可规范工作人员日常操作,减少人为失误,能提高实验室管理质量,就当前我国基层疾控中心理化实验室管理工作而言尚有许多不足之处,如管理模式及管理工作专业化问题,多数实验室工作人员被动的接受管理,加之管理模式不完善,管理制度不健全,严重削弱了实验室管理防范能力,重视工作人员素质教育,培养责任意识及归属感,将被动管理主动化,以便其更好的为实验室管理工作贡献才智[4]。坚持以人为中心,组织工作人员进行再培训,严格规范其操作,违规操作且屡教不改者给予严惩,可多人小组作业,便于其互相督促,不仅能减少药物浪费,同时也便于工作人员严于律己,提高实验工作的科学性[5-6]。加大药品和设备管理工作,所有药品与试剂均有相符标签,剧毒、易爆、易炸物品单独存放,并在存放区域张贴相应处理措施专人管理[7]。细化工作内容,优化工作环节,加大监管力度,组建监管团队,不定期抽查提高工作人员重视度,同时可实施分层管理制度,给予精细分层,优化管理模式,提高管理效率,减少不对等管理,以提高管理效率[8]。研究组实施全面质量控制,其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管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疾控中心理化实验室实施全面质量控制可提高实验室管理质量,弥补常规管理中的不足,最大程度发挥人力资源及实验室价值,能更好的为疾控预防工作贡献力量,可推广应用。

[1] 李强.艾滋病实验室网络体系建设在基层疾控中心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6,23(6):124-126.

[2] 吴涛.浅析疾控中心微生物实验的质量控制策略[J].医学信息,2016,29(2):8-9.

[3] 于芳,毕欣,应华清.基层疾控机构实验室质量管理存在问题与应对举措[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4,21(1):105-106.

[4] 王志越,庄国良.基层疾控中心微生物实验室建设的经验和体会 [J].医学信息,2016,29(19):283-284.

[5] 陈晓能,邓育芳.疾控中心微生物实验室质量控制影响因素及解决对策[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37(29):3683-3684.

[6] 崔悦.疾控中心理化实验室绩效工资制难点分析[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4,21(6):104-106.

[7] 谢怀明.试论疾控中心实验室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大家健康旬刊,2014,8(3):322-323.

[8] 刘金梅.全面质量管理在消毒供应中心的应用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4,6(2):123-124.

猜你喜欢
疾控中心药品实验室
是不是只有假冒伪劣药品才会有不良反应?
疾控中心采血人群的心理反应与护理干预
疾控中心理化检验人员职业危害分析及防护
2019新型冠状病毒效果图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药品采购 在探索中前行
药品集中带量采购:谁赢谁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