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体制改革与医院管理体制创新

2018-01-29 07:48徐伟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8年10期
关键词:公益性医疗卫生公立医院

徐伟

我国医疗体制改革正朝着逐步深化的方向大力发展,在公立医院中进行管理创新能推动医疗体制改革,并且起到积极的作用[1]。目前公立医院在管理中弊端明显,公立医院中要坚持以医疗卫生服务为目标的公益性质,完成基本医疗目标建设,为群众提供安全、方便、有效、廉价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实现医疗体制改革目标。

1 我国医疗体制改革历程

在21世纪初期,我国首次明确了医疗体制改革制度。之后一年向社会征求改革意见,几年之中,我国医疗体制改革迈入全新阶段,充满波折,对我国医疗体制改革今后的发展方向提供了很大引导作用。

(1)上个世纪80年代,当时医疗体制改革核心思路明确,通过放权让利的方式来维系医院自主权益,扩大医院的自主权利,而且当时的大环境是百废待兴,无法将医疗卫生放在太靠前的位置,而且改革手段有限,同时受到多方因素制约,缺少政府资金投入,导致医疗体制改革难以实施。

(2)上个世纪90年代,这是医疗改革快速发展的一个时间段。当时医疗卫生部门指出医院可以通过“以工助医”等方式进行医疗改革,之后由于医院内部系统较为混乱,所以要先从内部进行整改,保障职工基本权益。结合多地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方针,制定适应自身的权益保障体制[2]。

(3)进入21世纪后,公立医院被拍卖的现象屡见不鲜,其根本原因还是财政问题,政府对于公立医院的投资不足,医疗资源分布不平衡的弊端逐渐加剧。政府通过长时间的思考,决定允许民营以及外资进入我国医疗市场。

(4)2005年医疗改革其实效果均不太明显,现阶段要求医疗改革朝策略性方向发展,以政府为主导,引入市场机制。

(5)之后1年,医疗卫生服务开始实现社会化,也将医疗卫生上升到促进和谐社会建设高度。而且该阶段强调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使其覆盖面更广,为群众提供多种便捷服务。

(6)在2010年之前,新型医疗体制改革开始进行试点,正式进入实践阶段。现阶段目标较为简单,稳步实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在全国范围内深化摸索改革经验[3]。

2 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现存问题

在长时间的医疗体制改革中,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暴露了一些严重问题。

(1)医疗卫生资源筹集和分配中存在严重不合理现象。中国属于世界第四大经济体,但是医疗卫生领域处于尴尬地位。世界卫生组织存在明显分配不均现象,中国在191个国家中医疗资源分配中排在倒数,实际经济占比和资源分配排名产生严重矛盾,也为中国的医疗体制改革造成一定影响。我国对现存医疗资源进行相应分配,大量资源集中在城市中,少量资源集中在农村。但是当医疗卫生出现高新技术时,会优先在大城市大医院中进行试点使用。形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医院规模较大,能够面向更多患者,但长此以往,会造成医疗资源失去平衡。

(2)政府对医疗体制改革投入金钱不够,而且呈现逐渐下降情况[4]。我国对于医疗体制改革的支出远低于发达国家,甚至不如一些发展中国家,政府投入整体变小影响了民生,使公共卫生领域和民众得不到基础保障,进而导致医院过度收费,以此来补充自身运营缺口。

(3)医疗保障体系不够完善。目前我国已经建立起职工医疗保障体系,但是没有覆盖到全国。我国健康筹资贡献率在贫富人之间作用不太明显,贫困家庭的健康筹资贡献率甚至要超过富裕家庭,但在实际医疗保障中,贫富家庭会出现补助差异,且因家庭突发某种疾病而导致入不敷出的家庭数量逐渐上升。

(4)药品和医疗器械市场混乱,整体价格过高[5]。我国已经对多种药品进行降价,但是药品价格仍旧持续居高不下,而且民众在药品上的开销逐年增加,导致药品降价成为一纸空谈,使“降低药价”这一措施的实用性进一步降低。在药价虚高的大环境下,药品销售存在很多回扣问题。药品不同于其他商品,其本身弹性较低,经营者会多加利用自身主导地位,诱使患者进行消费。

3 公立医院管理创新意见

3.1 公立医疗机构要加强自身公益性

在公立机构运行时,会出现单纯市场化倾向,也是我们所说的以逐利为目标。公立医院的管理创新需要旗帜鲜明,在公立医疗机构中以社会公益性为主,增加公益性在公立医院中的表现程度。政府开展医疗机构的基本目的是面向人民群众,为其提供安全、可靠以及整体价格较低的医疗服务措施[6]。公立医疗机构占据医疗资源一直处于主导地位,其中运行机制存在较大偏差,某些医院为了让自身更好发展,逐步走向纯粹逐利道路,使公立医疗机构丧失了原本存在意义。根据以上描述,想要进行管理创新,必须要将公益性当做基础。

3.2 加强道德自律和政府监管并重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国家通过公费医疗和劳保医疗等免费医疗卫生服务的供给模式正在发生改变,以一种解体的模式朝新方向发展。此外,渐进式改革实用度提升,通过探索,在一定程度上是我国医疗卫生体制以及政府监管体制出现矛盾和不协调。公立医院缺乏道德自律性,医疗市场本身监管存在不力,导致公立医疗结构责任出现缺失,医疗卫生市场发生改变,“看病难”和“看病贵”的基本问题逐渐显现出来,形成尖锐社会矛盾[7]。公立医院进行管理创新需要进行医德树立,加强道德自律,配合政府方针策略,进行全面监督管理。

3.3 注重制度创新,建立科学考核机制

我国医疗改革机制的基本目标是坚持公共医疗卫生服务的公益性,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人民群众提供方便、有效、安全、价格低廉的医疗卫生服务。而且现阶段进行医疗体制改革,主要进行以下三项基本制度[8]:(1)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2)城镇基本医疗保险。(3)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

4 小结

综上所述,上述目标和制度为公立医院的管理创新提出了具体要求,也指明了发展方向。所以在公立医院的管理创新中,需要从医疗卫生服务体制改革入手,显现公立医院的公益性,防止医务人员缺乏主动性。公立医院有国家引导,可以合理分配资源,建立正确绩效考核模式,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最大化的增进社会福利,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民生。

[1] 李德怀.县域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研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4,6(4):112,113.

[2] 陈倩.医疗体制改革下医院财务管理制度现状及问题浅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7,28(17):125-126.

[3] 国学明.医疗体制改革中的医院财务管理探析[J].中国市场,2017,5(15):347,351.

[4] 徐慧.探究医疗体制改革下的中医院管理创新[J].中国市场,2017,18(13):274-275.

[5] 肖柳珍.制度供给视角下的基本医疗体制改革之决策[J].中国医院管理,2017,37(9):4-6.

[6] 周毅,陈青松,罗英,等.医疗体制改革的必由之路[J].生产力研究,2015,27(9):9-14.

[7] 谢华丽.市场竞争模式下的医院管理创新机制探析[J].管理观察,2015,12(21):189-190.

[8] 孔德振,徐建江.医疗体制改革下的医院药学发展思路[J].实用医药杂志,2016,33(9):864,封3.

猜你喜欢
公益性医疗卫生公立医院
山西确定20家省级公益性农产品市场
做好公益性报道让温暖在城市流淌
为了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
一家医院的“公益性报告”
公立医院改制有攻略
公立医院的管与放
戴夫:我更愿意把公益性做到最大化
京津冀医疗卫生合作之路
京津冀医疗卫生大联合
公立医院“联”还是“不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