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护理不良事件网络上报系统的研究进展

2018-01-29 22:19宋海晶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8年17期
关键词:护理部护士长科室

宋海晶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江苏徐州 221000)

护理不良事件报告系统能促进护理质量和患者安全。以互联网为平台,开发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安全事件上报分析系统,是今后努力的方向之一[1]。我院应用信息化护理不良事件上报平台多年,以往的系统存在操作复杂,运转慢,析因不明,反馈延迟等缺点,为护理安全管理带来困难。针对这些问题,我院护理部联合信息公司全面开发并应用新型护理管理系统,该系统优化了运转速度,简化了上报输入,简便了结果的统计分析。提高了护理安全管理的时效性。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上报系统设置

1.1 基本信息设置

不良事件上报系统采用医院内网系统,保护患者隐私。上报同时收集患者及上报者信息,护士上报不良事件时需填写患者信息(姓名、年龄、性别、住院号、诊断、事件发生时间、地点、发现人、一般情况等)外,还需填写上报护士信息(工号、工龄、能级、事件发生班次等),以便针对人力资源成因进行分析和改进。不良事件上报采用内容输入和选择框同步输入模式,除了事件过程及反馈意见需文字描述外,其他均采用选择框勾选,例如不良事件类型包括:药物事件、管道事件、皮肤事件、跌倒/坠床事件及其他。每一项又根据内容不同,细化出不同子项目,例如皮肤事件分为压疮、烫伤及烧伤。原因分析包括:制度缺陷、制度不完善、违反制度、设施设备不良、操作或工作流程不合理、违反操作规程、员工培训/教育缺陷、医嘱/信息缺陷、人力资源不足、工作环境不良、超范围执业、资源/能力缺陷、个人自律缺陷、患者评估不到位、沟通不到位、患者经济或社会支持系统问题及其他,上报人直接勾选事件所对应的原因,若相关因素不在选项内,可选择“其他”,再进行说明。这种设计简化了上报步骤,规范了上报内容,同时便于利用计算机对结果进行归类分析。

1.2 分级设置

我院参照医疗不良事件SH9分类法将不良事件划分成I-IV四级,即:I级:有过错事实并且造成后果的事件,根据严重程度构成“医疗事故”或“医疗差错”;II级:无过错事实但造成后果的事件。医疗行为无过错,由药物、医疗器械、植入物等造成的医疗意外,或不可避免的并发症和疾病的自然转归;III级;有过错事实但未造成后果的事件。虽然发生错误事实,但未给病人机体与功能造成损害或有轻微后果,不需处理可完全康复;IV级:无过错事实也未造成后果的事件。由于及时发现错误,未形成医疗行为的过错事实。

1.3 逐级上报体系

不良事件采用逐级上报体系,系统根据护士、护士长、大科护士长、护理部的管辖范围进行权限分配,每人只能对自己层级范围内的不良事件进行查阅和结果分析。不良事件发生后当事护士填报基本经过及科室的应对及处理对策,上交后护士长组织科内讨论研究制定整改措施,提交大科审核,最终提交护理部审核,护理部将意见综合后反馈给科室,科室继续整改,完善效果追踪。

如为一级或二级护理不良事件,事件发生时当事人立即电话通知护理部或值班护士长。接报者视情节向分管院领导汇报,向相关科室与部门通报事件情况,共同研究对策避免事件进一步升级,24小时内科室上报护理不良事件,一周内完成讨论;若为三级护理不良事件,当时人及时汇报护士长,护士长逐渐汇报,48小时内完成上报,两周内完成讨论;如为四级护理不良事件,三天内科室上报护理不良事件,一周内完成讨论,总结经验,杜绝此类事件再发生。

1.4 查询分析工作

护理部可以根据不良事件的发生时间、科室、当事护士等信息查询到相关不良事件进行查看。可将不良事件按照分级事件等因素进行归类,导出Excel数据库进行纵向和横向比对。也可导入SPSS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或相关性分析。这是以往系统所不具备的功能,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医院根据分析结果每季度召开护理不良事件反馈会议,落实护理安全措施,奖惩相应科室[2]。

2 结果

我院自2018年1月1日全面启动新型护理管理系统上报护理不良事件以来,截止到一季度,共上报护理不良事件82例,其中,药物事件8例,管道事件14例,管道滑脱6例,自行拔管6例,皮肤事件12例,跌倒/坠床24例,其他12例。与上一季度相比,上报率增加了17.5%,上报时间明显缩短,统计分析效率明显增快,使用反馈较好。

3 小结

改良后的护理不良事件上报系统加快上报时效性,减少漏报瞒报,提高统计分析效率。我院已具备不良事件上报的良好氛围,上报已成为改进护理措施,维护患者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但以往的上报方式存在反馈时间长,数据统计难,整改措施慢等问题,已经不能满足高效率的临床护理工作。此次改良后的上报系统不仅提高上报时效,还能从各个方面对上报结果进行分析,提高了分析效率,减少漏报瞒报事件,有效促进了安全管理薄弱环节的整改。通过分析,可找到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提出有效的防范措施并予以落实,定期评价效果并持续不断的完善,有效预防护理不良事件再发生,确保护理安全[3]。同时我们注意到,该系统在设计上尚存不足,系统本身还能更加简便和智能化。另外在护理不良事件分类和分级上还缺少标准化解读。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还会进一步与公司合作,解决相关问题。

[1] 徐林珍,黄丽华,胡斌春,等. 浙江省护理不良事件网络上报系统的构建和应用[J]. 中华护理杂志, 2009, 44(12): 1101-1102.

[2] 王秀珍,陈晓琳. 开放式信息上报系统联合闭环式反馈控制模式对护理不良事件的管理[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5, 31(6):457-458.

[3] 苏凤兰. 44例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分析及对策[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4, 30(s1).

猜你喜欢
护理部护士长科室
消毒供应中心与临床科室建立有效沟通的实践与探讨
护理部干事工作压力及生活质量的调查研究及相关性分析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护理部管理中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的应用价值
医院-社区-家庭三元联动延续性护理在老年宫颈癌根治术后尿潴留的出院患者预后中的应用
等 你
肿瘤专科医院护士长轮岗意愿质性研究
爱紧张的猫大夫
探讨开展护理行政查房对提高护士长管理水平的实际临床意义和效果
我国六护士荣获第四十六届南丁格尔奖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