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方案研究

2018-01-29 10:24王鑫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49期
关键词:培养目标创新意识创新思维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推进,我们越来越重视大学生的实践与创新思维能力。学生通过创新类的调研活动,创新能力竞赛,科研成果的研究,拓宽自己的视野,能够将扎实的理论知识灵活地运用于实际的生活当中,提高学生认知世界,创新思维,动手操作能力等等。本文我就实际的教学工作对大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提出我的一点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培养目标 创新意识 创新能力 创新思维

【基金项目】本文系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大课题(ZHA1214002)子课题“基于核心素养指标体系的学生社会实践能力提高的有效方式及其质量评价标准的研究”(2017年1月,GJ20170042)。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49-0015-02

前言

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推进,我们越来越重视大学生的实践与创新思维能力。教育部也把培养实践型,创新型,复合型人才作为今后教育工作的重要问题来抓。所以,我们更要响应教育部的号召,立足于学校的实际情况,切合实际的构建出一套适合于本校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素质教育不是一句空话,我们必须加大重视,切实有效的提出科学合理的架构体系,来提高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

1.提升大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必要性

1.1能够促进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的有效对接

为了能够让大学生更好的做到学校与用人单位的“无缝对接”,我们应该加大学生的实践教学环节,多给予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机会。让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更好的将理论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将课本知识转换为工作的“敲门砖”,“金钥匙”,为以后步入工作岗位奠定良好的工作基础。

1.2人才培养必须趋于“实践性”,塑造复合型人才

在如今的教学工作中,我们应该将眼光放长远,注重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实践型人才。随着高等教育的扩招,我国大学毕业生近几年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就业难问题。除了“供大于求”,“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不均衡”以外,很大一部分是出在了毕业生自身。毕业生过度沉浸在书本当中,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十分严重。学生除了成绩之外,没有一定的书面表达能力,语言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能力等等,这些能力的缺失恰恰是创新与实践能力差的一个最明显的特征。

1.3素质教育是提高大学生全面能力的重要保障

在社会发展中,我们不难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各行各业的精英往往并不是只是单纯的业务能力过硬,而是具有灵活的头脑,发散的创新性思维,敏锐的社会洞察力,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等等。只有具备一定的综合能力,才能在社会上立于不败之地。所以,我们要尽可能的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动手实践能力等等,促进素质教育的不断进步与发展。

2.提升大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的方法

2.1 参加学科竞赛或者是撰写高水平的学术论文

大学生可以依照创新学分培养方案的要求,参加国家级、省级各类学科竞赛或者是创新创业技能大赛。通过自身的努力,取得相应的名次。学校会根据学生所取得的级别、名词给予一定的创新学分予以鼓励和表彰。

另一方面,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课程研究,撰写出与本专业、本领域相关的有建设性的学术论文或者是创造性发明。如果在国家级核心刊物发表是加5学分,如果是国家级普通刊物就是加3学分,如果是省级公开发表的刊物就是加2分,促使学生认真钻研本学科的理论知识,写出高质量的学术成果以及创造性发明等等。

2.2 参加各类科研实践大赛

近几年来,为了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的提升,国家、各省、市级定期都会举行一系列的创新创业实践大赛,鼓励学生踊跃参与到社会实践、创业活动中来。大赛的举办方或者是投资方也会根据大学生的实践方案,选取其中实用性强,有可操作性的课题项目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鼓励学生参与到真实的创业活动中来,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2.3 考取高含量职业资格证书

为了能够更好的与企事业单位做好对接工作,我们会有意识的引导学生考取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学生通过努力,考取了相应行业的职业资格证书,就好比是一块“敲门砖”,可以打开通往就业大门的金钥匙。学生也可以在职业考取资格证书的过程中,更好地理解企业的相关需求,理论知识框架,更好的为进入企业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结论

综上所述,我们要不遗余力的開展大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工作。要把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作为一项常规任务常抓不懈,只有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提升了,才能够更好的适应行业企业的需求,成为行业企业最需要的全面型、复合型、实践型人才,最大限度的实现素质教育的最优化。

参考文献:

[1]杨叔予.创新源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8)1-4.

作者简介:

王鑫(1983-),男,黑龙江哈尔滨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大学生社会实践育人,大学生资助育人。

猜你喜欢
培养目标创新意识创新思维
论博物馆学教育的名实关系与培养目标
我国法学教育培养目标的偏失与矫正探析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浅析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对外汉语专业本科培养目标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