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弃“繁华”聚焦“核心”

2018-01-29 10:24张玉宝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49期
关键词:式子天平等式

张玉宝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49-0145-02

小学数学教材中涉及到的数学概念概括起来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描述式概念,即用一些具体的语言和例子对概念进行描述;另一种是定义式概念,一般用简洁而完整的语言揭示概念的内涵或外延,它对于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要求较高。笔者在近几年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发现,数学教材中的定义式概念都隐藏着若干个值得推敲的“核心”词,教学中,如果能以这些“核心”词为切入点,采用合理的策略和直观的方法,便能轻而易举地突破重点和难点,形成数学思想。

一、利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提高对“核心”词的感知能力。

在抓住定义式概念中的“核心”词的教学实践中,利用学生所积累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至关重要。

案例:四年级《梯形的认识》

师:同学们想不想自己动手做一个梯形?

生:想。

师:请同学们用老师给你们的工具动手做一个梯形。

教师全班巡视指导,小组合作操作后,教师指名汇报制作方法并展示结果。

师:同学们在前不久学习的第三单元中我们做过什么图形啊?

生:三角形。

师:谁来说说梯形和三角形的有什么不同啊?

生1:三角形有三线段围成的,有三个角。梯形有四条线段围成的,有四个角。

生2:三角形有三条边,梯形有四条边。

师:说得都不错,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我们叫它?(三角形)那么四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我们叫它?(四边形)教师板书:四边形

师:那你们觉得什么样的四边形才能叫梯形?

生: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作梯形。(教师再次板书,完善梯形的概念)

师:那老师给你画一个图形看看(出示平行四边形),它不是有一组对边平行吗?它可以叫梯形吗?

生:不可以。

师:那怎么样说才更准确呢?

生:应该加上“只有”,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作梯形。

师:为什么要加上“只有”呢?不加可以吗?

生:不加的话有可能是平行四边形,也有可能是长方形。

师:你说得可真有道理,“只有”这个词用得非常准确。(教师板书:只有,完整出示了梯形的概念)

思考:在这个案例中,抓住“四边形”和“只有”这两个“核心”词,通过不断追问和质疑,让学生经历了梯形的认识过程,了解了梯形的特征,同時自然过渡到利用梯形的特征去判断、应用的阶段。

二、借力正、反例对比、验证,强化对“核心”词的掌握技巧。

在定义式概念的教学中,如果能列举一些正例、反例去验证学生对于概念的理解情况,往往效果显著。这种反例思想是数学学习中的一种重要思想,特别在概念问题的研究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恰当地使用反例,对于正确理解和巩固概念,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将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案例: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方程》

师:同学们看老师今天给大家带了什么仪器?(出示天平)你知道它可以用来干什么吗?

生:可以用来称物体的质量。

师:那我们现在用它来称一称(出示例一天平图),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怎样用式子表示天平两边的质量关系?(全班交流,展开讨论)

生:我知道了两边物体一样重,可以用式子50+50=100表示。

师:说得不错,像这样的式子你还可以写几个吗?

生1:5+3=8,100+200=300

生2:45+60=105

师:刚才同学们写了这么多式子,两边都是相等的,谁来给它取个名字?

生:等式(教师板书:等式)

师:老师现在给天平的左边再加上一个50克的物体,你们说天平会向哪边斜?(出示课件演示)你会用式子表示现在两边的质量关系吗?

生:50+50+50>100

师:你可真棒,马上就想起用大于号了!如果我把这个50克的物体加到右边,天平会怎么倾斜?

生:向右边倾斜。

师:用式子怎么表示两边的质量关系呢?

生:50+50<100+50

师:不错,像这样用大于号和小于号表示的式子能叫等式吗?为什么?

生:不能,因为两边不相等。

师:刚才同学们已经简单认识了天平了,老师现在要考一考大家了,你会用式子表示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吗?请同学们小组交流后汇报。

教师指名学生汇报,板书:x+50>100,x+50=100,x+50<200,2x=200

师:你能把这些式子分类吗?为什么这样分?

生:我按是不是等式进行来分类的,x+50>100和x+50<200是一类,x+50=100和2x=200是另一类。

师:分得不错,很显然后两个是?(齐答等式)那么这两个等式有什么特征?

生:都含有未知数x。

师:像x+50=100,2x=200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作方程。(板书: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作方程)

师:怎么样判断一个式子是不是方程呢?

生:我觉得首先应该看是不是等式,然后再看有没有未知数。

师:说得真不错,老师把你的方法总结为:一看“等式”,二看“未知数”,同学们只要抓住这两个“关键”词,就一定没问题!所以方程一定是等式,等式一定是方程吗?

生:不一定。

师:你能举个例子说说吗?

生:50+50=100是一个等式,但是不是方程,因为它没有未知数。

思考:在这个案例中,抓住“未知数”、“等式”这两个“核心”词,巧妙地通过天平创设数学情境,揭示了“等式”和“未知数”的内涵,再利用这个情境展示正反例子,让学生用““核心”词去验证、应用概念,加强对概念的本质理解。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教材中定义式概念非常多,在这些概念中值得探究的“核心”词也非常多,教学中,如果能够准确追求概念中“核心”词的本质,舍弃概念中表面的“繁华”,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创设合情的情境,就能帮助学生把握概念的形成过程,何乐而不为呢?

参考文献:

[1]宋乃亮、张奠宙主编《小学数学教育概论》

[2]江寒香.小学数学教师, 2012(9):66-72.

[3]陆丽萍.小学数学新课程教学法,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猜你喜欢
式子天平等式
组成等式
活用根表示系数巧求多参数式子的取值范围
一个连等式与两个不等式链
天平的平衡
三九变九三
速填等式
简易天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