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淮河流域规划成果及治理成效

2018-01-30 20:01王先达
治淮 2018年3期
关键词:南四湖淮河流域淮河

王先达

一、历史背景

1958年7月,经中央批准,撤销了治淮委员会。治淮工作由统一的体制转由各省分别负责进行。有关全局性和省际间的治淮骨干工程就难以统一开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治淮的进程。“大跃进”及以后一段时间,推行“三主”治水方针(小型为主,配套为主,社队自办为主),增加了边界地区排水矛盾,引发了严重的边界水利纠纷。1960~1964年,党中央、国务院多次协调解决了苏鲁、皖苏、豫皖之间的水利问题。1964年6月,周总理总结了新中国水利工作的4条经验教训,其中有一条是治淮工作犯了地方主义、分散主义错误。重申了上中下游统一规划、照顾全局的治水原则。

1964年1月,全国水利会议提出了淮河治理的任务。会后,四省分别编制了《淮河流域基本情况及治理初步意见》。9月,国务院召开黄淮海水利工作会议,讨论了有关淮河治理的问题,认为必须从实际出发,重新编制淮河流域规划。

1959~1961年,淮河流域连续干旱,1962~1964年,又连续发生涝灾。鉴于淮河面临众多边界问题和水旱灾害频繁,以及关系到淮河全局的治淮骨干工程尚未决策和实施,1965年9月,水电部报请国务院同意,会同四省成立淮河规划工作组,开展新一轮淮河规划。10月,淮河规划工作组开始沂沭泗流域和淮河流域查勘,到1966年6月,由于“文化大革命”开始被迫中断。这一阶段的查勘成果及提出的初步治理方案,为编制1971年规划奠定了基础。为了进一步治理淮河,解除洪涝旱灾的威胁,1969年10月,国务院成立治淮规划小组,领导和协调推动淮河流域规划工作。随后,水电部和四省分别成立淮河规划组,承担规划工作。

淮河规划组查勘了淮河上中游、沙颍河以及沂沭泗河。之后,水电部负责人带队组织四省领导、专家进行重点查勘,并讨论了规划方案。1970年1~4月,淮河规划组编制了治淮规划,经过淮河规划预备会讨论,形成了《治淮规划会议纪要(草案)》。10月,国务院业务组举行治淮规划会议,原则上同意《治淮规划报告》。

1971年2月,治淮规划小组向国务院报送了《关于贯彻执行毛主席“一定要把淮河修好”指示的情况报告》及其附件《治淮战略性骨干工程说明》《关于治淮若干问题的讨论情况》。这就是一般所说的《1971年淮河流域规划报告》(简称《1971年规划》)。

二、主要规划成果

1.治理目标

初步设想再用十年或稍长时间,基本实现“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伟大号召。在“四五”期间,要求做到按农业人口,每人有一亩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田,并基本控制洪水灾害,为全流域实现农业发展纲要创造条件。旱涝保收的初步标准是,抗御普通旱涝灾害(3~5年一遇)。防洪要求:一般河道普通洪水不为害(20年一遇);重要堤防要确保安全。水利工程必须综合利用,积极发展航运、水电、水产和林业。

2.治理措施

继续贯彻执行“蓄泄兼筹”的治淮方针和“三主”治水方针。提出三项措施:(1)治水与改土结合,全面开展农田基本建设;(2)抓紧骨干工程的配套,治理中小河流;③修建一批战略性的大型骨干工程,蓄山水、给出路、引外水。

3.战略性骨干工程

水库和洪水控制工程 增建出山店等17座(淮河13座、沂沭泗河4座)大型水库,建成淮河中游临淮岗特大洪水控制工程。

扩大淮河中游出路 淮河干流,淮滨~王家坝、王家坝~史河口、史河口~正阳关、正阳关~涡河口、涡河口~洪泽湖扩大到排洪流量7000m3/s(原6000m3/s)、8000m3/s(原不到 5000m3/s)、11000m3/s(连同茨淮新河分洪达到13000m3/s,原不到 10000m3/s)、14000m3/s(连同怀洪新河分洪达到16000m3/s,原不到13000m3/s)。设计洪水位王家坝、正阳关、蚌埠、洪泽湖为28.66m、26.50m、22.60m、16.00m。扩大洪汝河、新辟茨淮新河、怀洪新河。

扩大洪泽湖出路 入江水道,从排洪12000m3/s扩大到15000m3/s;分淮入沂工程,在新沂河允许的情况下,分泄洪泽湖洪水3000 m3/s;入海水道,在苏北灌溉总渠排泄800m3/s的基础上,扩大到排洪4000 m3/s;淮河下游入江入海能力由13000 m3/s达到22000 m3/s,可确保洪泽湖大堤和里运河东堤的安全。

扩大南四湖出路 主要是扩大湖腰,扩大韩庄运河和中运河。扩大湖腰,从东鱼河口~沿河口,长40km;扩大韩庄运河,从南四湖出口~台儿庄入中运河,长42km(从微山湖水位33.5m时排洪1000m3/s扩大到2500m3/s);扩大中运河,从台儿庄到骆马湖,长60km(排洪流量从5000m3/s扩大到7000m3/s)。这些措施可为湖西平原2000多万亩耕地的排涝创造条件,并保证南四湖沿湖和中运河两岸地区防洪安全。结合南四湖治理和梁济运河扩大,可使黄河~长江间京杭运河全线通航。

扩大沂沭河出路 包括扩大沂沭河洪水东调和扩大新沂河。沂沭河洪水东调,利用分沂入沭水道和新沭河,通过扩大河道和建闸(沂河上建拦河闸和分沂入沭水道进洪闸,沭河上建新沭河进洪闸和人民胜利堰闸)控制,使沂河上游大部分洪水东调经新沭河入海。分沂入沭水道从不足3000m3/s扩大到4000m3/s,新沭河从上段不足3000 m3/s、下段不足4000 m3/s扩大到6000 m3/s。扩大后,可使沂河上游遇50~100年一遇洪水时,东调入海水量的比例由20%增加到80%,大大减轻沂沭河下游的排洪负担;同时,腾出骆马湖和新沂河的蓄洪、排洪能力,接收南四湖和邳苍地区来水。新沂河从6000 m3/s扩大到排洪8000 m3/s,既可承泄沂沭河和南四湖来水,也可相机分泄淮河洪水。

上述扩大南四湖和沂沭河出路安排的工程,后来统称为“沂沭泗河洪水东调南下工程”。

引江、引汉,增加灌溉水源(300亿 m3)。

规划预计,上述工程完成后,淮河王家坝以上防洪标准达到约15年一遇,淮北支流达到20~50年一遇,淮北大堤、洪泽湖大堤、里运河东堤确保安全;南四湖湖堤和沂沭河均可达100年一遇防洪标准;除涝可达5年一遇标准。包括新建水库蓄水、现有湖泊水库抬高蓄水位和引外水,可增加灌溉水源约370亿m3,约可发展灌溉面积7000万亩。

三、规划实施情况

为了顺利实施《1971年规划》,进一步推进治淮工作,经国务院批准,于1971年10月设立了治淮规划小组办公室,1977年5月改设水电部治淮委员会(简称淮委,1990年改称淮河水利委员会)。会同四省共同组织实施规划的治淮工程。截至1980年,淮河水系已按规划完成或基本完成的防洪工程有濛洼蓄洪区退水闸、城西湖蓄洪区进水闸、临(水集)王(截流)段退堤切滩工程、淮北大堤小蚌埠退堤段移民安置、蚌埠闸分洪道扩大、入江水道按行洪12000 m3/s整治工程、分淮入沂工程续建及里下河地区骨干河道治理工程;淮安一、二站,江都四站及三阳河南段扩大工程。

茨淮新河于1971年冬开工,1976年西淝河上段截入新河开始发挥排水效益;1980年小断面通水,黑茨河截入新河,可分洪1000m3/s(1984年全线通航,1992年建成)。

怀洪新河于1972年5月开工,1980年列为停缓建工程。停工前完成出口段双沟引河(1991年11月复工,2005年竣工验收)。

治理了争议多年的王引河、包河等边界河道。

1975年8月,洪汝河、沙颍河特大洪水后,对佛子岭、南湾等12座大型水库进行了加固。1976年唐山大地震后,加固了洪泽湖大堤。

1971年以后,沂沭泗河洪水东调南下工程开工建设,到1980年因国民经济调整而停缓建。东调工程,分沂入沭水道建成了彭家道口进洪闸、扩挖了上段8.5km河道;新沭河建成了大官庄进洪闸和新沭河扩大工程的主体工程。南下工程,完成了南四湖湖腰扩大下级湖内约9km河槽开挖和二级坝枢纽四闸;扩建了韩庄闸,扩挖了闸下9km河道;新沂河完成了嶂山切岭和按行洪流量7000m3/s加固堤防。另外,加固了小塔山、日照等大型水库。

四、治理成效和基本经验

上述工程的建设,在淮河水系,改善了濛洼和城西湖两个重要蓄洪区的控制运用条件,改善了淮河中游部分河段和淮河下游的泄洪条件,改善了里下河地区的排水条件,扩大了江水北调工程的规模和供水范围;在沂沭泗河水系,彭家道口闸和大官庄闸的建成,使沂沭河洪水东调得到初步控制,分沂入沭水道和新沭河的治理增加了沂、沭河洪水东调的能力。加固水库使水库及其下游河道的防洪标准得到提高,蓄水能力加大,供水量增加,综合利用效益提高。

本轮规划的基本经验:一是规划提出的部分大中型骨干工程是在前两轮规划的基础上提出的,得到各省同意,比较容易实施。二是这次规划把治水与改土、全面开展农田基本建设、抓紧骨干工程配套、治理中小河流等放在重要的地位,促进了淮河流域农田基本建设,灌溉面积和粮食产量持续增长(淮河全流域的灌溉面积由1949年的1200万亩,发展到1969年的6100万亩、1980年的1.1亿亩;粮食产量由1949年的120亿kg,增加到1969年的250亿kg、1980年的400亿kg)

猜你喜欢
南四湖淮河流域淮河
淮河流域省级河湖长第一次联席会议召开
淮河
第二届淮河文化论坛在阜阳举行
魏山忠副部长率队赴淮河流域安徽、山东开展汛前检查
刘邓大军:抢渡淮河挺进大别山
淮委研究部署淮河流域推进河长制工作
淮河防总检查组赴江苏省开展汛前检查
南四湖自然保护区水禽栖息环境再研究
沂沭泗河洪水东调南下续建工程南四湖湖西大堤加固工程(山东实施段)暨南四湖二级坝闸下西段股河上段剩余工程通过竣工验收
芦苇生长对沉积物中氮磷元素地球化学形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