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成都杜甫草堂保护建设漫谈

2018-01-31 01:07
杜甫研究学刊 2017年4期
关键词:碑文石碑草堂

刘 洪

早在2015年6月,成都市市委市政府为再现南宋高宗绍兴九年(1139)吏部尚书成都知府张焘遍刻杜诗的历史记忆,启动了“杜甫千诗碑”项目,拟通过二三年时间的项目建设,将杜甫存世的1450余首诗歌以书法刻石的形式全部予以展示。该项目完工后,它不仅是成都杜甫草堂历史上规模最为浩大的一次文化工程,也将是四川、乃至中国文化史上的一项壮举。

自2016年3月起,笔者承担了成都市重大文化工程“杜甫千诗碑”项目的组织实施工作。因为肩负“杜甫千诗碑”项目建设的重任,故笔者平常对与碑刻有关的事物就更加地特别留心。2017年4月,笔者听说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业务办公区内有一方清代石碑,于是邀请原馆长周维扬先生一起前去现场查看。果然,文物库房外有一块青石碑刻,此石碑为长方体,可惜碑面已有部分残缺,且碑面右侧大约三分之一的面积已被水泥固体物所覆盖,但碑的题额及落款等处文字仍然基本完整,上有“康熙”“草堂”“杜公祠”等关键字。笔者初步估计此碑应是一方清代康熙时期关于草堂寺和杜甫草堂的石碑。经询问陈列研究部工作人员,得知此碑是几年前古建保护部工人将此碑和其它散落在馆里各处的碑刻集中搬运至业务办公区的。鉴于此碑是一件研究成都杜甫草堂历史的重要文物,于是,笔者立即联系成都市考古队领导,请其选派专业技师前来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清除石碑的水泥覆盖物。2017年5月,成都市博物馆技师曾尚华先生来到草堂后,经过十余天的细致工作,才将石碑的水泥覆盖物基本清除掉。虽然,清除后的碑面,仍有个别脱落漫漶和被覆盖的文字,但其文字内容大多可以辨认了。现将其碑文移录于下:

《四川成都府成都县为恳乞悯念香火接待艰辛,施恩培植佛果,豁免僧田事》

康熙十贰年正月二十七日,奉四川等处承宣布政使司批据草堂住持超济呈前事□称,本县插明常住田地旧界,恳批豁免给付僧人勒石用垂永远等情,蒙批仰,查确勒石,以杜日后僧俗争端等因,奉此,理合遵奉,勒石将常住田界四至并园林山场等项开列于后。

计开草堂境内园林山场地界:东抵大硚为界,西抵瓦□堰塘为界。杜公祠对河大坝地土,抵白衣庵为界。杜公祠背后山林田土,抵大堰沟为界。

此碑高122厘米,宽63.5厘米,厚16.5厘米,楷书,青石材质。根据碑文可知,此碑(以下简称“草堂常住界碑”)于康熙十二年(1673)由成都府成都县正堂与草堂寺佃户共同树立。其内容大致是,“因长期战乱造成的无主荒地过多,战乱平息后,旧主归籍和大量移民入川,‘而土著、流民,各居其半,边界不清,总由田土未丈,以致豪强占争,捏控无已’”,因此,康熙十二年正月,四川布政使司批复了草堂寺住持超济的呈文,成都县署为杜绝日后草堂寺佃户与寺庙周边农户的土地纠纷,勘察明确了草堂寺田地的旧界,并将草堂寺的农田和园林山场的四至及其应承载缴纳给国家的“条粮银”数额和免除浮差等内容刻石公布于众。

这方“草堂常住界碑”是研究成都清代寺院经济,以及杜甫草堂和草堂寺历史沿革的第一手资料,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下面,笔者拟对碑文内容进行初步考证,有不当之处,望方家指正。

据有关史料记载,清代成都是四川的省会、成都首府的治地,又是成都、华阳两县共治之城。成都府包括崇庆州、简州、汉州三州,以及成都、华阳、双流等十三县。成都城的西、北方属成都县,东、南方则属华阳县。杜甫草堂和草堂寺地处成都城区的西郊,属成都县的管辖范围,故有关草堂的事务,当由成都县官署处理。碑文所言“承宣布政使”,又称“藩司”或“藩台”,全称为承宣布政使司布政使,清代官名,位于督、抚之下,专管一省的财赋、地方官考绩等事。寺庙田产,属于财经事务,故四川布政使受理了草堂寺的呈文。

据碑文所载,“草堂常住田界”的东、南边界均以“大河”为界,此“大河”当分别指现在草堂东边的摸底河与清水河,以及南边的清水河,而不是指围绕草堂东、南方的浣花溪,因为浣花溪只是清水河的一条支流。至于“草堂常住田界”的西、北边界,以及四至范围内的具体地名如何对应今天的地名,由于缺乏史料,笔者目前尚无法确定。但据碑文,我们可以大致估算到清代初期草堂的面积大小,其面积应该至少在千亩以上,应远大于现在的杜甫草堂和浣花溪公园的八百亩总面积。

为什么草堂寺会拥有如此规模的田产呢?“宗教作为一定社会的上层建筑,它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又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对经济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世界上,古今中外任何一种宗教,“其传播与活动都离不开经济基础的支持,其发展与繁荣,必须以一定的经济条件为基础”。而“中国古代是农业社会,土地是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土地不仅是农民的命根子,也是寺院经济兴衰的重要因素。占有土地,并扩大土地的占有量,是寺院的经常性活动”。寺院经济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所谓寺院经济(寺庙经济),就是“以寺庙为主体,围绕寺庙而形成的物质财富运行机制”。寺院土地的来源,主要有国家赏赐、信徒施舍、土地买卖、质押典买等。至于草堂寺土地来源的途径如何,因无文献可考,现已不得而知。笔者认为,其来源当具有中国古代寺院土地来源的共性。何况作为一座千年古刹,草堂寺在清代重建后,庙貌恢弘,香火旺盛,是清代川西四大丛林之一,因此,其为何拥有大量土地,也就不难理解了。

寺庙经济是各宗教及其寺庙开展其宗教活动的物质基础,其经济收入支出主要有宗教机构开支、宗教事务活动开支、宗教社会服务三个方面。包括维持僧人的起居及医疗等基本需要,庙宇的维修及设施的添置等日常开支,以及修造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与社会救济等。其中,庙宇的维修及设施的添置,虽然其主要是为了传播和发展宗教,但客观上,对文物古迹的保护也起到了巨大作用。今天的杜甫草堂,主要有两条中轴线延伸展开的建筑群,一条是杜甫草堂旧址建筑群,一条是草堂寺建筑群。在新中国成立以前,现杜甫草堂旧址建筑群均是由草堂寺僧人进行日常管理的。除清代地方政府出资和地方官员捐资对杜甫草堂建筑群进行大型修葺外,草堂寺的僧人当还肩负有杜甫草堂建筑群的日常管理与培修维护的义务。

通过以上分析,笔者认为,“草堂常住界碑”明确了草堂寺及杜公祠的土地范围,起到了维护社会稳定和保护文化遗产的作用,是研究清代杜甫草堂和草堂寺历史的重要史料,反映了清初成都的寺院经济和社会生活状况。

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另有一通清代石碑,同样反映了清代地方政府对保护草堂的重视。

不久前,原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馆长周维扬先生曾经告诉笔者: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他在分配到杜甫草堂工作后不久的一天清晨,路过草堂茶社(现啜茗园)旁的一处工地时,看见路边横卧着一块红砂石的残碑,碑面向上,且上面还有一些文字。于是,他好奇地走近看了看,发现是一块清代有关草堂寺的石碑。他阅读碑文后便请附近正在施工的工人把石碑搬运到草堂文管处保管部门保存好。施工队工头见状,一面称他们凡是发现有文字的石碑,都会收集起来,上交文管所,一面就叫两名工人来抬这块弃于荒草中的石碑。周维扬先生见施工人员已答应将石碑移交草堂文管处收藏后,他便离开了工地。此后,他就再也没有看见那块石碑。大概当时的工人们不认识他——这位未来的草堂博物馆馆长,没有把他的话当成一回事,没有履行自己的承诺。尽管此事已经过去了三十多年,但因为他对此事印象较为深刻,故其碑文内容的大意还是依稀记得:清代晚期,草堂寺(草堂)周围的农民因生产活动与草堂寺僧人发生争讼,于是官府判定了草堂寺(草堂)四周的界限,并明令农民不准在草堂寺保护范围内砍柴,不准在浣花溪内捕鱼……。以上碑文说明,由于晚清时期,人口聚增,需要供养的人口增多,当地农民迫于生活压力,侵入草堂寺地界进行生产活动,从而与寺僧发生矛盾,这也就在所难免了。

由此可见,周馆长所见石碑与笔者上面所讨论的“草堂常住界碑”的内容大致相同,并可相互印证补充,都充分反映了清代的地方政府对杜甫草堂园林风貌和周边环境的保护重视程度。可惜,周馆长以前所看到那块石碑现在已下落不明,我们因而也就无法了解其详细内容了。

经过明末清初的战乱破坏,作为成都重要名胜的杜甫草堂及草堂寺的建筑和园林几成废墟。因此,杜甫草堂及草堂寺的重建成为了清初成都城市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

自康熙四年(1665)至光绪十年(1884),清代四川地方政府对草堂的修葺建设活动有六次之多,其中由时任地方官捐资建设的就有康熙十年(1671)川湖总督蔡毓荣等、康熙二十六年(1678)四川布政使李祖辉等、嘉庆十六年(1811)四川总督常明等共计三次,捐资作为杜祠祭祀基金的有光绪十年(1884)四川总督丁宝桢等一次。以上史实,体现了清代统治者“兴文教、崇经术,以开太平”的文化方针,以及四川地方政府对文化设施保护建设的重视和四川地方官员对杜甫诗歌的推崇。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对新近发现的“草堂常住界碑”等的分析和清代地方政府对杜甫草堂修缮保护历史的梳理,认为清代四川地方官员对杜甫的道德文章都十分敬仰,对成都杜甫草堂以及草堂寺的保护与建设均不遗余力,并多次捐出薪俸作为建设保护的资金,他们对发展蜀地文化,弘扬杜诗文化,传承中华文脉,可谓功不可没。

注释

①张莉红、张学君:《成都通史》(清时期),四川人民出版社2011年11月第一版第165页。

②③⑤罗莉:《论寺庙经济—中国寺庙经济现象的历史考察与现实分析》,中央民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第21页。

⑥荆三林《〈唐昭成寺僧朗谷果园庄地亩幢〉所表现的晚唐寺院经济情况》,《学术研究》1980年第3期第93页注释。

⑦《古代汉语词典》编写组编:《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98年12月第1版第164页。

⑧嘉庆《四川通志》卷40。

⑨刘小平:《唐代寺院的水碾硙经营》,《中国农史》2005年第4期第45页。

猜你喜欢
碑文石碑草堂
消失的亚特人之黄金山谷
绝句漫兴九首(其三)
遣怀
彝族碑文略论
彝族碑文略论
拜谒杜甫草堂
由对立走向友善
雷公奇遇记之石碑说话
快乐辞典
古诗里的叠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