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小学生在数学课堂中动起来

2018-01-31 23:45丁友华
新一代 2017年18期
关键词:数学课程激发兴趣新课程

丁友华

摘 要:课堂教学是学生创新学习的主阵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主动起来,以极高的兴趣积极地动脑思维、想象,主动地动口表达、交流,大胆地动手操作,使学生自主地获取新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是我们教师要追求的目标。那么,如何达到这样的效果呢?笔者在小学几何图形教学实践中做了一点探索和尝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下面与各位分享。

关键词:数学课程;激发兴趣;新课程

一、设置开放课堂,激发学习兴趣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也就是说,只有激发起学生的兴趣爱好,学生乐学,课堂教学才可能取得好的效果。数学课堂教学,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课堂教学的主体,主体兴趣浓厚,动起来,课堂的学习气氛就活跃。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在教学过程中,创设开放式的环境,让主体积极参与,激发学习兴趣,变愿学为乐学,效果更好。我在讲选学内容“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时,创设了一种开放式学习环境,提供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活动、自主发展的条件和空间,力争让每个学生都有动手操作的机会,使他们在动手中思维,在操作中探索,在探索中创新。让学生通过“量、画、剪、拼、摆”等手段,用已掌握的几何图形,摆拼成组合图形,在拼摆组合图形的过程中,感知到组合图形是由多个已学过的几何图组合而成的,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也就迎刃而解了。在此基础上,再出示一个组合图形,让学生用辅助线进行分割,然后计算出组合图形的面积。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分析,顺利地计算出这个组合图形的面积。这样的教学学生兴趣高,自主地解决了问题,总结出了方法,既深化了所学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创设实践活动,增强创新意识

在小学数学教学时,要让学生的想象展开翅膀,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就要善于创设一种不满足于常规、具有特色的实践活动,让学生的思维在条件开放、问题开放、策略开放、结论开放的广阔空间里自由飞翔,大胆想象,奋力创新。如,在教学“角的知识”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个实践活动:现在我们知道一个角是由一個顶点、两条边组成的,那么,同学们用三根小木棒摆一摆,看能摆出几个角来。学生们积极动手,反复操作,有的摆出两个角、三个角、五个角,最多的摆出了十二个角。又如,用一块长5分米、宽3分米的长方形硬纸板,把它分成15个边长1分米的小正方形,让学生试着把它剪成了3份,每份5个小正方形,折成3个没有盖的正方体纸盒。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动手进行剪、折,有的一次不成功,再来一次;有的不但成功了,还想出了新花样。这样一来,激活了思维,使学生的创造力得到充分表现,并使学生体验到创新的快乐,萌发创新意识。

三、联系生活实际,倡导合作探究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反之我们应利用学过的知识去服务于生活。这样教师就应该千方百计创设机会,让学生在 生活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在发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合作、自主、探究的精神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在学习了几种平面几何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后,我就让学生走出去,联系生活实际,合作探究自主地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我指着堆在校园墙根的一堆学生搞勤工俭学拣来的酒瓶子说,各小组想办法数瓶子的个数,小组几个人可以讨论、商量,比一比看哪个小组的办法最巧妙。学生个个都兴致盎然,各小组聚在一起想办法,第二小组首先拿出了办法:先把瓶子靠墙一层一层放成梯形,数底层个数为下底长,数最上层个数为上底长,数层数为髙,用梯形面积公式(上底+下底)×高÷2就可算出瓶子个 数了。第三小组也拿出了办法:把瓶子一行挨一行摆成正方形,数一个边上的个数为边长,按正方形面积公式就可计算出瓶子个数。各组都拿出了可行的办法,有摆长方形的,也有重叠成三角形的,学生们纷纷说出了各种办法。到底那种办法最巧妙呢?大家一致认为,还是靠墙叠成梯形最好。因为摆成平面太占地面了。这个办法好,那我们就快动手啊!学生们一齐动手很快把一堆瓶子堆放好了,整整齐齐的梯形,又很快地算出了瓶的个数。这样的教学安排,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又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中,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了方法和技巧,产生了教与学的共鸣,学生也从中体会到了数学与生活同在的乐趣。分组讨论、研究、共同合作,把已学知识进行了整合、迁移、应用,使学生在动手中学习了知识,掌握了技能。

四、确立学生主体,鼓励勇于质疑

新课程标准强调“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重视学生学习趣味的选择”。教师在课堂上要不断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方法的选择,练习的设计等都是激发学生兴趣的途径。例如:在教学“年、月、日”时,我先让学生小组讨论已知的关于年、月、日的知识,再派代表发言,然后请学生自学新知,又鼓励学生对书本提出疑问。学生自学新知识后,在全班交流了自己学习的情况,并提出了像“书上的日历是98年的,太老了。”“为什么一年是12个月不是16个月”等问题,充分拓展了学生的思维。接着,教师采用和学生讨论、游戏等方法一道理解、记忆大月、小月、平月、闰年、平年。这样全班参与,积极动脑,发表不同看法,通过互补、互看,充分发挥了主体教育的作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总之,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老师们最大的感触是课堂中活动多了,学生都“动”起来了。课堂“活”起来了。勿庸质疑,“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下让学生在民主的气氛中学生为主体的学习和教学的策略。然而。正如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一样,“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也是一把“双刃剑”,如果一味追求形式上的翻新,为“动”而动,为“活”而活,疏于管理,则会导致事与愿违、“活”而不“实”的后果。为此,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必须求真务实,努力让小学生在数学课堂中动起来。

参考文献:

[1]金文勇.初中数学课程教学改革中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3):137-138.

[2]廖永珠.初中数学新课程背景下学生主体地位体现策略[J].新课程学习(上),2014(4):18.

[3]陈刚.加强初中数学趣味性,激发学生主动性[J].启迪与智慧(教育),2013(9):35.endprint

猜你喜欢
数学课程激发兴趣新课程
基于在线教育技术下的大学数学课程预习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让钟表发展史走进数学课程思政课堂
浅谈高中数学课程资源的开发
培育情感之花 铺就成功之路
提供语言交往平台,促进幼儿语言发展
浅谈如何让学生“乐学”“会学”初中物理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组合数学课程教学浅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