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威的教育哲学对中国大学教育改革的启示

2018-01-31 16:33刘红霞王紫怡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7年34期
关键词:杜威教育改革

刘红霞+王紫怡

摘 要 经济全球化给世界各国的高等教育带来了新一轮的国际化浪潮, 中国的大学也不可避免地加入其中。在全球的视角下审视教育改革发展已超越教育政策层面而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本文将从当代中国大学所面临的问题,结合杜威的教育哲学启示,为我国大学教育改革提出相应的改革建议。

关键词 教育哲学 杜威 教育改革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1当代中国大学教育所面临的困境

1.1人文学科与科学学科分裂

长期以来,中国的大学教育有着鲜明的文理科之分,各院系之间壁垒森严,学术研究界限分明,大学生们更多的是在细化的学科学院中,以专业教育的方式专注于自己的学术研究领域,而甚少涉足其他研究领域。细分的学科对于提高专业水平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却割裂了学科本身之间的天然内在联系。在中国,约30%的大学生选择了科学和工程领域的专业,这些理工科专业的学生未能以欣赏、开放的心态理解和吸收其他专业的文化,人文学科和科学学科之间的对话和交流甚小。正如,斯诺指出,在教育中,“在科学和人文领域之间存在着巨大的鸿沟”。理科学生缺少人文色彩,文科学生缺少理科的思辨。当今社会的发展,要求各学科之间相互渗透和融合,“学科的融合需要学者经常性的在学科的边界开展交叉学科的研究”, 这是目前教育学科发展的趋势。在当今需要复合交叉人才的背景下,在学科发展已从分裂走向交叉的时代,我们现有的大学教育制度所培养成出来的学生明显的不能胜任这一趋势的需求。

1.2学生社会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欠佳

中国长期以来的唯分数高考制度,造就了一批高分低能的高考大军。在进入大学甚至研究生阶段后,学生的理论研究水平与实践能力的发展相当不平衡。学生的研究往往被限制在一些条条框框中,学生在逻辑上和理论体系上能得到极大的训练,然而却忽视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当学生被学校输送到社会上时,这些理论很大程度上与日常的实践割裂开来,依然是僵硬的书本知识,略带书院气息的理论框架,学生并没有领会自己的知识给以改变这个世界和社会的意义,没有能力解决社会生活中遇到的实践问题,呈现出知识与实践两张皮的尴尬现象。当实践能力先天不足时,学生的创新能力更略显滞后。这显然对当代的大学教育模式提出严峻的挑战。

2杜威的教育哲学思想

2.1强调教育科目中的科学与人文的统一

杜威一贯反对教育科目中鸽子笼似的分类,坚持教育的统一原则,强调教育中的各个科目之间的天然内在联系。 杜威强调,“科学技术科目具有一个人文的方向 ”,也就是说,要达到教育的目的,必须注意教育中科学和人文的统一。尤其是在文科和理科的科目设置上,理科科目本身也具有思想性、创造性和历史性等丰富的人文内涵,承载着人类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文化特征,并非是传统的逻辑实证主义所奉行的纯粹逻辑推理和僵硬的公式体系,因此要重视科学技术教育与自然、与人类的发展的关系,重视科学技术教育背后折射出的丰富的人类历史背景和文化背景。

2.2强调教育的实践特征

在杜威看来,教育是使人们掌握智慧的重要手段,也是人类改造社会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必须把教育中的知识与社会中的实践相结合。 杜威坚决反对脱离实践和文化背景的书院式教育,反对知识与行为相分离的教学传统,奉行知行合一的教育手段。他明确指出,“知识只有在提出被置于社会生活背景中的明确形象和概念时,才具有教育性的”。学生最终是要面对社会的需求,只有把知识和行动结合起来,当学生能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来解决实践中的问题时,教育才能培养出真正的学生,丰富学生的人生经验。因此,教育者们要能够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当教育与实践脱离时,就犹如没有根基的空中楼阁,学生是不能从教育中学会解决人生的实践问题。

2.3强调以人为本的教育目的

杜威强调,教育中给予学生的知识仅仅是作为一种生活的手段,而不是教育的目的。教育的重要目的是解放人的心灵。 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批判能力,从而能把所学的知识作为一种工具去处理人生的事物。杜威认为“教育的定义是经验的解放和扩充”。教育应该是能扩充孩子的经验,解放孩子的思维,因此学校要摆脱狭隘的传授知识和专业技巧的功利目的,为学生的心灵和智力成长提供一个支撑点,鼓励学生去探索、实验。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解放人的心灵,培养一个完整的人。

3杜威的教育哲学对当代中国大学教育改革的启示

3.1加强人文学科与科学学科的融合

在当代的学术研究中,“大多数的重大进展都涉及多个学科,只有一位作者署名的论文越来越少”,一项研究成果往往涉及到各个领域的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因此,各学科之间的学者需要形成良好的互动、互补和协作,借鉴其他学科的研究思维、术语、规则和理論方法,从而逐渐消解原有的学科边界之间的壁垒, 打破学科之间的文化封闭和冲突。对于大学课程设置而言,多学科交叉的学科设置,能够有利于培养多重学科背景的复合人才。因此,有必要打破原有的鸽子笼似的分类,尽可能设置跨学科的宽口径选择,培养学生的兼容性和跨学科性的综合能力。在组织结构层面,需要构建交叉课题组研究中心的体系框架,强化对大学跨学科科研组织的细化管理和有效管理,融入通识教育理念,创造良好的学科对话环境。在学术制度层面,淡化学科的行政管理功能,让大学对自己的专业设置有更多的话语权,大力扶植新型交叉学科的专业,强化对通识教育的改进路径,强化对培养交叉学科人才模式的探讨,创设学科交融和对话的平台。改进现有的学术评价制度,拓宽学科评审分类,建立交叉学科专家智库。

3.2大力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是一项比较系统而复杂的工作,也是现代高校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学校是一个浓缩的社会,学校的教育要同当代生活的实践背景联系起来。首先在于学校顶层设计的改革,作为顶层设计的决策者,应该明白,对学生的教育不能无视社会这个大的文化背景,社会这个背景是学生创新实践的载体和温床,学生在参与这个社会的发展进程中,也在不断的自我发展。因此要构建开放式的大学生校外实践体系和机制,健全创新实践教育的课程体系,为大学生的创新实践提供平台和制度上的保障,同时完善相应的课外实践研究团队建设,组建满足现代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实验教学团队,鼓励教师将校外实践与专业研究结合起来。 其次在于微观层面的课堂教学的改革,课堂教学要摒弃传统的传授知识的观念,引入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教师要注重教案的首创性,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批判思考能力及自由探索的品质,培养学生对社会事务的独立见解和评价能力,引导学生走出校外,激励学生勇于实践的精神,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课堂课程的设置应该成为“培养学生活跃、持续、富有成效的理智习惯的工具”,让学生们逐步掌握实验探究和思考的方法,引导学生把抽象的思维应用到实际的社会实践中。

3.3持续推进以人为本的教育目标

教育与教化是保持社会进步的必要工具。知识的传授固然重要,然而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以人为本,培养人的开放和积极的心态,培养一个完整的人,以促进人类的幸福作为奋斗的目标。因此,学校教育要从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及教学方法等方面,多元化,多样化,扎根并落实于学生个体,创造宽松、多元的教学环境和评价方式,加强对学生人文情怀的培养,让终身学习的理念深入学生心中。教师则需要更多关注探究学生发展的潜质,而不是关注机械的考试结果。总之,改进后的教育体制应该是摒弃传统的标准化和成绩量化管理方式,更关心的是学生的变化过程和未来的种种可能性,培养具有深厚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人!

参考文献

[1] Snow, C.P.The Two Culture[M]. Shanghai Scientific &Technical Publishers, 2003.

[2] 胥秋.大学学科文化的冲突与融合[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6.

[3] 约翰.杜威.人的问题[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4] 弗朗斯.约翰松.美第奇效应——创新灵感与交叉思维[M].京商务印书馆,2006.

[5] 约翰.杜威.我们如何思维[M].新华出版社,2010.endprint

猜你喜欢
杜威教育改革
Current bifurcation,reversals and multiple mobility transitions of dipole in alternating electric fields
浅谈“EEPO有效教育方式”
学有所悟,学有所乐
任务型教学在初中英语听说课教学的应用研究
浅谈大学教改中创新型的物理试验问题
动物医学专业面向官方兽医与执业兽医教育改革的探讨
杜威传播思想在中国的早期接受
杜威归来
知情人话杜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