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性在课堂教学中的体现

2018-01-31 19:46宋俭波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7年34期
关键词:唯物史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

宋俭波

摘 要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准确地阐述其科学性的关键是把握其三大特殊性质:历史唯物主义性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科学性内涵的首要的根本含义;人民立场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始终的是非判断的根本立场;实践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不断发展与时俱进的动力源泉。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唯物史观 人民立场 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习近平同志在2015年底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提出了十三个重大理论问题。其中之一是如何看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性?习近平同志提出这一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我国的理论界存在着一些用历史虚无主义或历史唯心主义解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问题。因此,从课堂教学的角度来看,准确阐述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科学性内涵的关键,是在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出其历史唯物主义性质、人民性和实践性三大特殊性质。

1历史唯物主义性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科学性的首要含义,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系统始终的根本方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唯物主义性质,根源于它与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内在联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理论结晶。历史唯物主义则是马克思主义创立的首要的理论基础,是社会主义由空想发展为科学的第一块理论基石。科学社会主义主义概念中的“科学”一词的核心含义,就是唯物主义历史观。马克思在解释他们使用科学社会主义一词时特别强调,他们使用“科学社会主义”的提法,主要是同空想社会主义相区别。马克思曾明确指出:“科学社会主义也只是为了与空想社会主义相对应时才使用。”恩格斯也明确指出:由于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的发现,社会主义便发展成为科学。因此,所谓科学社会主义,就是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主义。这进一步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所有内容,都是以历史唯物主义作为理论基础的。讨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及其具体内容的科学性问题,必须首先以唯物主义历史观作为理论基础。正是从这种意义上来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性的内涵问题,首先是唯物主义历史观问题。

唯物主义历史观的首要的观点是以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解释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这一理论原则要求我们对当代中国为什么要改革、怎样改革的等重大问题的解答,必须从分析我国社会现实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状况出发,而不能从所谓的先验的、理性的原则出发。但是,无论在我国为什么要改革的问题上,还是在我国应当怎样进行改革的问题上,都存在着突出的、明显的违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历史虚无主义和历史唯心的观点。例如,在我国怎样进行经济体制改革问题上,明显带有历史唯心主义倾向的“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在经济学领域依然是一种最有影响的理论观点。正是这种错误观点的泛滥,使着正确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科学性的内涵问题,成为了一个迫切的现实问题。

正是由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这种密切關系,习近平同志在2013年12月主持中央政治局集中学习时,号召全党学习和掌握历史唯物主义。

2人民立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非判断的根本立场,是我国社会主义性质重要体现

鲜明的无产阶级立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特点。科学社会主义创立之初,恩格斯就明确指出:“共产主义作为理论,是无产阶级立场在这种斗争中的理论表现”。无产阶级为什么能够获得解放和无产阶级怎样获得解放,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的主题。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这种无产阶级性质,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具体表现为人民性。这种“人民性质”,根源于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革命理论和无产阶级专政理论,发展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和人民民主专政理论,这是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种人民性质,是我国社会的社会主义性质的集中体现,也是我国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的集中体现。

工人和农民群众是我国“人民”的主体,是我国社会主义性质的集中体现。在这里,我国工农群众的主体地位,主要是指他们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的主导地位。这是由我国的国家政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之下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所决定的。工农群众在我国国家政权中的这种主体地位,决定了我国的国家政权首先是为工农群众服务的;决定了我们判断党和政府所制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是非得失,首先要站在工农群众的立场上。背离了工农群众的立场,实质上就是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这种“人民”性质,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文化制度等方面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政治上,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都突出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和工农联盟的基础地位,这是我国工农群众社会主体地位的直接表现;经济上,强调以公有制和按劳分配制度为主体,这是保证工农群众的主体地位并维护其根本利益的经济基础,是我国经济制度社会主义性质的直接体现;在判断改革过程中是非得失的标准问题上,邓小平同志强调,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判断改革过程中是非得失的三个标准之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更是在改革的进程中,形成并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新的发展理念,更是进一步凸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人民性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强调:“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这种“人民”性质,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阐述和解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具体内容过程中,必须要站在工农群众的立场上进行价值判断和是非判断。endprint

3实践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断发展完善的内在动力

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个根本特征。1847年,恩格斯在《共产主义和卡尔·海因岑》一文中指出:“共产主义不是教义,而是运动。它不是从原则出发,而是从事实出发。共产主义者不是把某种哲学作为前提,而是把迄今为止的全部历史,特别是这一历史目前在文明各国造成的实际结果为前提。……共产主义作为理论,是无产阶级立场在这个斗争中的理论表现,是无产阶级解放的条件的理论概括。”恩格斯在这里科学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说与无产阶级解放运动实践的密切关系。马克思主义的这一实践性特征,赋予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其自身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历程,充分体现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实践中产生、发展完善的理论品质。

首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经验与教训的科学总结。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经验与教训,是邓小平理论的直接来源。邓小平同志总结我国以往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在社会主要矛盾、我国社会所处发展阶段等问题上历史教训,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明确了我国社会当时面临的主要矛盾是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我国落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所面临的根本任务就是大力发展生产力,增加生产力的总量;邓小平同志通过反思我国以往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片面追求生产关系上“一大二公”,忽视了生产力水平对生产关系变革的制约等历史教训,提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新论断;在改革开放的发展进程中,逐步明确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总结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发展的经验,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等。可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所有内容,都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理论总结。

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

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學发展观到习近平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一脉相承,又表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实践中的不断创新和发展。例如,在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问题上,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理论科学分析我国国情,将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归结为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提出了发展是硬道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等科学论断;党的十九大,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将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总结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重要依据。事实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具体内容总是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深入发展而不断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种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创新的理论品质,既是我国社会主义已有建设成就的理论之基,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未来发展的理论保证。

至于任何系统的理论体系都必须具有的内容结构的完整性和逻辑关系的严密性等一般特征,在我国现有的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各种著作和教科书中,已得到充分的体现。因此,习近平同志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科学性作为一个重大理论问题提出来,从课堂教学的视角来看,就是强调必须用唯物主义历史观、站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以发展的眼光、从中国社会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需要来理解和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性。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95:290+740.

[2]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95:672.

[3]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人民出版社,2001:373.endprint

猜你喜欢
唯物史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
整体性视域下的功能解释唯物史观批判
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工作发展方向
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途径
社会主体研究方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中的运用
唯物史观下关于“礼”的起源的理论阐释
从唯物史观角度分析辛亥革命
唯物史观与思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