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管理专业信息化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2018-01-31 19:47黄伟郝亚琳柳亚婷陈楠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7年34期
关键词:工程管理人才培养信息化

黄伟 郝亚琳 柳亚婷 陈楠

摘 要 建筑工程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使得行业对工程管理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结合三江学院工程管理专业,对信息化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与实践,依托校企协同育人开放联动平台,从信息化课程设置、实践教学改革、产学研相结合三方面将信息技术融入到原有的人才培养模式中,能够增强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关键词 工程管理 信息化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信息技术已经成为当代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互联网+”、“分享经济”、“人工智能”等概念正在颠覆我们所知的世界。我国的建设领域一直存在着效率低、利润率低、管理难度大等问题,信息技术可望成为建设领域自我革新的一个重要技术手段,带来技术和管理思想的创新。近年来,我国建筑工程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信息技术在工程管理中的应用也得到推广,工程管理信息化的发展对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和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培养满足行业需求的高质量工程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必须强化学生工程信息技术的实践能力,增设和工程管理相关的信息技术课程,提高学生的专业核心能力和创新能力。

1工程管理信息化人才培养的主要问题

1.1培养模式不合理

目前工程管理专业的教学体系中开设相关信息技术的课程不足,三江学院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对工程管理信息技术的运用主要体现在课程设计、开放性实验以及各类校外竞赛,而以往的学生对这些知识的掌握主要通过老师辅导或者校外培训,缺少校内专业课程的系统学习,这导致学生的专业知识比较单一,和行业需求有一定的距离。因此为了顺应工程管理专业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必须对学生培养模式、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等做调整和改进。

1.2产、学、研分割

建筑工程领域信息化的发展对专业管理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的是能熟练掌握管理信息技术并能充分运用到工程管理中的复合型人才。目前工程管理专业的实践课程对信息技术的应用与社会生产实践有所脱节,主要体现在:工程软件的仿真度偏低,在欠缺建筑施工企业支撑的情况下,通常都是比较陈旧的传统案例或教师设定的虚拟工程;学生在校内的实践成果不能转化为工程管理实践所需的内容,使得学生的实训内容缺乏可用于工程实践的途径及价值。

1.3师资力量薄弱

教师的科研和实践远远没有跟上工程管理信息化的前沿技术,教学的内容、方法和案例过于陈旧。学校为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鼓励教师深入企业一线进行学习和实践,丰富专业知识,但目前让教师走进企业进行挂职锻炼,并保证教师全身心投入企业环境存在困难,无法保证教师在授课环节的内容上能够与企业需求相适应。教师在这些方面力量的薄弱导致了对信息化人才培养的力不从心。

2工程管理专业信息化人才培养模式

三江学院工程管理专业建设为适应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明确了专业人才培养的“应用型”和“实践性”定位,着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综合问题的能力。应用型本科院校只有走校企协同育人的办学之路,才能达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目的,为此,工程管理专业搭建了校企协同育人开放联动平台,引入行业、企业力量为学生实践技能培养和自我发展提供了解、学习的窗口。该合作平台服务于整个人才培养全过程,不仅使行业、企业参与到原有的培养过程,更打破原有校内校外、四年培育的界线,将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发展过程整合起来,形成贯穿学生学习、就业、发展乃至一生的,各方联动、各阶段融合的人才培育全过程。开放联动平台由课堂、实验室、企业办公室、项目现场四个子平台构成,由共同需求和管理制度驱动,在人才培育全过程的各阶段滚动运行。随着信息化技术在工程管理领域的深入,本专业将信息技术及其应用融入到校企协同育人开放联动平台中,既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又明确了工程管理信息化人才培养的定位,具体如图1所示。

2.1信息化课程设置

将工程管理专业课程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的专业知识适应建筑领域信息化的发展。三江学院工程管理专业为提高学生的管理信息化水平和技能,在原有的课程体系中增设单独的信息技术类课程,在两个专业方向,即“项目管理及工程造价”方向和“房地产及物业管理”方向中融入信息化实践内容。

2.1.1增设单独的信息技术类课程

建筑信息模型BIM (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 技术近年来在建筑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强大的信息化管理功能和三维视图功能为建筑工程管理注入了新的生命力,BIM技术在为建筑业的发展带来革命性变革的同时,也为工程管理专业的课程改革和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工程管理专业新增设《工程管理信息技术》课程,以BIM技术为基础,通过课堂教学、软件操作、小组作业等方式,使学生掌握BIM建模技术,了解建筑信息模型的技术内容和应用场景;初步掌握面向对象编程技术,并应用于工程实践;初步掌握数据分析和挖掘技术,并以工程案例为依托进行练习。

2.1.2在专业方向中融入信息化实践内容

在工程管理两个专业方向的主干课程中融入信息化实践内容,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利用BIM技术及各类工程管理软件將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充分结合起来。例如在《工程项目管理》的课程中,增设利用BIM技术模拟及优化现场施工的实验,利用BIM技术进行建筑运维阶段的模拟和展示;在《土木工程施工》和《工程造价》的课程中利用Autodesk Revit 系列软件进行工程模拟建造;在《建设工程法规》和《工程合同管理》课程中,利用广联达的系列软件进行工程招投标与合同模拟。

2.2实践教学改革

三江学院工程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主要由开放性实验、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四个环节构成,为明确工程管理信息化人才培养的定位,需对这四个环节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做改革和调整。endprint

(1)认识实习主要通过参观各种建筑物和施工现场,增强学生的直观认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后续专业课程。在这一环节除了保持原有工程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还应增设对建筑信息化理念的灌输,如参观一些新型的智能建筑、绿色建筑和相关的展示馆,让学生对信息技术融入建筑行业有个直观的认识。

(2) 生产实习与毕业实习环节都是让学生到生产现场实习,学生在参与工程项目的过程中,可以向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学习,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融会贯通,增强工程实践能力。学生可以利用实习现场的工程案例进行模拟生产现场实验,教师指导学生利用软件进行仿真模拟,例如项目管理沙盘模拟、工程招投标模拟等,让学生体验项目管理的全过程,这阶段的实践成果也可运用到毕业设计中。

(3)开放性实验是工程管理专业的特色实践环节,在综合运用该课程所学知识的基础上,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自己确定实验方案、完成实验过程,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此环节灵活性高,教师可充分利用现有的实验室条件指导学生进行各种基于BIM技术的工程实验模拟,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可鼓励他们参加全国竞赛、申报团队毕业设计和优秀毕业设计等。

2.3产学研相结合

为顺应建筑工程领域对工程管理信息化人才的高要求,在产学研合作教育方面要做到学校和企业充分地渗透。

2.3.1结合企业需求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在对行业和企业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广泛咨询专家意见,对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针对性的修订,并定期召开产学研研讨会,商讨如何优化专业结构、完善课程体系;掌握行业及企业的发展动态,以便及时调整招生计划、更新教学内容、优化课程设置;定期反馈企业对毕业生质量的相关信息,对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做出针对性的改进。

2.3.2分析企业利益需求点,建立产学服务中心

基于三江学院人才培养定位,结合企业的利益需求,以“企业服务专业教学,专业教学服务企业”的“校企双向融合”为切入点,与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共建产学服务中心。产学服务中心可以让教师参与到实践中,使教师了解企业、行业所需,也为教学带来大量最新项目实践和教学资源。工程管理专业联合学校建立人才激励机制、设立灵活工作制度,凝聚校内外人力资源,建立联合师资团队,促进教师引入最新项目实践更新教学内容,使授课内容和企业实际需求相结合,为学生提供体验、学习、应用、创新的方案。

2.3.3建立校外实践基地

目前工程管理专业的校外实践单位主要有瑞杰立信行、紫竹物业管理公司、大地建设集团等多家单位。这些校外实践基地在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以及参与科研课题等各个环节与学校开展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教育,可以实现企业工程项目与学校实训案例的无缝对接。

2.3.4加强师资力量建设

目前有多名专业教师获得了造价工程师、房地产估价师等资格,仍要鼓励更多青年教师接受企业或行业主办的各种技能培训,如基于BIM技术的各类软件应用。同时鼓励教师与企业的技术人员共同研究横向科研课题,既能丰富工程经验,又能提高实践教学的能力。教师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和自身知识的局限性,主动向企业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学习,及时了解前沿知识和技术,更新专业知识结构,探索互动性更强的教学方法,建立以项目为导向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参与实际工程项目的过程中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3结语

本文对建筑工程领域信息化背景下的工程管理专业信息化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与实践,依托校企协同育人开放联动平台,从信息化课程设置、实践教学改革、产学研相结合三方面将信息技术融入到原有的人才培养模式中,这种新型人才培养模式顺应了行业对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能够为建筑行业输送高质量的复合型人才。

基金项目:2017年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7SJB0703);2015年三江学院教学建设与改革重点项目(J15031)。

参考文献

[1] 徐照,李启明,杜静,李德智.面向核心能力培养的工程管理专业信息技术课程体系的构建[J].高等建筑教育,2014,23(06):32-37.

[2] 余成柱.工程管理專业“产学研用”信息化模式探讨[J].价值工程,2013,24(39):63-64.

[3] 陈小波,张建新.建筑信息化环境下财经类高校工程管理专业课程改革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15,24(04):17-21

[4] 孙海兵.工程管理专业产学研合作教育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29):192-194.endprint

猜你喜欢
工程管理人才培养信息化
由GS地产服务质量事件反思电力工程管理
浅析电力工程中的技改大修工程管理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