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外交家吕海寰的成才之路

2018-01-31 11:56罗玉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7年34期
关键词:外交家

罗玉

摘 要 任何人的成长都与他所处的时代息息相关,吕海寰也是如此。吕海寰所生活的时代,正是中国社会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时代,不甘屈服的中国人民,随即开始了不屈不挠的抗争。吕海寰作为一名旧时代的封建士大夫,既有传统的一面,同时面对国家局势的巨变、受西方思想和洋务思潮冲击的他,又具有比较开明的一面,两方面的结合,加上自己的主观努力,就造就了他出色的外交才华,形成了其独具特色的外交思想。

关键词 成长经历 优良品质 外交家

中图分类号:K827 文献标识码:A

吕海寰1842年7月出生于一个低级幕僚家庭,是中国近代史的同路人和见证人。吕海寰自幼聪慧异常,受过良好的私塾教育,熟读中国古代的经史子集,这些教育不仅开阔了其视野,而且奠定了其人生观的基础。12岁参加童子试就名列前茅。就在吕海寰准备科举考试的关键时刻,其祖父却病逝了,加上在外谋生的父亲不能及时接济,生活越来越贫困。吕海寰虽然年幼,但很能体谅父母的难处,于是自愿辍学,在家乡成为一名幼儿教师,开始了艰難的人生之旅。1842年到1860年,是吕海寰的童年和青少年时期。在家乡的艰苦生活,使吕海寰养成了积极进取、吃苦耐劳、求真务实、正直诚信的优良品质,为他以后从事外交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862年初,吕海寰只身一人来到京城,一面教书谋生,一面重整旧业,发奋读书。第二年,吕海寰以童生资格取得了顺天府大兴县县籍,从此读书更加勤奋,在当年的府试中,名列第一。经过艰苦的努力,吕海寰于1867年中举,1869年吕海寰以检选举人资格纳资捐了主事。1861年到1869年是吕海寰成长的重要阶段,从取得顺天府户籍,到中举、捐纳主事是吕海寰自立自强的结果,也是其一生重要的转折点之一,这不仅使其逐步摆脱了贫寒的教读生涯,也使其形成了独立、理性思考问题的品质。

1870年秋,吕海寰被任命为兵部车驾司行走。从1870年至1882年的10余年间,吕海寰在兵部当差,“不过随班画诺而已”。无论他如何努力,均因“捐纳出身,补缺无望”而“屡荐不售”,每每错过升迁机会。对此,吕海寰心里很不平衡,他在抱怨命运不公的同时,更加努力地学习,十几年间,官虽未升,却积累了丰富的知识与经验。朋友送他新刊《洋务大全》一书,书内详载外国政治形势、军事、经济、历史、地理和社会风习等知识。他朝夕翻览,记诵研究。极大的丰富了各方面的知识。

1883年5月3日,吕海寰参加总理衙门章京考试,试题是《惟断乃成》,次日面试欧美各国形势及军事商务等课题。他根据平日所学,对答如流。主考官李鸿藻(协办大学士兼总理衙门大臣)对他异常赏识,评价他“学贯中西,体用兼备”。被恭亲王奕訢评定为第一名,随之奉旨“记名适总办。”不久,吕海寰接任总理衙门帮办章京一职。

被委以重任的吕海寰,更为勤勉,工作兢兢业业,颇蒙奕劻、徐用仪、廖寿恒、曾纪泽等总理衙门大臣和兵部诸大臣的赏识,因而提升很快。1886 —1894年的8年间,他在总理衙门升迁或兼差7次,被保奏4次;在兵部升迁或兼差5次,被保奏1次。

1870—1894年是吕海寰成才的关键阶段。这一时期是吕海寰成长为一名洋务派官员的重要阶段,也为后来出使海外和主持清末中外商约谈判奠定了基础。

1894一1897年间,吕海寰先后出任江苏常镇通海道(驻镇江)和苏松太道(驻上海)。吕海寰此时已经有了独立的观察世界和思考问题的视角。比如在中日战争爆发前主张慎待战争,不可轻信俄国,也不可轻言战事。在两任道台任上,以国家和百姓利益为重,审时度势,敏言慎行。在处理泰州、江阴教案等涉外事务中维护民族尊严,处事公允;在处理地方事务上注重发展民生,干练敏达。任江苏常镇通海道(驻镇江)和苏松太道(驻上海)时期,吕海寰初步展现出了其为官之道,主要有五个方面:一、推诚布公,善办中外交涉;二、慎办教案,保护民族尊严;三、大胆进言,维护国家利权;四、安抚民心,造福地方百姓;五、维护治安,团结邻省同僚。

1897年,经李鸿章举荐,吕海寰被任命为清政府驻德国、荷兰公使,开始了他真正的外交生涯。在驻外期间,他尽职尽责,不辱使命,在处理德国侵占胶州湾、德国参加八国联军侵略中国、商约谈判、日俄战争等问题上表现出不凡的外交才能,尽力维护国家利益。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使他成为一名出色的外交家,成为李鸿章之后在办理外交方面不可或缺的人物。

鸦片战争一声炮响,轰开了中国紧闭的国门,也惊醒了一些士大夫“天朝上国”的迷梦。面对突然出现在眼前的洋人,清政府本能地试图以武力拒之于国门之外而又屡战屡败,不知所措的传统士大夫们一方面仍然死守“夷夏之大防”,不愿与洋人打交道,不屑于去了解西方文化;另一方面又十分害怕西方文化的输入会导致“用夷变夏”、“沦为异类”。他们既“虚”又“骄”,只知纸上谈兵,盲目言战。

在近代中国历史演进过程中,国人从一开始就面临着这样一种无法回避的现实:一方面,西方列强以武力为后盾,从军事、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上对中国进行野蛮的侵略,致使民族危机逐渐加深,因而奋起抵御外侮以挽救民族危亡,成为中国人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主线之一;另一方面,西方文化的先进性客观存在,满清王朝的无能与腐败日益明显,从而开始实施魏源在鸦片战争后提出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时代命题,学习西方以求达到自立、自强的目的,则又成了中国人高扬民族精神的另一条主线。在这救亡与启蒙有机统一的两难抉择之中,充分反映出情与理的矛盾和冲突。由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积淀和国人民族主义的高扬,所以人们在对外交涉过程中往往更多地看重情感而缺乏理智。

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七、八十年代,欧美一些主要国家英、法、德、美等国,先后完成了工业革命和资产阶级革命。这种经济上和政治上的变革,使得近代世界形势为之一变。近代化交通缩短了各国之间的距离,“七万里一瞬而至”,民主和科学思想的传播,使人类摆脱了中世纪神学的桎梏而迈步走向理智和文明。在这种崭新的形势下,各国间的外交关系也就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尽管武力征服、弱肉强食式的殖民掠夺仍然屡见不鲜,但从总体上说,这种强盗方式和手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谴责,正常的经贸往来、和平谈判、外交斡旋则逐渐上升为国际交往的主导形式。因此,世界范围内新旧形势的嬗变和西方列强侵略手法的转换,为吕海寰近代化外交思想的形成提供了国际环境。endprint

面对国内外局势的新变化,吕海寰作为一名封建士大夫,较之其他人,有比较开阔的视野和胸襟。面对国家满目疮痍的破败景象,胸怀救国救民理想抱负的他,开始积极探索御夷之道。他在充分了解国情和洋情的基础上,形成了“以和为主”的外交思想,主张以“和平”方式与西方列强进行外交斡旋,维护国家与民族的权益,为国家的发展争取足够的时间和稳定的国际环境,也为中国学习西方开辟通畅的渠道。这是近代中国在敌强我弱的特殊时代背景下的无奈选择,是近代中国理性外交思想的进一步发展。它不仅促发了人们传统外交思想的转变,在中国近代外交思想史上起到了奠基和启蒙的作用,而且启迪人们认识西方、学习西方,加速了中国外交的近代化进程。

中外交往的日益频繁促使人们传统的外交思想观念发生了重大的改变。以李鸿章、郭嵩焘、曾纪泽等為代表的洋务派人物,他们通过自身所具有的有利条件,通过细致深入的观察以及对对外交往中实践经验的总结,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形成了一套较为系统的外交思想理论。

首先是国家“主权”意识。“主权”是一个国家独立自主地处理内外事务的最高权利。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主权日益丧失。特别是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严重地侵犯了中国的国家主权,使清政府在对外交往中处于不平等的地位,无法独立自主地处理本国的对外事务。因此,这一时期的洋务思想家都具有比较浓厚的“主权”意识,尽力维护国家主权。

其次是对中外交涉之道的探讨,他们对传统外交思想有所突破。主张以和平手段而不是以战争手段来解决中外争端,利用有限的条件尽力来维护国家权益,由此减少国家的损失。随着中外交往的日益增多,对外认识的逐步深入,洋务思想家们形成了自己的交涉之道,以和为主,委曲求全。

(1)“知己知彼”的重要性。“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是自古以来就流传的一句名言,运用到对外斗争中即点出了“知彼”的重要性。郭嵩焘等人都非强调了解“洋情”。他认为:对外交涉“必能喑悉洋情,办理始能裕如。”其目的都是为了通过对外情的了解,以便更好地适应近代外交的需要。

(2)慎择邦交。对外交往不仅要考虑到外交政策的原则,以维护国家的根本利益,同时,还应该重视对中外大势的了解,把握对敌斗争中的灵活性,这就要考虑到对邦交的选择上。因为由于邦交不慎,便有可能导致了丧权辱国的悲惨命运。因此对外交往不仅要考虑到外交政策的原则性,以维护国家的根本利益,同时还应该在对中外形势了解的基础上,把握对敌斗争的灵活性。因此,他们在主张:“和平”外交的同时,还主张结盟。

中国晚清时期有识之士以传统外交为参照,结合时局需要提出了具有近代特征的外交思想,体现了中国外交思想从传统走向近代的初始状态。这种状态下的思想常常表现出一种新旧杂揉、先进性与落后性交织的特征。如这些思想家由于受到传统外交观念的束缚,往往以中国古代春秋战国的历史成例来说明近代国际政治格局,对近代外交活动作出传统性解释等。

在近代弱肉强食的世界格局中,积贫积弱的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地位,对外战争的失败为外交划出了定局,面对列强的政治干涉、经济盘剥、军事侵略,实在没有多少有力的手段和斡旋的余地,到头来往往只有“隐忍徐图、委曲求全”。晚清的外交家们在当时的外交中虽然存在着一些不可避免的妥协性,但他们的思想毕竟对中国外交的近代化作出了贡献,产生了重大影响。郭嵩焘、曾纪泽等人通过著书、办报等形式,将这些思想传播于晚清朝野,并将自己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具体的交涉活动中,试图以此来影响政府和社会。这些先进观念突破了传统的桎梏,对开启民智和对日后中国现代外交意识、现代邦交思想的最后形成起到了启蒙和推动作用。

吕海寰长期在总理衙门和兵部任职,时常和这些洋务派官员接触,耳濡目染,深受他们的影响。他一方面接触国家机要,了解时局变化,不时随同总理衙门的朝廷重臣办事,学习如何处理军国大事;另一方面在处理具体事务的过程中,形成了对军国大事的认识和看法,因此,他比常人有更多的机会感受中西冲突与交流。时事的巨变也使他逐步形成了时代观念、世界观念和大局意识。吕海寰努力地学习新知识,思考新问题,探讨新方法。他广泛接触当时王公大臣、驻外使节等社会名流,主要有曾国藩、李鸿章、郭嵩焘、丁宝祯、薛福成、刘锡芬、曾纪泽等,这些洋务派人物的思想观念和外交方法,对吕海寰有着重大的影响,尤其是李鸿章和郭嵩焘,对吕海寰的影响更为深远。吕海寰经过不断学习,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并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外交经验,最终成长为一名出色的外交家。

参考文献

[1] 周和平.吕镜宇自叙年谱[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

[2] 李石孙.吕海寰一生[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6.

[3] 郭嵩焘.郭嵩焘诗文集[M].长沙:岳麓书社,1984:188.endprint

猜你喜欢
外交家
Investigating the influence of monosodium L-glutamate on brain responses via scalp-electroencephalogram (scalp-EEG)
传奇野狗,动物界的“外交家”
名媛杨雪兰,汽车行业的“外交家”
郑镇海:做中韩交流“民间外交家”
梁诚:留美出身的外交良才
张骞通西域
班超投笔从戎
如何培养山里的“外交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