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高校图书馆岗位需求调研分析*
——基于招聘广告的内容分析

2018-02-07 08:22贾东琴天津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天津300204
图书馆建设 2018年2期
关键词:馆员岗位图书馆

贾东琴 (天津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 天津 300204)

檀 博 (天津工业大学图书馆 天津 300387)

面对信息传播交流环境的变化和新技术的日益普及,图书馆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也日渐凸显。美国大学与研究图书馆协会(ACRL)发表的《2016年高校图书馆发展大趋势》报告中揭示,高校图书馆的发展逐渐专注于教育资源、教育成果展示以及数据监护等方面,在这些新转变中,ACRL将新型馆员列为九大趋势之一[1],可见在图书馆面对新职责的转变中,馆员专业知识和综合素养的更新和提升是必要且必然的。

图书馆的转型发展需要图书馆员来付诸实现,即人才是图书馆发展的保证,是图书馆转型过程中的核心因素[2],因此图书馆会对图书馆员的技能与素质提出新要求以满足其发展需要。因此,本文通过图书馆员的招聘广告,一窥高校图书馆细化的发展方向。

1 相关研究现状

笔者通过职位招聘信息进行岗位分析发现,职位的变迁和潜在的需求已经受到业界学者们的关注。Campbell指出,对职位进行分析有助于教育机构设计相应的培训课程和项目,也能够为应聘者解答如何完成一项任务,以何种态度来完成岗位职责[3]。

对职位进行跟踪调查可以得到关于其变迁和发展的趋势,并提供给图书馆参考。Clark跟踪了2002—2010年音乐馆员的职位信息以揭示该类馆员的职责变化[4]。叶兰等通过问卷形式对ACRL成员中40所大学图书馆10年间的岗位变化进行了调查,发现新增了数字资源、技术、用户教育3类岗位;技术部门新增数字资源岗位等[5]。王铮等于2014年通过国外图书馆期刊杂志等信息源进行调研,提出新型图书馆员的工作处理对象开始回归数据、服务对象范围更广且岗位技能要求呈专业化和分工化[6]。

对特定岗位的分析,能够体现出高校图书馆对某一方面的重视程度和发展成熟度。在学科馆员的设立和发展中, Thomas等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对印度专业图书馆与信息中心协会(Indian Association of Special Libraries & Information Centers,简称IASLIC)进行案例研究,指出学科馆员需要具备使用户获得更好的服务而积极学习和接受新技术的态度[7]。许丽丽认为,学科馆员需要和功能专家协作才能够扩展其角色和职责[8]。何青芳等还提出,学科馆员在提供服务的咨询方式上应更加多元,如实时交流,提供一对一、私人和深度咨询[9]。叶兰等通过对国内外大学机构库建设相关岗位的设立和类型调查,提出我国该类岗位设置模式[10]。对于数据管理类岗位,蒋丽丽等对已经设立数据岗位的国外高校进行调研,指出目前该岗位人员需要负责数据资源建设与管理等相关任务[11]。

综上所述,通过职位描述对图书馆员新岗位设立和特定岗位能力技能的新要求进行发现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因此,本文收集和分析近两年国外高校图书馆的招聘信息,以期较为全面地揭示当前国外高校图书馆的岗位需求状况,进而为我国高校图书馆的职位设置提供参考。

2 数据收集

本文选择的研究数据来源于ALA Joblist[12]、IFLA的LIBJOBSMailingList[13]以及ACRL[14]这3个组织网站中的招聘职位广告。ALA网站会每日更新职位招聘信息,但只保存最新两个月的数据。IFLA通过邮件系统每月定时更新全世界各地图书馆的招聘信息,且保存历史数据。ACRL网站会定期发布其协会成员的招聘广告,同样保存历史数据。

数据检索收集时间为2015年11月—2016年2月和2016年12月—2017年1月。其中获取到ALA相关数据的统计时间跨度为2015年9月—2016年2月及2017年1月,IFLA以及ACRL的招聘广告的统计时间跨度为2015年1月—2017年1月。从全部的职位招聘广告中筛选出除中国以外的其他国家高校图书馆发出的招聘广告,进行数据清洗,剔除重复数据,最终获得928条岗位数据。

3 调研结果分析

3.1 总体分析

在所得到的数据中,来自美国的招聘占绝大部分,其他国家(包括加拿大、英国、日本等)的招聘占到总体数据的2%。笔者对得到的全部岗位名称运用AntConc软件进行词频分析,得到岗位名称中的高频词汇,将连词等虚词忽略,得到如表1所示的部分高频词汇。

表1 岗位名称高频词表

笔者根据职位名称和岗位描述的职位特点进行人工分类编码,将其分为以下5类:管理类、基础服务类、学科服务类、技术服务类和资源服务类(见图1)。

图1 岗位分布情况

其中,基础服务类岗位共有286个,占到整体的31%。这里所划分的基础服务类岗位职能包括指导教学、参考咨询、研究支持及学术交流等。部分词频如表2所示,该岗位对于指导类和参引类人才需求较多。

表2 基础服务类岗位名称词频表

管理类岗位共263个,其职责包括对人员的管理、资源建设和保存、监管设施和服务等。对管理类岗位名称进行词频分析,剔除Head等代表管理类头衔的词汇外,可以得到部分词频如表3所示,该岗位对于研究辅助、馆藏、信息及其数字化类专业的管理类人才有较大需求。

表3 管理类岗位名称词频表

资源服务类岗位共179个,其职责主要包括对馆藏、特藏等进行数字化采集、存储、组织、提供和保护等,该岗位对艺术类作品的编码和数字保存的职业技能要求凸显。

学科服务类岗位共134个,美国图书馆协会将“学科馆员”定义为受过专门训练和拥有丰富学科知识的馆员,主要负责图书馆某一学科专业文献的选择和评价,有时也负责学科信息服务和书目文献的组织。笔者所收集到的近两年数据显示,学科服务的主要需求集中在STEM、医学健康、地区研究等,对馆员的资源整合能力和科研教育配合程度要求更高。

技术服务类岗位共66个,该类馆员需要掌握硬件和软件技术,以及对图书馆技术设施(如网络安全、硬件和软件)的监管、系统的维护和升级等技能,对于新兴的技术也需要有足够的敏感度。

通过对这几类岗位的分类笔者发现,高校图书馆对于岗位基本职能的需求还是占主要方面,但是在新兴技术的影响下,对应聘者素养和技能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3.2 具体岗位分析

3.2.1 传统岗位仍占主导地位

在数字环境下,管理类岗位的馆员需要对新兴技术具有敏感性,且能够对转变的环境快速响应。例如,供职于特拉华县社区学院的学习共享空间的电子资源经理,该职位人员的主要职责是管理电子资源的收购、维护、访问和评估。这一职位人员负责与其他工作人员合作进行教育宣传,并关注电子资源以及资源建设的发展趋势和出现的相应问题。

基础服务类岗位馆员需要帮助学生掌握科研技能,以协助他们在课程学习中取得较好成绩以及在科研中取得成果,并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随着机构库的设立,对基础服务馆员在学术交流方面的技能需求增加,如为教师和学生传递前沿学术交流模式的知识、解释开放获取的版权问题和学术出版相关信息,帮助教师和学生利用在线工具进行学术成果的分享、协助他们管理学术成果的复杂版权问题以及了解学术交流系统。相关基础服务馆员需要对各种媒介上的学术产出成果长期保存,并将之推广、传播,并提供参考服务,该服务的形式和深度也在发生改变,如提供虚拟参考咨询服务和知识服务。

资源服务类岗位的人员主要基于数据生命周期提供服务,新的需求主要集中在艺术领域的数字化,包括画作和音乐的数字化存储和管理以及珍贵手稿等文档的数字化收藏,如来自康奈尔大学的数字化存档馆员作为数字化学术和存储服务的参与者,需要制定政策,并参与记录、描述、保存和原生材料访问工作。其还负责监督和协调所有保存、保护工作,以及包括对一般资源的保护、灾难/应急计划和修复、环境监测、有害因素综合治理在内的存储职责。

3.2.2 新型岗位日趋凸显

在传统职能的基础上,高校图书馆对于图书馆员素质和技能有了新的提升要求,因此设置新的岗位来完成职责。这些新型的岗位需要应聘者具备符合全新环境和图书馆使命要求的知识技能,从事不同于以往的创新型业务[8],根据以上职位的分类,新型岗位具体描述如下。

(1)基础服务类新型岗位

①学术交流

共有9条该岗位的招聘数据,分别来自美国堪萨斯大学、中央华盛顿大学等高校,该职位人员协助教员、职工和学生理解学术交流的模式转变、开放获取版权问题以及学术出版;协助学校机构库和开放获取的推进,探寻可以为作者版权和学术出版问题提供咨询和指导作用的可持续方案;其还需负责数字化资源的推广工作,尤其在数据开放共享和开放教育资源(OER)的建设、推动和指导方面承担起责任。

笔者通过对以上岗位职责和录用条件的文本进行词频分析,得到岗位描述中共同提及的内容如表4所示(具有美国图书馆协会认证的LIS专业的硕士学位为所有岗位基本条件,后不赘述)。

②学生成功

信息中包含“student success”的岗位有4条,来自于加拿大里贾纳大学、美国阿肯色大学和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其实质为信息素养培训馆员。特拉华大学还专门设立了面向大学新生信息素养培养的馆员。该类岗位馆员职责集中在深入到学校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对学生学术研究的指导,帮助学生顺利过渡到大学的学习中,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意识。该职位的设计对于图书馆专业人才的创新、游戏性思维等提出了要求。此类岗位的主要职责和录用条件如表5所示。

③用户体验

表4 学术交流岗位职责与资质要求

表5 学生成功岗位职责与资质要求

表6 用户体验岗位资质要求

提供用户体验服务的馆员岗位招聘数据共有6条,分别来自于加拿大圭尔夫大学,美国南犹他大学、密歇根州立大学、纽约市立大学、杜兰大学和佐治亚学院6所大学。用户体验馆员的职责是探究用户的行为、期望和信息环境,以及评估技术和环境中影响用户服务的因素。其还需对于新服务方式和设备带来的用户效果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调整设计方式。其在分析和评估用户服务时主要关注该服务是否能够帮助用户有所成就或增加用户经验,以保证为用户提供有用、可用、想要、可寻、已使用的、可信的和有价值的体验。该职位的出现体现了图书馆愈发以用户为中心,基于对用户真实使用体验的掌握,逐步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该岗位对于求职者资质的要求如表6所示。

(2)资源类新型岗位

①数据监管

自2006年美国研究图书馆学会(Association of Research Libraries,简称ARL) 发布了《经久不衰:科学与工程数据集的长期管理》报告,其中提出研究数据资源管理、培养数据管理[15]以来,图书馆界一直在摸索、尝试着如何更好地承担起这部分责任。在此次岗位调研中,数据监管类岗位招聘信息共8条,主要职责和岗位要求如下页表7所示。此类岗位的馆员,对于研究过程中数据的生命周期和元数据标准格式的基础知识的掌握是必须的,另外还应具有使用相关工具对数据利用及再利用过程进行系统制定的能力,或是具备跨学科的背景知识,以满足对于某学科数据的具体分析及应用,如明尼苏达大学设立的公共健康学科及数据监管专家岗位。

②定量研究

来自于普林斯顿大学的跨学科定量研究馆员的主要职责是关注包括政治、公共政策、国际学研究、公共健康、教育、心理学等各领域的数据定量研究。此岗位的馆员与学科馆员合作提供专业性的参考和研究服务,且提供定量研究的课程。

表7 数据监管岗位职责与资质要求

表8 数字人文岗位职责与资质要求

③数字人文

数字人文可以理解为传统的人文研究方法与媒体或数字技术的融合。通过建立研究伙伴关系或合作、帮助联络校园内单位,高校图书馆将在支持人文学科教师进行学科研究中发挥关键作用。

该岗位馆员的工作重点在其职位名称中相应有所体现,如美国特拉华大学的数字人文和网站服务馆员、加利福尼亚大学的文学与数字人文馆员、福特汉姆大学的参考和数字人文馆员。其主要职责和录用条件如表8所示。

通过职责分析可以发现,此类岗位馆员主要工作为将数字化资源和工具与基本研究方法相整合,以促进艺术、人文和社会科学领域的教师教学和学生科研学习的效率。此外,该岗位的具体职责随岗位设置部分变化。例如,由美国特拉华大学提供的数字人文和网站服务岗位馆员任职于图书馆的服务和数据管理部,该岗位馆员需维护和加强现有的网页内容和传递,评估和检测图书馆网页视觉显示效果和内容的传递效果,确保用户的可访问性,并汇编分析用户统计资料。

4 结论与展望

4.1 积极增设新型岗位,推进高校图书馆转型。

通过对2015及2016年国外高校图书馆招聘信息的梳理可以发现,在资源利用和用户服务方面,图书馆界有了新的认识与发展。现今的高校图书馆不仅需要能够熟练掌握新型工具和研究方法的人才来完成对软硬件技术支持和提供更深入的科研服务;也需要馆员从用户角度出发,提供个性化服务。

高校图书馆为高校教员提供科研服务是一项重要的工作,随着大数据环境的发展,对数据的采集、存储、挖掘与分析日渐成为高校图书馆服务科研人员的重要业务。调查显示,岗位名称中涉及Metadata/Data的词频为58,因此,为了更好地为用户提供数据服务,未来高校图书馆可以考虑设置面向数据处理和数据服务的新型服务岗位,如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设置的图书馆数据经理,负责学校的数据管理规划和服务。同时,图书馆需要依托现有的学科馆员设置数据科学馆员,以便识别、提供或开发满足科研或工程需求的数据和信息服务,如佐治亚州立大学图书馆招聘的商业数据服务馆员,为商学院师生提供统计和商业研究数据支持。

如何更好地为学生服务,已成为当前国外高校图书馆关注的重点[6]。为了保障此项服务的开展,国外的高校图书馆开始设立信息素养培训馆员、用户体验馆员等新型岗位。借鉴国外经验,未来国内高校图书馆也可设置同类岗位,主要负责指导学生,并深入地嵌入到学校的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不同学习阶段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以彰显图书馆的服务成效。

4.2 图书馆学教育中的融合与创新

图书馆学人才在高校图书馆的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本文调研所得结果可知,对于该类专业人才的需求有了新的方向,因此在对其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的培养上应提供相应的课程和技能培训。

馆员作为连接高校图书馆与各教学单位的重要桥梁,不仅需在专业素养上得到教员等的认可,得到学生的认可和需要也非常必要。这对馆员的沟通技能、创新能力以及对新型工具和教育模式的发现和掌握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图书馆学人才教育不应只局限于传统的课堂讲授,还需采用讨论法、案例分析法、情景分析法、体验式教学[16]等线上线下多种方法,使该学科人才能够在学习发展中得到更多的基于现实场景的锻炼机会。

除服务方面的“软”能力的培养,在数据方面的“硬”技能的培训更显得迫在眉睫。从数据管理角度,科研数据和数字人文建设都需要将资料加工转化为数字内容,建立数据库;对于数字工具和平台的开发与使用[17]等。因此在专业培养方面,人才培养单位需要加强对数据科学的相关理论和分析工具的教授。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现有的信息组织与检索等专业核心课程需要不断创新,引入数据科学的最新技术与方法,进一步调整和补充现有的课程内容体系。此外,还应对计算机基础课程及高阶课程加以设置,以提供必要的基础知识来应对多变的技术环境,并培养人才对于新兴技术的关注和敏感度,建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在产出量化的时代,图书馆也不再仅仅依靠到馆人数、借阅量等基础数据衡量其价值,对于其自身评估,无论是基于学生成功或科研成果的量化,都需要有系统科学的方法来完成,此部分统计知识也应包含在课程体系内。

综上,图书馆学人才培养在着眼于图书馆学本质学习的同时,对于其专业技能的丰富有了更多要求,尤以数理知识、编程技能为甚,因此鼓励具有多学科背景的人才进入领域学习,根据发展方向细分专业培养是必要的举措。

[1]ACRL Research Planning and Review Committee. “2016 Top Trends in Academic Libraries: A Review of the Trends and Issues Affecting Academic Libraries in Higher Education”[EB/OL].[2017-01-20].http://crln.acrl.org/index.php/crlnews/article/view/9505/10798.

[2]李金芳. 美国高校图书馆馆员培训与发展的典型案例研究[J]. 大学图书馆学报, 2015, 33(1):43-50.

[3]Campbell C P. Job Analysis for Industrial Training[J]. Journal of European Industrial Training, 1989, 13(2):2-58.

[4]Clark J C. Job Trends in Music Librarianship: A Nine-Year Analysis of the Music Library Association's Job List[J]. Notes,2012, 69(1):44-58.

[5]叶 兰, 初景利. 1998—2007年国内外大学图书馆岗位变迁对比分析[J]. 大学图书馆学报, 2010(2):5-10.

[6]王 铮, 张 鹏. 海外新型图书馆员岗位研究[J]. 情报资料工作, 2015(2):106-111.

[7]Thomas V K, Satpathi C, Satpathi J N. Emerging Challenges in Academic Librarianship & Role of Library Associations in Professional Updating[J]. Library Management, 2010, 31(8/9):594-609.

[8]许丽丽. 美国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功能专家”协作服务模式研究[J]. 情报资料工作, 2014, 35(4):75-78.

[9]何青芳, 阳 丹. 美国著名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服务模式研究[J].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10, 33(5):111-115.

[10]叶 兰, 初景利. 大学图书馆学术交流及机构库的岗位设置分析[J]. 图书情报知识, 2010(5):87-92.

[11]蒋丽丽, 陈幼华, 陈 琛. 国外高校图书馆数据馆员服务模式研究[J]. 图书情报工作, 2015, 59(17):56-61.

[12]ALA Joblist[EB/OL]. [2017-02-01].http://joblist.ala.org/jobseeker/search/results/.

[13]IFLA LIBJOBSMailingList [EB/OL]. [2017-02-01].http://infoserv.inist.fr/wwsympa.fcgi/arc/libjobs.

[14]ACRL[EB/OL]. [2017-02-01].http://acrlny.org/jobs-2/.

[15]孟祥保, 钱 鹏. 国外高校图书馆数据馆员岗位设置与管理机制[J]. 图书与情报, 2013(4):12-17.

[16]盛小平, 喻楠清. 图书馆职业教育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图书情报工作, 2017(14):21-28.

[17]朱本军, 聂 华. 跨界与融合:全球视野下的数字人文——首届北京大学“数字人文论坛”会议综述[J]. 大学图书馆学报,2016, 34(5):16-21.

猜你喜欢
馆员岗位图书馆
高校图书馆义务馆员教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承华、斗尕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图书馆
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实现高职图书馆长远发展与青年馆员自我实现协调统一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实施HR岗位轮换 打造复合型HRM团队
张晓东:倒在岗位上
去图书馆
论图书馆馆员领导及其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