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在知识环境下英国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队伍建设调查与分析

2018-02-07 08:22张毓晗
图书馆建设 2018年2期
关键词:馆员学科图书馆

张毓晗

(电子科技大学图书馆 四川 成都 611731)

1 引 言

学科服务源自欧美等国的高校图书馆,是图书馆为适应不断变化的信息环境、以用户需求为中心推出的服务模式。早期的学科服务集中在学科资源建设、参考咨询、用户培训、院系联络等方面[1-2]。随着用户环境和网络环境的不断变化,科研学术环境呈现出泛在化、数字化、虚拟化、个性化的趋势,学科服务不断演变,从传统的学科服务1.0到融入一线的学科服务2.0 再到嵌入教学科研过程的学科服务3.0[3]。图书馆开始从服务提供者转变为学术合作伙伴,服务范畴延伸到学术出版与传播、科研数据管理、资源数字化、数字工具、资源发现与管理、基金管理等更广阔的领域[4]。

学科馆员作为学科服务的主体,是学科服务的执行者和学科服务发展变化的亲历者。随着信息环境的变化和学科化服务的深化,学科馆员的角色不断丰富,从书目馆员(Bibliographer)、学科联络员 (Liaison Librarian、Academic Liaison Librarian)、 学 科 馆 员(Subject Librarian)到研究支持馆员 (Research Support Librarian)[5]……

泛在知识环境下,学科馆员有哪些角色定位,需要具备哪些能力和素质,图书馆又需要提供哪些支持以确保学科馆员的持续发展?为此,笔者面向英国高校图书馆开展了一次有关学科服务现状的网上调查。问卷经过长达4个多月的设计、讨论、修改、测试和完善,于2017年1月5日录入Qualtrics网上调查平台,并于同月11日通过网络正式发布,2017年2月15日完成数据采集。共收到62份完整答复,有效问卷58份,有效率达93.55%。调查样本包括帝国理工大学、伯明翰大学、利物浦大学、诺丁汉大学、考文垂大学、杜伦大学、拉夫堡大学、女王大学、约克大学、布鲁斯托大学、威斯敏斯特大学等53所英国高校的图书馆。

调查问卷中有关于学科服务范畴、组织架构、教学和培训方式等方面的内容,笔者先期撰文进行了讨论[6]。此次笔者针对问卷中有关学科馆员队伍建设的部分进行探讨,内容涉及英国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的角色、能力和素质要求、图书馆提供的支持等,以期对国内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队伍建设提供参考。

2 英国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角色定位及队伍建设现状

2.1 角色定位

58份问卷中,部分问卷来自图书馆或者学科服务管理人员,剩余参与调查的学科服务工作人员的职位名称如表1所示。

由表1可见,学科馆员、顾问是英国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工作人员最常见的职位名称,占比达51.43%,涉及到的图书馆包括博尔顿大学图书馆、利物浦霍普大学图书馆、女王大学图书馆、布里斯托大学图书馆等。学科联系馆员的应用也比较广泛,有7个被调查者使用该称谓,占比为20%,使用该称谓的图书馆有牛津布鲁克斯大学图书馆、贝德福特大学图书馆、伦敦城市大学图书馆、桑德兰大学图书馆等。有4个样本从信息提供者的角度对学科服务人员进行角色定位,包括利兹贝克特大学图书馆、爱丁堡龙比亚大学图书馆、皇家霍洛威大学图书馆、阿斯顿大学图书馆。此外还出现了一些具有明确服务方向和服务内容的职位名称,包括学术交流馆员(Academic Engagement Librarian)、研究支持馆员(Research Support Librarian)、研究交流馆员(Research Engagement Librarian)、学习和教学馆员(Learning & Teaching Librarian)、学科支持馆员(Academic Support Librarian),涉及到的图书馆有利兹大学图书馆、贝特福德大学图书馆、诺丁汉特伦特大学图书馆、考文垂大学图书馆、约克大学图书馆等。

表1 英国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工作人员职位名称

不难发现,英国高校图书馆对学科馆员角色的定位呈现出多元化的状态。学科馆员、学科顾问、信息顾问、信息专家这些较为宽泛的职位名称代表着“学科型”角色定位。学科馆员扮演着全能型选手的角色,在工作中采、编、咨询、教学服务一条龙,集学科资源建设者、信息素质教育者、宣传策划人、参考咨询者等多种角色于一身。而学科联系馆员、研究支持馆员、学科和教学馆员等具有明确服务重心的称谓则反映出“功能型”的角色定位。在这种模式下,学科馆员无需多线程的工作和服务,只需围绕特定的服务内容和领域提供专业、标准和有层次的服务。以约克大学图书馆为例,学科联系馆员工作的重心是与服务对象建立长期、有效的联系,多途径、多手段了解和挖掘服务对象的需求,为用户提供有针对性和个性化的服务;研究支持馆员的核心任务是为科研人员提供包括创建研究者唯一识别符、资源精确获取、数据管理、开放获取、维护版权等科研支持服务;教学馆员主要对教学任务进行整体规划和设计,把数字素养的目标逐层分解,嵌入到大学的课程教学中,通过嵌入式教学与合作教学模式,促进数字素养教学,并开拓线上和线下信息素养培养途径。

2.2 专业素养要求

随着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体系的不断外延,服务的层次化和专业性不断提高,学科馆员需要加强与用户的联系,扩大馆藏资源宣传力度,与技术人员合作满足用户需求,为用户展现最新的信息环境,熟悉和了解不断发展和更新的教学技术和学习环境、团队工作和项目工作,以及不断应对随时出现的新任务[7]。同时,引导师生熟悉和利用图书馆各项服务;激发用户潜在信息需求,为重点用户量身定制信息服务;将整理的信息以博客、维基的形式在学科知识服务平台上推荐;跟踪研究人员相关课题并撰写调研报告,供研究人员对技术项目做出可行性分析;覆盖教学与科研的全过程[8]……面对这些挑战,学科馆员应该具备哪些专业素养?哪些又是学科馆员认为最重要的素养和能力要求呢?

问卷中列出了学科知识、快速学习的能力、人际交往能力、IT技能、沟通能力、团队协作和团队建设能力、表达和教学技能、抗压能力、分析和评估能力、可塑能力、幽默感、恢复力、前瞻性13个能力和素养选项,并提供其他选项。被调查者对上述的选项进行排序,选出他们认为最重要的前5项,并按照1~5(1为最重要)进行赋值。运用SPSS对调查结果按照1→10、2→9、 3→8、4→7、5→6进行二次赋值,计算结果如图1所示。

图1 英国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专业素养要求排行

由图1可见,人际交往能力高居榜首,是众多学科馆员和管理者认为最重要的能力。49个样本选择了该项,其中27个样本认为人际交往能力是学科馆员最重要的素养。学科馆员本质上是用户和图书馆之间的桥梁,在其中传递信息和需求。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能使学科馆员与周围环境建立广泛的联系,通过对外界信息的吸收和转化,形成正确处理各种关系的能力。沟通能力紧随其后,36个样本给予此项不同的赋值,其中6个样本给予1(最重要)的赋值,表明学科馆员倾向于通过与用户有效的沟通,促进专业能力的充分发挥。教学和培训工作一直以来都是英国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的重要内容,31个样本选择了表达和教学技能,表明英国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对此项能力的重视。此外,可塑能力、快速学习的能力、学科知识、IT技能、团队协作和团队建设能力、分析和评估能力、抗压能力、前瞻性等能力和素养均获得了一定的分值,表明这些能力和素养在学科馆员能力和素养体系中均占据一定的地位。

值得一提的是,学科知识这一项的得分在14个选项中仅位列第6,只有22个样本选择了此项,其中8个样本认为学科知识是学科馆员最重要的素养。这个现象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英国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的模式出现了分支。部分图书馆的学科服务依然基于学科进行任务划分,他们认为学科馆员具有一定的学科背景和知识,可有效保障学科服务质量[9]。另有曼彻斯特大学图书馆、约克大学图书馆开始按照服务的层次和功能进行任务划分[10-11]。在这种背景下,学科知识已不再是学科服务人员的必备要求,其重要性逐渐消退也不足为怪。可塑性和快速学习能力的重要性超越学科知识,反映出在泛在知识环境下,面对用户多元化和个性化的需求,应对变化和适应变化将会成为学科馆员工作的常态。学科馆员必须不断学习和重塑自我,保持对用户需求的高度敏感,为用户的学习、教学和科研提供高品质的信息服务。

此外,有2个样本在其他项中述及了他们的思考。一个认为图书馆的工作经历非常重要;另一个认为学科馆员应该积极主动、愿意尝试、能够抓住机遇。幽默感得分最低,仅有1个样本选择了该选项,表明绝大多数学科馆员认为学科服务是一项专业和严肃的工作,与幽默感相关度不高。

2.3 培养方式

学科服务环境和服务内容的动态性决定了学习将是学科馆员永恒的工作。作为学习型团队,学科馆员队伍需要不断学习新的学科知识,掌握流行的信息传播与交流工具,尤其是对口专业的学科服务平台建设和流行社交平台的时时更新[12],通过不断地学习,提高自己的知识结构和知识水平。那么,英国高校图书馆采用哪些方式来促进学科馆员队伍的长远发展呢?调查结果如图2所示。

图2 英国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队伍培养方式

由图2可知,年度绩效评估是英国高校图书馆使用最广泛的人才队伍培养方式,53个样本选择了此项,占比高达91.38%。笔者在约克大学图书馆访学的时候了解了其绩效评估方式:学科馆员年初提交年度工作计划和工作任务书,年底提交年度工作报告。学科服务部负责人会和每个学科馆员进行交流,共同讨论和分析工作计划及工作报告,以此为基础进行年度绩效评估。约克大学图书馆注重绩效评估结果与工作的有效结合,通过评估与指导,促进学科馆员的可持续发展。

参加校外课程和会议、为获得相关资质/资格提供支持、同事间分享最佳实践方法、内部培训等方式也在英国高校图书馆使用广泛,分别有51、49、47、47个样本选择,占比分别为87.93%、84.48%、81.03%、81.03%。

同行观摩可以让学科馆员走出去,通过向同行交流、学习,了解他们的服务策略、服务方法、服务理念,汲取同行的宝贵经验,以一种开放、进取的心态去学习、借鉴,并把它融合到自己的学科服务实践中来。拉夫堡大学图书馆、利兹大学图书馆、布鲁内尔大学图书馆、朴茨茅斯大学图书馆、利兹贝克特大学图书馆、女王大学图书馆、约克大学图书馆等27个样本选择了同行观摩,占比为46.55%,表明英国高校图书馆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比较频繁,学科馆员有较多的机会与同行进行交流,相互学习、互通信息、共同进步。

仅有伦敦南岸大学图书馆、贝特福德大学图书馆、伦敦波士顿大学图书馆3个样本选择了轮岗。轮岗制度可培养复合人才、促进工作创新,使人对工作充满新鲜感。但学科服务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需要学科馆员长时间的投入和积累。特别在功能型组织结构下,面对特定的服务内容,学科馆员的遴选本身就是个人素养、特长和岗位之间契合的结果。在这种情况下进行轮岗反而不利于培养学科馆员的核心竞争力,也容易造成资源浪费。

3 结论和建议

3.1 结论

(1)泛在知识环境下,英国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的角色定位呈现出多元化的态势。学科馆员、学科顾问、信息专家等称谓代表了“学科型”角色,表明学科服务人员面向一定的学科或者院系提供全面的服务;学科联系馆员、研究支持馆员等称谓则代表了“功能型”的角色定位,表明学科馆员无需面面俱到,重点面向特定的服务领域提供专业化、层次化和定制化的服务。“学科型”定位的特点是服务面大而全,“功能型”则突出服务面小而精。两种角色定位并行,反映出英国高校图书馆对不断变换的用户需求的主动适应和动态调整。

(2)传统观念认为,学科知识是学科馆员最基本的要求,学科馆员必须具有深厚的学科积累和专业沉淀,否则无从谈及学科服务和开拓创新[13]。本次调查结果颠覆了这一观念。协同互动能力、沟通和表达能力、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成为英国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最认同的核心能力。随着信息数字化、知识泛在化、时间碎片化,图书馆不再是用户最主要的信息来源,学科服务从坐等用户上门转向主动出击、融入用户、发现需求、引领需求,学科馆员专业素养也必然随之变化。学习、适应、协同、表达已成为学科馆员专业素养的4大关键词。

(3)学科馆员是学科服务有效开展和推进的核心智力资源,英国高校图书馆建立了自上而下、由内及外的学科馆员培养体系。上有来自管理层年度的工作指导,下有同事间常态化的分享;内有体系化的馆内培训,外可通过参加校外课程和会议、通过学习获取资质等方式不断提升学科馆员的能力和素养。系统化、制度化的培育体系营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促进了学科馆员能力的不断提升。

3.2 建 议

(1)泛在知识环境下,学科馆员的服务范畴不断外延,他们既是信息素养教育者、教学支撑专业人员,又是学科数据管理者、高校科研支撑人员[14]。学科服务的触角似乎已经蔓延到图书馆服务的每一个角落。在这种情况下,学科馆员到底应该做什么、怎么做?学科馆员应该如何定位?“学科型”和“功能型”定位为我们提供了不同的视角。学科馆员可以是全面型的通才,也可以是面向特定领域的专才,两种学科馆员模式无所谓优劣。英国班戈大学图书馆的学科馆员就经历了“学科型”—“功能型”—“学科型”的转变过程,他们第二次的转变被很多图书馆人认为疯狂。转变必有因。不同的学科服务模式具有不同的特性。研究表明:“学科型”服务模式有利于维系与院系的固有关系、利于保持教学和科研支持服务的一致性、利于维持既定的职业惯例[15],但在“学科型”模式下,保持学科馆员对整个服务链的全面和深入是一个难题。“功能型”模式有助于馆员在新领域获取知识、提高工作效率、带动图书馆文化的变迁,但它需要投入更多的学科馆员,不适用于体量小的图书馆,更适用于研究密集型高校[15]。

国内高校图书馆应该根据各自学校的特点,综合考虑学校发展和图书馆变革的需要,对本馆学科馆员应该做什么和如何做进行认真的审视和全面的考量。对于研究型大学和体量大的高校图书馆,可考虑采用“功能型”模式,对现有的服务内容按照功能进行划分和归类,强调服务的精、准和深。对于教学型或者小规模的高校图书馆,由于其对科研支持服务需求不高,可考虑延续“学科型”模式,突出学科服务的全面性。高校图书馆应同时根据环境和需求的变化,动态调整学科馆员的角色定位和服务模式,弱化等级关系,倡导伙伴关系,以可持续发展的模式为用户提供专业、优质、高效的服务。

(2)学科馆员作为学科服务的主体,其素养和能力决定了学科服务的质量,科学构建学科馆员素养体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笔者对国内部分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网上招聘启事中的招聘要求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发现国内高校图书馆对学科馆员素养的核心关注点还集中在专业、学历、年龄等方面。例如,复旦大学2017年学科馆员招聘启事中学科馆员的前3项要求分别是学历、沟通和表达能力、专业背景[16];同济大学图书馆2016年学科馆员招聘启事的前3项要求分别是年龄、专业和学历、工作经历[17];上海科技大学图书信息中心2015年学科馆员招聘要求分别是专业背景和学历、熟悉相关领域的资源和系统、计算分析能力[18]。仅有复旦大学图书馆在招聘启事中对学科馆员的沟通和表达能力给予了较高的权重,而对于学习能力、适应能力和协同能力这些学科馆员非常重要的素养均未涉及。

笔者认为,高校图书馆应根据本馆对学科馆员的定位,梳理和总结出学科馆员应具备的核心素养和基本素养,强调学习、适应、协同和表达能力,并以此作为人才招聘的重要标准,严把入口关,从源头上把控学科馆员的质量。对于在职的学科馆员,在部门内营造自上而下学习的氛围,建设学习型组织,建立起“学习—探索—发展—创新”的发展模式。图书馆应该和馆员一起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科学定位愿景与目标;根据岗位需求和人岗匹配状况,制定科学的培训计划,构建自上而下、由内及外的学科馆员培养体系,确保培训的针对性、及时性、先进性和全面性,促进学科馆员专业能力和服务水平的不断提升。

[1]初景利,张冬荣.第二代学科馆员与学科化服务[J].图书情报工作, 2008(2):6-10,68.

[2]初景利.试论新一代学科馆员的角色定位[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7(3):1-3.

[3]初景利,孔青青,栾冠楠.嵌入式学科服务研究进展[J].图书情报工作,2013(22):11-17.

[4]范爱红,Schmidle D J.学科服务发展趋势与学科馆员新角色:康奈尔范例研究[J]. 图书情报工作,2012,56(5):15-20.

[5]陈永平. 关于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角色的定位思考[J]. 图书情报工作,2009(7):76-78,108.

[6]张毓晗,Waller L,Gallimore V,等. 英国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现状调查和分析[J]. 图书情报工作,2017,61(11):63-70.

[7]Pinfield S.The Changing Role of Subject Librarians in Academic Libraries[J]. Journal of Librarianship and Information Science,2001,33 (1):32-38.

[8]郝 慧. 国内外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服务现状之比较[J]. 现代情报,2011(4):155-158.

[9]Doskatsch I. Perceptions and Perplexities of the Faculty-Librarian Partnership: An Australian Perspective[J]. Reference Services Review, 2003,31(2):111-121.

[10]Bains S. Teaching 'Old' Librarians New Tricks[J]. SCONUL Focus,2013(58):8-11.

[11]张毓晗, 张宇娥. 英国约克大学图书馆学科服务的特点与启示[J].图书情报工作, 2016(22):82-87.

[12]胡丽琴. 我国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队伍建设现状研究[J]. 高校图书馆工作, 2015(6):36-40.

[13]李文涛.大学图书馆再造背景下学科馆员必备的两项素养:以上海财经大学图书馆珍藏阅览室为例[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4(11):80-83.

[14]曹莎莎. Web2.0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角色研究[D].合肥:安徽大学管理学院,2013:36-38.

[15]Hoodless C,Pinfield S. Subject vs. Functional: Should Subject Librarians be Replaced by Functional Specialists in Academic Libraries?[J/OL]. Journal of Librarianship and Information Science,[2017-09-02].ht tps://doi.org/10.1177/0961000616653647.

[16]复旦大学图书馆2017招聘专业馆员[EB/OL]. [2017-09-02].http://www.yingjiesheng.com/job-002-674-528.html.

[17]同济大学图书馆2016招聘学科馆员[EB/OL].[2017-09-02].http://www.yingjiesheng.com/job-002-293-320.html.

[18]2015年上海科技大学图书信息中心招聘学科馆员岗位招聘启事[EB/OL]. [2017-11-02 ].http://www.ynpxrz.com/n1190884c1348.aspx.

猜你喜欢
馆员学科图书馆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高校图书馆义务馆员教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承华、斗尕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图书馆
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实现高职图书馆长远发展与青年馆员自我实现协调统一
“超学科”来啦
借问学科哪家强?尽言洄服有良方
去图书馆
论图书馆馆员领导及其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