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配合立体定向放疗治疗原发性肺癌的近期疗效观察

2018-02-08 09:23马金凤乐根明徐建林刘杰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7年33期
关键词:中医药治疗

马金凤+乐根明+徐建林+刘杰

【摘要】目的 评价中医药配合立体定向放疗治疗原发性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13年1月~2015年2月盐城市中医院肿瘤科收治的拒绝手术或无手术条件的原发性肺癌患者共77例,所有患者根据中医辨证应用中医药治疗,并根据肿瘤大小、规划的等剂量曲线和肿瘤周边正常组织的耐受量计算行立体定向放疗的单次处方量及总剂量;治疗结束后8~12周评价疗效。结果 患者完成治疗,近期疗效评价总有效率(CR+PR)84.93%,1年生存率和2年生存率随分期而不同。随访期内未见严重放射性并发症。结论 中医药配合立体定向放疗治疗原发性肺癌,具有较高的近期疗效,中医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生存质量,降低毒副反应。

【关键词】中医药治疗;立体定向放疗;原发性肺癌

【中图分类号】R73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7.33..02

原发性肺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根据病理类型可以分为小细胞肺癌(Small-cell Lung Cancer SCLC)和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NSCLC),提倡多學科综合治疗。立体定向放疗可单独用于不宜手术的早期NSCLC患者[1],联合化疗用于中晚期NSCLC也有较高的近期疗效[2]。我科采用中医药配合立体定向放疗治疗肺癌患者77例,近期疗效较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

男55例,女22例,年龄35~91岁。KPS评分≥60分,患者治疗前均经病理确诊为NSCLC,其中鳞癌18例,腺癌17例,类癌1例,神经内分泌癌1例,倾向非小细胞癌2例;38例患者拒绝支气管镜或肺穿刺活检病理检查,血清及影像学临床特征符合非小细胞肺癌表现,要求行立体定向放疗。根据美国癌症联合会2009年发布的第七版肺癌TNM分期标准,有ⅠA期1例,ⅠB期5例,ⅡA期1例,ⅡB期1例,ⅢA期30例,ⅢB期14例,Ⅳ期25例(脑或肺内或肝转移)。以上所有患者拒绝手术治疗或不适合手术,IIA-IIIB期患者拒绝同步放化疗,未同期应用分子靶向药物。

1.2 治疗方法

根据症状及舌苔脉象辨证分型,予中成药或中草药治疗。肺阴亏虚者(11例)予滋阴润肺;气阴两虚者(19例)予益气养阴;肺脾两虚者(6例)予健脾补肺,痰湿蕴肺、痰浊内阻者(29例)予健脾化痰;痰热蕴肺者(3例)

予清热化痰;痰瘀互结者(7例)予化痰祛瘀散结;气滞

血瘀者(1例)予行气化瘀;肺阳亏虚者(1例)予温补肺阳。

采用我国深圳海博公司 SGS-Ⅰ立体定向伽马射线系统,螺旋CT/MRI薄层扫描,将获得的图像资料传入治疗计划系统(TPS),确定肿瘤区(GTV)、临床靶区(CTV)、计划靶区(PTV),等剂量曲线覆盖PTV90%以上,体部以50%~65%为处方剂量线:2.8~5.0 Gy/次,每周5次,总剂量30~48 Gy;头部以50%~80%为处方剂量线:2.8~5.0 Gy/次,每周5次,总剂量28~36 Gy;头部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处方剂量15~18 Gy。给予支持、脱水降颅压等处理。

1.3 疗效评价与毒性评价

治疗后8~12周采用中医治疗中晚期肺癌患者临床受益(疗效)评定标准[3]和2009年WHO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1.1进行评价,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稳定(SD)、进展(PD);以CR+PR 为总缓解率;而后根据随访结果计算1、2年生存率。放疗毒副反应参照美国肿瘤放射治疗协作组(RTOG)标准。

2 结 果

2.1 疗效

73例患者完成治疗,4例患者(IIIB期2例、IV期2例)因其它疾病原因中断治疗,随访率100%。患者乏力、厌食、口咽干燥、胸骨后疼痛、腰膝酸软等症状得到不同程度改善。CR19例,PR43例,有效率(CR+PR)84.93%,SD7例(9.58%),PD4例5.48%。IA~IIIA期1年及2年生存率均为38例100%;IIIB期1年生存率12例100%,2年生存率83.33%;IV期1年生存率13例56.52%,2年生存率4例17.39%。

2.2 不良反应

急性放射性肺炎发生率2.60%(2/77),为1~2度;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3.90%(3/77)为1~2度;血液毒性主要为白细胞下降,总发生率35.06%(27/77),为1~2度;皮肤反应发生率32.47%(25/77),为1度。均经对症处理好转,未出现严重放射性食管炎、严重放射性肺炎、严重脑水肿,患者耐受度良好。

3 讨 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肺癌患者数量男性明显多于女性,发病年龄年轻化,52~76岁较多;患者年龄、基础疾病及疾病分期、病理类型是影响治疗和预后的主要因素。我国地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性和人口素质差异导致患方对于活检病理的认可度存在较大差异,病理分型不明确严重影响给后续诊疗工作。本研究中部分患者未能取得病理,亟待改进,应严格掌握和执行诊疗规范,加强对患方的宣教力度,反复解释病理的重要性,呼吁教育内涵的提高。

欧广飞等[4]采用放化疗综合治疗局部晚期NSCLC的1年生存率为45%,2级以上肺损伤8%,1~2级食管炎24%;虞晓林等[2]采用体部伽玛刀配合化疗治疗局部晚期NSCLC患者,有效率88.17%,1年生存率61.29%,2年生存率79例42.47%。本研究中,放射性肺炎、及食管炎的发生率均较前述报道明显降低,而疗效相似或优于前述报道;针对前述两种常见的放疗反应,我科也常用院内制剂肺复康丸和管炎灵冲剂。本研究说明该方法对肺癌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且并发症少,中医药在减轻放疗毒副反应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徐振晔等将肺癌早中期分为阴虚毒热、痰湿蕴肺、气滞血瘀3种证型,晚期分为肺肾两虚、气血两亏2种证型[5]。本研究中,共有肺阴亏虚、气阴两虚、肺脾两虚、痰湿蕴肺(痰浊内阻)、痰热蕴肺、痰瘀互结、气滞血瘀、肺阳亏虚八种证型,比例分别为14.29%、24.68%、7.79%、37.66%、3.90%、9.09%、1.30%、1.30%,痰湿蕴肺(痰浊内阻)型比例最高,其次为气阴两虚型。

人体正气亏虚是肿瘤发病的根本所在,包括气虚、阴虚、阳虚;气滞、血瘀、痰凝、热毒等病理因素杂合而至化为有形之邪而致病。中医的特色在于攻补兼施,虚者补之,实者泻之,祛邪不伤正;中医药的临床效果主要体现在患者症状、体质的改善和生活质量的提高,而不是单纯强调瘤体缩小、消失及疾病无进展时间,评价标准不能简单套用西医评价体系。使患者在满意的生活质量和较长的生存时间基础上获得最大益处,才应是中医药治疗肺癌疗效的评价终点。

近年来,采用中医药、放化疗、分子靶向、免疫治疗的综合治疗模式已成为不能手术的肺癌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法,中医药在治疗手段中的地位逐渐得到社会的重视,我们应该将其贯穿在肺癌治疗过程中,合理选方用药,以提高综合疗效。

参考文献

[1] 梁 颖.AME指南解读《中国原发性肺癌诊疗规范(2015年版)》更新要点[J].临床与病理杂志,2015,35(04):543-544.

[2] 虞晓林,罗卫华,李昌林,蒙荣钦,张光宇,王 阳,周国懿.体部伽玛刀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J].价值工程,2011,30(14):327-328.

[3] 林洪生,李树奇,朴炳奎.中医治疗晚期肺癌的疗效评价方法[J].中国肿瘤,2000,(08):354-355.

[4] Gouda YS,Kohail HM,Eldeeb NA et a1.Randomized study ofconcurrentearboplatin,paclitaxelm,and radiotherapy with or with -out prior inductionchemo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locally advanced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J].JEgypt Natl Canc Inst,2006,18(1):73.

[5] 徐振晔,杨宇飞.肺癌中西医治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604.

本文编辑:吴宏艳endprint

猜你喜欢
中医药治疗
何氏肚脐贴外敷治疗肝硬化腹水72例疗效观察
中医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研究概况
中西医治疗肿瘤相关性贫血的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胃病研究进展
催乳一号方治疗产后缺乳30例临床观察
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选择和预后分析
中药汤剂配合西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40例临床观察
谭波诊治脑中风恢复期验案2则
中医药辨证治疗儿童多发性抽动症28例临床观察
关于对鼻窦炎临床诊治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