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关节镜下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研究

2018-02-08 17:08郭明峰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7年33期
关键词:踝关节骨折临床研究

郭明峰

【摘要】目的 观察踝关节镜下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共选择我院于2015年11月~2017年5月收治的踝关节骨折患者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及对照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方法治疗,观察组给予踝关节镜下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结果 观察组优20例(52.63%),良16例(42.11%),可1例(2.63%),差1例(2.63%),总优良率为94.74%;对照组优14例(36.84%),良15例(39.47%),可7例(18.42%),差2例(5.26%),总优良率为76.32%。观察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踝关节镜下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关键词】踝关节骨折;踝关节镜;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临床研究

【中图分类号】R68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7.33..01

踝关节骨折是骨科临床常见病,据报道显示,踝关节骨折约占各种类型关节骨折总发生率的10%[1]。导致本病发生的最主要原因是踝关节受到直接或间接暴力所致,其以踝关节患处的肿胀与挤压痛为主要临床表现,亦有部分患者可会出现运动功能受限,故而本病可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生活及生活质量[2],需要积极治疗。踝关节骨折的治疗方法可分为保守治疗及手术治疗。笔者即采用踝关节镜下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本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共选择2015年11月~2017年5月吉林省蛟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踝关节骨折(均为闭合性损伤)患者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8例,观察组中男23例,女15例,年龄22~63岁,平均年龄(38.6±3.2)岁,左踝关节骨折18例,右踝关节骨折20例,骨折原因:扭伤10例,车祸伤19例,其他原因9例,分类(按照Lauge-Hansen分类法[3]):旋前-外展型10例,旋前-外旋型8例,旋后-内收型12例,旋后-外旋型8例;对照组中男24例,女14例,年龄24~63岁,平均年龄(38.9±3.1)岁,左踝关节骨折19例,右踝关节骨折19例,骨折原因:扭伤12例,车祸伤18例,其他原因8例,分类(按照Lauge-Hansen分类法):旋前-外展型9例,旋前-外旋型7例,旋后-内收型14例,旋后-外旋型8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骨折部位及原因、分类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病例标准

①年龄20~65岁,男女均可。②符合踝关节骨折的临床诊断标准。③有明确的手术指征,且排除开放性骨折者。④同意接受手术治疗,并签署手术知情同意。⑤签署研究知情同意书。

1.3 方法

對照组给予常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术前常规麻醉,待麻醉起效后开始行手术治疗,在患侧踝部作入路切口,分离深层组织,将骨折断端充分暴露,做局部清理,清除血肿后再用钢板、螺钉等在骨折处实施复位、内固定等处置,并在X光透视条件下观察踝关节腔内的骨折移位、术后复位等情况,最后进行缝合、石膏外固定等。

观察组在踝关节镜下实施踝关节骨折手术方法治疗,患者取平卧位,将患侧下肢抬高一定角度,术前常规麻醉起效后,从前内侧入路者需要经胫前肌腱内关节处,从前外侧入路者需要经距关节和第3腓骨肌腱外持平处,冲盈踝关节腔,切开皮肤后钝性剥离,置入穿刺锥,再置入关节镜,详细观察踝关节腔内的骨折移位、术后复位等情况,进而继续行空心钉钻入、切开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等治疗,最后包扎手术部位。

1.4 疗效判定标准[1]

①优:踝关节处无疼痛感,踝关节背屈>5?,拓屈>40?,足踝犄角<3?。②良:踝关节处可间歇性出现疼痛,但不影响日常的生活、工作等,踝关节背屈0~5?,拓屈30~40?,足踝犄角3~5?。③可:踝关节处有明显疼痛感,对日常的生活、工作造成影响,踝关节背屈-5~0?,拓屈25~29?,足踝外翻5~8?,内翻3~5?。④差:未达到可标准者。

1.5 统计学方法

选择SPSS 18.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x±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优20例(52.63%),良16例(42.11%),可1例(2.63%),差1例(2.63%),总优良率为94.74%;对照组优14例(36.84%),良15例(39.47%),可7例(18.42%),差2例(5.26%),总优良率为76.32%。两组比较,观察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

3 讨 论

踝关节镜下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与传统的骨折手术相比,优势明显,如创伤性小、术后恢复快,同时复位效果好、临床效果佳、安全性高,手术并发症发生概率低等,医疗费用也有所降低。由此可见,针对踝关节骨折患者,采用踝关节镜下手术治疗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胡炳华.开放复位内固定与手法复位外固定保守治疗对踝关节骨折的疗效对比[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7,30(18):2732.

[2] 郭建俊.后踝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临床有效性分析[J].双足与保健,2017,26(14):129.

[3] 史 斌.不同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61):138.

本文编辑:吴宏艳endprint

猜你喜欢
踝关节骨折临床研究
经皮微创闭合复位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比较探讨
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临床研究
腹腔镜手术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治疗卵巢内异囊肿的临床研究
黄芝通脑络胶囊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
穴位注射辅助局麻下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术中镇痛的临床探究
保守疗法与手术疗法治疗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的效果对比分析
可吸收螺钉与空心钉治疗踝关节骨折的疗效对比
动态X光片在颈椎病早期诊断中的临床研究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脑动脉狭窄的分布
踝关节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踝关节骨折患者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