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全国医学院校大学生技能竞赛反思儿科临床实践教学

2018-02-09 06:52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8年29期
关键词:医学教育医学院校儿科

医学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社会提供优质的医药卫生人力资源。优质医学人才培养的核心是培养有临床胜任力的医师。自2010年起由我国教育部、原卫生部主办,教育部医学教育临床教学研究中心承办每年一届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技能竞赛,其主要目的是加强医学生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培养,促进医学生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从而有效推动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和临床实践教学的改革[1]。2018年4月我校成功举办了第九届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西南西北分区赛,笔者作为本次分区赛的命题组组长,通过命题、实战演练及比赛,深深体会到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对临床医学专业教学至关重要。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大赛不仅是一场融教学性、比赛性、实践性于一体的临床技能竞赛,也是检验各医学院校临床教学成果的舞台。

随着我国二孩政策的开放,儿科医生面临巨大的缺口。我校作为全国八所具有招收儿科学专业的高等医学院校之一,如何培养合格的、有临床胜任力的儿科医师,是临床医学教育的难点。通过分区赛“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笔者就如何使我们儿科专业医学生更快、更好的完成从基础到临床的角色转换,提出以下体会和思考。

1 技能竞赛的体会

临床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学习基本理论及基础知识的同时必须结合临床技能实践。教会医学生怎样利用课堂学到的理论知识解决临床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操作能力、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临床实践教学成为医学教育的重要环节,是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纽带,是培养有临床胜任力医师的桥梁和重要步骤。所以加强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已成为临床医学专业教学的重点。下面就我参加本校在举办第九届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西南西北分区赛中的体会和大家分享。

1.1 学生重理论轻实践

目前我国的大多数医学院校的临床技能教学由于资源有限,能让每一位学生都亲自操作难以实现,所以多数采用教师进行示范演示,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操作,之后由教师进行总结这样的方式。学生获取了临床技能的理论知识,但实践能力弱,故在竞赛中可以发现有学生对操作的口述内容可完整叙述,但实际操作的能力很差。甚至部分学生只理论学习过没有操作过,从而导致在比赛中能口述操作过程却不会操作的情况。

1.2 临床技能规范性不强

目前市面上有许多临床技能的相关书籍,但缺乏统一标准。同时我们的实习医生在临床上进行技能操作多模仿带教老师,如果带教老师水平参差不齐、缺乏系统培训,学生就很难学到规范、全面的技能操作。再者各个医学院校之间的地方差异大,不同的医院、不同科室间的操作标准不一样,使用的医学模具不同,加之学生系统学习的习惯,导致部分学生技能竞赛中不规范甚至不正确的操作。

1.3 人文教育缺乏

竞赛中部分学生因为是针对模型操作,动作粗暴。忽略了人文关怀在实际操作中的体现。例如:初赛设置了一题取宫内节育环的题目,有选手因为动作粗暴导致操作模型破损。

1.4 临床思维能力不足

学生临床思维能力不足,只知机械照搬,当融入临床情景时,就不会灵活运用,不会从题干中提取有效信息。例如:决赛设置了一个产房分娩的场景,给出分娩时新生儿的心率、呼吸、皮肤颜色指标,考核目的是希望选手通过上述指标判断出新生儿窒息,需进行新生儿窒息复苏操作。而比赛中却有选手直接判断患儿死亡,不予抢救。

1.5 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部分临床竞赛项目不单涉及到一个专业,是跨专业综合考核,这就需要产生跨专业新思想、新理念。竞赛不单考察了学生的技能水平以及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可考察他们的身体、心理素质。所以不但要重视对学生临床技能培养,也要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培养。

2 以大赛为契机促进儿科临床实践教学

2.1 构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临床实践教学

对于实践性很强的医学,理论必须与实践相结合。医学生临床技能的培养,是塑造合格临床医师的基础和必经之路。构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临床实践教学平台,必须依托模拟医学临床技能中心。我校的临床技能中心是2016年规划建成的目前国内最大的智能型临床技能中心之一。 教学面积10 000 m2,搭载智能一体化教室、36站3通道OSCE考站、影像综合教室等智能化先进教学设施设备。实验教学项目100余项,覆盖的临床课程14门,是集教学、培训、科研、考核与社会服务为一体的医学模拟教学中心。本次我校成功举办第九届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西南西北分区赛,再次推动了我校技能中心的硬件建设,儿科学临床实践教学一定要抓住契机和平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强化学生临床技能,提高临床教学水平。

2.2 多样化的临床实践教学

通过分析大学生临床技能大赛的案例及学生在大赛中暴露出的问题,充分显示了在临床教学中在进行规范技能教学的同时,强化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学习也是非常重要的。在儿科学临床实践教学中,须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包括微格教学、微课教学、翻转课堂、三明治教学及PBL教学等,变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教师由知识、技能的传授者向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指导者的转变;学生由知识、技能的被动接受者向知识、技能的探索者转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2]。

2.3 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建立及加强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

现在的高等医学教育要求学生建立批判性思维,即抓住要领,善于质疑辨析,基于严格推断,富于机智灵气,清晰敏捷的日常思维[3]。批判性思维的建立可以使我们的学生在临床实践教学中领悟正确的临床思维方式,理解实践医学的精髓,对于将来成为一名合格的临床医师是非常必要的。

加强学生临床思维的培养,开展“早期接触临床、早期接触科研、早期接触社会实践”的医学教育的新模式,通过早临床,将临床能力的培养贯穿于医学教育的全过程,使医学生早期进入医生角色,激发医学生的自觉性、积极性、提高学习动力和学习效果[4]。

2.4 执业医师考试与大纲融合,拓宽实践教学领域

在理论大课教学中除传授临床基础知识外,将执业医师考试与教学大纲融合,引入执业医师考试至临床实践教学中。将早期人文素质教育、儿科学诊断技能、儿科学基本技能、儿科学综合技能四类临床实践课程覆盖儿科学教育的全过程。

2.5 加强团队合作精神和人文素质培养

目前我国的教育依然是“唯分制”,学生的成长历程习惯了个人独立学习,理论考试成绩决定优秀程度,同时即便在医学实验课程中有合作机会,但成绩与合作关系不大,学生缺乏团队责任感和荣誉感,积极性差,参与感不强,缺乏与人合作的精神。由于独立学习的习惯,与他人交往少,缺乏对医学人文关怀及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认知,导致在临床中与患者沟通效果差。故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须多采用PBL教学法、Sandwich教学法加强合作学习,同时设计一些团体合作项目,让学生意识到合作的重要性。

开设儿科人文和医患沟通及相关法律课程:良好的沟通与协商、以患儿为中心的关爱与情怀,直接决定医疗决策的执行与成败[5]。因此关怀儿童身心健康,健全良好的医患沟通,需要不断提高儿科医师的人文素养和沟通技巧。

2.6 将模拟医学教育引入儿科临床实践教学

由于儿科患儿的特殊性,且患儿家属的法律意识不断增强,临床技能教学与临床医疗之间的矛盾也日益尖锐,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能满足医学生临床实践技能的培养,这是高等医学院校临床医学教育的一个薄弱环节。如何对医学生进行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的临床技能教学,是高等医学教育实践教学的关键。引入模拟医学教育,利用医学模拟技术提供的仿真系统环境,在不损害患儿利益的前提下提高学生的临床诊断能力和各项临床操作能力,培养敏捷、正确的临床思维;同时也可以通过反复场景的更换设置,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及伦理观念,培养医患沟通的技巧。

2.7 打造高素质临床实践教学的师资队伍

临床技能教学的老师是学生进行临床技能操作时模仿和学习的对象。建立一支高素质临床技能培训的师资队伍,是提高临床教学质量的有力保证。临床实践教学质量的高低,取决于优质的师资。选拔一批临床经验丰富,教学知识全面,热爱教学事业,具备先进的教学理念,善于合理应用各种先进的教学方法,责任心强及有良好沟通能力的骨干教师组建优秀教师队伍[6-7]。借鉴全国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的要求,以赛促教,制定完善、规范、统一的临床技能操作标准,缩短教学与临床之间的差距,提高临床实践教学的质量。

3 结语

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是教育部主办的全国9项大学生竞赛中,唯一一项医科类重大赛事。其旨在通过竞赛活动,促进医学生临床技能的培养;提高医学院校临床医学实践教学的质量,以赛促教。各医学院校也在协办全国大赛中打造了自己的临床医学教育教学示范工程,从分析技能竞赛入手,发现医学生临床技能教育的薄弱环节,同时大赛也提升了医学生的临床技能的操作规范性及运用能力、团队精神、创新意识、人文素养等综合水平。21世纪医疗行业聚焦的问题是如何减少医疗差错,提高患者安全,而要达到这样的目标,最主要的措施就是提高医疗技术、规范诊疗流程。模拟医学教育能够提供模拟现实的场景,让学生进行经历式培训,把流程的观念有效的传递给学生。同时通过将临床实践与模拟教学相结合,融合医德医风、人文情怀、救死扶伤等医学素养的考核,全面挑战医学生的各种临床能力[8-9]。

医学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程,其目标在于培养具备初步临床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和良好职业素质的医学毕业生。临床医学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学科,临床技能是医学生在一定理论基础上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21世纪医学人才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还应具备高尚的医德、娴熟的临床技巧及创新的研究能力,仁爱为本,德技并重。“路漫漫其修远兮”,迟宝荣说“医学是精英教育,必须培养合格的医师,健康所系,性命相托是医学教育的宗旨。从医学生到医生只有一字只差,这是高等医学院校重要的责任。”因此,在儿科学教学中要不断转变临床教师的教学理念,开拓实践教学改革的思路,鼓励教师不断思考与改进,大胆创新,以赛促教,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将模拟教学与临床实践、医德医风、人文关怀、医患沟通、团队协作、批判思维相融合,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和手段进行教学,使儿科专业学生得到全面的学习、训练及培养,以适应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医疗卫生形势发展和公众日益增长的对医疗服务水平的需求,推动卓越儿科医学人才的培养[10-13]。

猜你喜欢
医学教育医学院校儿科
提升医学教育能级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2019年第一批口腔医学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关于医学院校医用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圆梦儿科大联合
倪鑫:圆梦儿科大联合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儿科医联体的共赢思路
儿科医联体的安徽做法
医学院校中小组教学模式的建立和实践
促进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成长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