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课在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8-02-09 06:52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8年29期
关键词:胚胎学组织学知识点

在移动互联技术及智能终端不断发展的今天,传统教学也不断被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技术冲击。慕课的出现正是顺应科学技术的发展而诞生[1]。我校实施“三导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培养高水平的医学人才,努力打造特色应用型本科高校[2],学习是一个发现的过程,主体是学生,加强继续教育和终身学习能力,强化“以学生为中心”理念。

组织学与胚胎学属于医学基础课程,由人体的大体结构逐渐深入到正常微细结构[3],组织学与胚胎学涉及组织、细胞、亚细胞和分子四个水平,因此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具有更高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结构细微和复杂枯燥等问题,且每个章节之间的联系不大,需要记忆和掌握的组织和细胞较多,这给学生带来一定的学习难度。因此在组织学与胚胎学的教学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尤为重要。

1 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现状

组织学与胚胎学课程采用传统的以“教师、课堂、课本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4]。主要存在以下不足:(1)大课堂教学:随着扩招规模的增加,由于教学资源有限,理论课采取阶梯教室合班上课,学生人数较多,授课老师难以管理,学生课堂玩手机现象严重使课堂教学效果有所下降;(2)理论与实验分离:理论课后再分组进行实验,尽管实验课会复习每章知识点,但有的班级理论与实验课相隔较长时间,学生对理论知识已忘记影响教学效果;(3)教学资源老化:实验课中需借助显微镜进行切片观察,实验室的显微镜及组织切片数量和质量往往都会直接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有影响。组胚课程往往安排在大一下学期开设课程,学生尚未能充分适应大学的学习特点,面对医学学科的大量基础知识课程,学生会感到学习任务繁重,教学进度过快。

2 慕课教学的优势

“慕课”是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MOOC)的简称,基于互联网的开放式、共享式在线课程教学平台[5]。相比于传统课堂教学,慕课在教学理念、方式和效果等方面有优势。

第一,教学理念先进性。在中国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知名高校最先启动了MOOC平台并加入其中,学生只要愿意学习都可以自由选择知名大学的优质课程,在互联网上实现自己的理想[6]。它改变了教育资源不平等,地方差异性大的教育弊端,体现了教育公平化。

第二,教学方式合理性。慕课改变了传统教学安排的教室与45分钟的限制,而慕课中的教学视频时长10~15分钟,而且学生通过手机登录教学平台,随时利用碎片时间学习,突破时间和地点的限制[7]。慕课教学中视频动画形象生动,设计部分互动环节,比如:插入连线,拼图等自测题,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无意识学习的状态下,达到学习目标。

第三,教学手段互动性。将教学视频通过超星网络平台发布后,及时建立在线互动区域。教学团队的老师定期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此外每个学习小组和指导老师可建立 QQ 群和微信群,学生可以互相讨论问题,也可直接联系指导老师,从而能更快地得到问题的解答。

3 慕课教学的改革

《组织学与胚胎学》课程内容抽象难懂,缺乏直观性,让大一新生利用显微镜来观察组织细胞并绘图,更是困难。教师充分利用“慕课”平台在日常教学中学以致用,根据所授课程和学生特点把慕课融入其中。

第一,加快网络教学平台建设。学校使用超星网络教学平台,为教师开展慕课教学提供平台和技术支持。超星网络教学平台包括课程中心、资源中心和教学管理等功能。以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为平台,聘请相关技术人员就平台的使用、慕课课程建设的相关理念对广大教师进行培训[8]。学校教务处出台相关课程在平台建设的管理文件,开展慕课课程运行机制研究。

第二,创新课程设置。根据自身情况组建组织学与胚胎学慕课课程建设团队,团队内部分工明确,实现视频录制、主讲、课件制作、解答学生问题等不同工作。设定个性化的学习任务和目标。教学团队把组织学与胚胎学的内容按知识点进行编排,把每章的教学内容分割成若干相对较细的知识点,围绕各个知识点进行慕课教学实践。例如以男性生殖系统睾丸为例,划分为生精小管、睾丸间质、直精小管与睾丸网三个知识点。

第三,建设教学资源。团队成员依据每个知识点建立丰富的教学素材,包括教学大纲、教案、课件、视频和自测题等。上传到网络平台制作成课程体系,通过课件、微课、图片、自测题等方式让学生把握重点,加强记忆[9-10]。录制视频时,依据各知识点的内容和特点,邀请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录制视频,每个知识点一般不超过15 min。视频录制需要较长时间,预计在3~5年内录制完成整个课程的教学视频。课后同学登陆医学形态学数字化教学平台观看组织学切片视频,着重强调学习中的重难点,这样能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组织学与胚胎学中器官的微细结构和特点。

4 慕课教学实践与效果

选取齐齐哈尔医学院2017级护理专业为研究对象,护理1班为实验组47人,要求学生在课前和课后观看超星平台发布的部分教学视频,并完成相关自测题。护理2班为对照组48人,采用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在课堂上对照组中部分同学对器官的重点结构不能很好地掌握,在小组讨论的时候,组员间讨论不积极,课堂气氛相对枯燥乏味。而实验组学生在课堂上踊跃讨论,对重点结构的记忆提出自己的方法。采用慕课教学方法后,学生在实验考试和理论考试成绩均有提高。说明慕课教学有利于学生更有效地掌握组织学与胚胎学的知识。

为了全面提高慕课在组织学与胚胎学中的教学质量,须加强实验课与慕课教学的相互结合。慕课教学主要是帮助学生在虚拟的网络环境中完成重点和难点内容,但并不能真正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因此,我们在课程中设置创新实验血涂片的制作、肠系膜铺片制作和染色。在真实的实验环境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全面提升教学效果[11-12]。

综上所述,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慕课对医学教育发展起着积极作用,通过本教研室慕课教学模式的研究及教学实践的开展,结合学校发展水平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推动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的改革[13],促进医学的不断发展。

猜你喜欢
胚胎学组织学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呼吸道感染牛分枝杆菌对肝脏和肠道影响的病理组织学观察》图版
胚胎组织学切片在人体组胚教学方法作用的初步探讨
小脑组织压片快速制作在组织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G20 的知识点
组织学与胚胎学无纸化考试的实践与体会
项目教学在组织胚胎学实验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
虚拟组织学血管内超声在轻中度冠状动脉病变患者中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