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在胃癌化疗效果评价中的应用

2018-02-09 07:49胡志良陈湘陶
智慧健康 2018年30期
关键词:标志物影像学胃癌

胡志良,陈湘陶

(1.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 胃肠肿瘤外科,新疆 喀什 844000;2.喀什地区第二人民医院 全科医学科,新疆 喀什 844000)

0 引言

胃癌是亚洲地区高发的癌症之一,2015年我国的胃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占所有癌种的第二位[1],而治疗方法相对缺乏,治疗形势较为严峻。肿瘤标志物作为反映肿瘤状态的指标,在临床的肿瘤诊断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关于肿瘤标志物在疗效评估特别是胃癌标准化疗疗效评估的指示作用研究寥寥。本研究旨在探讨血清中几种常见肿瘤标志物的检测在胃癌化疗效果评价中的应用情况。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自2015年10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经手术与病理学确认的胃癌患者183例,入组标准包括:经手术与病理学确认的胃癌患者;接受了标准化疗方案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均做了几种肿瘤标志物检测的患者;有至少一个可以通过影像学观测变化的病灶等;有胸、腹部CT或B超,头颅核磁以及骨扫描影像学信息作为疗效评估的依凭;ECOG≤1;无化疗禁忌。各组间基本信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1.2 治疗方法

患者均使用标准化疗方案治疗,方案如下:

(1)方案一:XELOX:奥沙利铂130 mg/m2ivdrip d1,卡培他滨 1000 mg/m2/d po bid d1-14,每21天重复。

(2)方案二:FLOFOX:奥沙利铂85 mg/m2ivdrip d1,亚叶酸钙400 mg/m2ivdrip d1,5-氟尿嘧啶400 mg/m2iv d1,然后2400-3600 mg/m2/d civ46h,每14天重复。

(3)方案三:S-1:按照体表面积给药BSA:<1.25 m240mg po BID;BSA: ≥ 1.25-<1.5 m250 mg po BID;BSA:≥1.5 m260 mg po BID,连续给药14天,休息7天,或连续给药21天,休14天。

(4)方案四:SOX:奥沙利铂130 mg/m2ivdrip d1,替吉奥80 mg/m2/d po bid d1-14,每21天重复。

(5)方案五:FLOT:多西他赛50 mg/m2ivdrip d1,奥沙利铂85 mg/m2ivdrip d1,四氢叶酸200 mg/m2ivdrip d1,5-氟尿嘧啶2600 mg/m2civ46小时,每14天重复。

方案参考NCCN指南[2]和胃癌治疗共识[3-4],开始治疗三个月后进行随访。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患者使用标准化疗方案治疗前1 h和治疗后(随访时)各抽取3-5 mL血液,分离取血清检测常见的肿瘤标志物(CEA、CA19-9、CA72-4,AFP,CA125)[5]。

疗效判定标准根据国际通用的RECIST v1.1评估标准判断患者随访时的疗效评价[6]:

完全缓解(CR):所有靶病灶消失,全部病理淋巴结(包括靶结节和非靶结节)短直径必须减少至小于10 mm;部分缓解(PR):靶病灶直径之和比基线水平减少至少30%;疾病进展(PD):以整个实验研究过程中所有测量的靶病灶直径之和的最小值为参照,直径和相对增加至少20%(如果基线测量值最小就以基线值为参照);除此之外,必须满足直径和的绝对值增加至少5 mm(出现一个或多个新病灶也视为疾病进展);疾病稳定(SD):靶病灶减小的程度没达到PR,增加的程度也没达到PD水平,介于两者之间,研究时可以直径之和的最小值作为参考。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平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KrusalWallis检验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5 化疗后临床疗效情况

183例患者在随访时均持续进行了标准化疗,其中达到完全缓解(CR)15例,部分缓解(PR)69例,疾病稳定(SD)47例,疾病进展(PD)52例,客观缓解率(ORR)=CR+PR=45.9%,疾病控制率(DCR)=CR+PR+SD=71.6%。

2 结果

2.1 化疗前后常见肿瘤标志物水平变化与临床疗效的关系

不同疗效评价结果组化疗前常见肿瘤标志物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疗效评价结果组化疗前后常见肿瘤标志物水平差值比较有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P<0.05)。化疗前各组患者的各肿瘤标志物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值,疗效评价为CR和PR的患者化疗后各肿瘤标志物水平下降显著(P<0.05),评价为SD的患者肿瘤标志物水平变化无显著性差异,评价为PD的患者肿瘤标志物水平上升显著(P<0.05)。

2.2 肿瘤标志物评估疗效与临床影像学疗效评价的关系

使用肿瘤标志物评估疗效的评价标准参考其他文献[7]:CR:升高的肿瘤标志物水平恢复正常并且维持至少4周;PR:升高的肿瘤标志物水平下降65%以上并且维持至少4周;SD:升高的肿瘤标志物水平下降低于65%或增高不超过40%;PD:肿瘤标志物水平增高超过40%或者从正常到超过正常,或者当标志物水平治疗后未降至正常值10倍以下将肿瘤标志物水平变化评估的疗效和影像学评价的疗效做对比,二者结论较为一致。

2.3 肿瘤标志物联检疗效评估与临床影像学疗效评价的关系

将5种肿瘤标志物联合对患者进行疗效评估,和影像学评价的疗效做对比,二者结论较为一致。

3 讨论

从本研究中,可以看出肿瘤标志物的水平变化可表征胃癌患者使用标准化疗方案治疗疗效情况,使用单个肿瘤标志物对疗效评估与影像学结果较为一致,但是不同的肿瘤标志物存在差别,比如AFP相对一致性较差,不如其他肿瘤标志物,可能不能单独作为胃癌特异的肿瘤标志物[8]。而当综合5种肿瘤标志物的水平变化评估疗效的一致性较单独肿瘤标志物的一致性高,说明联合多种肿瘤标志物评估疗效情况是发展趋势。

目前评估疗效的方法除了影像学金标准,和本研究探讨的肿瘤标志物以外,如ctDNA和CTC等新发现的与肿瘤发生发展相关的指标,与肿瘤常规治疗方案疗效评估和动态监测的相关研究也层出不穷,和肿瘤标志物相比精确度和灵敏度难分高下,根据本研究结果中所暗示的,联合多种肿瘤标志物,或联合多种评估肿瘤发生发展的指标,多维度对特定治疗方案疗效进行评估,能够更全面更精准地判断患者病情状况,是癌症精准医学领域学术前沿之一,也是本研究之后着重的方向。

猜你喜欢
标志物影像学胃癌
GM1神经节苷脂贮积症影像学表现及随访研究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特殊部位结核影像学表现
基于TCGA数据库分析、筛选并验证前列腺癌诊断或预后标志物
颅内原发性Rosai-Dorfman病1例影像学诊断
脓毒症早期诊断标志物的回顾及研究进展
P53及Ki67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胃癌组织中LKB1和VEGF-C的表达及其意义
冠状动脉疾病的生物学标志物
肿瘤标志物CA199和CA242在胰腺癌中的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