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思想政治课“亦庄亦谐”教学的探究

2018-02-09 14:44王树鑫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8年2期
关键词:政治课教学内容思想

王树鑫

由于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理论性和抽象性都比较强,许多教师的课堂演绎也只是从理论到理论就事论事地枯燥“传道”,久而久之势必导致学生对这门学科厌恶并敬而远之。政治课由于演绎形式陈旧,往往被社会扣上“假大空”的帽子,并成为中学诸学科中无用的典型,这直接导致了政治课德育教化功能实质上的流失。事实上,思想政治课可以换一种活法,就是用轻松愉快的方式演绎沉重的话题,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打造雅俗共赏的新课堂。因此,在政治课教学活动中,我们要正确处理“庄”与“谐”的关系,将“庄”与“谐”统一起来,让我们的政治课堂充满着理与趣,使我们的政治课成为“亦庄亦谐”的魅力课堂。

一、打造思想政治魅力课堂需要“庄谐”得当

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庄”是指用词精准,政治术语运用得当,知识间过渡逻辑严密,渗透着教师科学严谨的思想和认真负责的态度;思想政治课教学活动中的“谐”是指教师组织的课堂教学就学生而言有极强的吸引力,这个吸引力来源于教师演绎的形式有趣,有幽默感,在追求理性认识过程中并不缺乏轻松活泼的情感因素。由于思想政治课传授的内容是严肃的,具有意识形态上性质的差异,因而思想政治教师在上课时游走于“庄”“谐”之间必须拿捏得当。做到幽默中不失本分,欢乐中不乏启发。

1.秉承核心价值

思想政治课是德育课堂,其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目标无论如何都必须得到有效的坚持,课堂教学的社会主义方向坚决不动摇,这是我们政治课教学必须坚守的一条“红线”。这表明,我们必须在“庄”与“谐”之间做出恰当的选择。传统观点认为,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决定了政治课只能是讲述严肃话题的严谨课堂,我们必须向正襟危坐的学生不苟言笑地演绎着政治课空洞抽象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如奉神明般洗耳恭听。显然,这种过于“庄”的教学模式无法对学生产生吸引力,反而造成威逼感、距离感,其结果是“庄”得可恶,学生惹不起却躲得起,如此一来,人气一散,政治课便只能“站在高高的山冈上遥望远方”了。为了“保护”高中政治学科思想的“纯洁”性,有些教师不得不进行单调乏味的说教,忽视了政治课应有的趣味元素,不惜放弃以幽默等“谐”的方式诠释“庄”的内涵。如此,完全以“庄”的形式演绎“庄”的内容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这样做不仅不适合学生年少、活泼、好动的天性,而且也会使学生不自觉之中产生麻木、厌倦,甚至反感的情绪。我们彻底改变政治课教学内容过于抽象乏味、成人化的现状,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适应政治课所倡导的以生活为本的新教学理念。

2.亲近生态课堂

如何使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以生动形象的表达和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出来?这要求我们在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恰当地增加一些“谐”的元素,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思想政治课的活力,使思想政治课生机盎然,充满吸引力。思想政治课采用“谐”的方式演绎严肃的教学内容,其中“谐”不是目的,也只是手段,其实质在于领会和把握“庄”的理论。因此,“谐”得可爱就需要我们在演绎课堂时要“谐”得有分寸。

教师用于“谐”的时间和精力必须少而精,我们绝不能占据课堂教学大量篇幅细述用于佐证抽象概念和深奥原理的事例,也不可以将一些相关事例都一股脑儿地搬上课堂,将政治课当成“故事会”。除了教学幽默要有分寸,诙谐要有尺度,“谐”的类型也需要严格地掌控。政治课使用的教学素材脱离了课堂教学的主题、教师漫无边际沉浸于自吹自擂之中,牢骚满天飞,负面思想情绪充斥课堂,这样做固然可能活跃课堂,但其却伤害到政治课的精髓和灵魂。政治教师应当提高自己的眼力和辨别力,对教学素材进行必要地筛选和提炼,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二、打造思想政治课魅力课堂需要“庄谐”交融

“庄”与“谐”本身就是一对矛盾,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而不是简单的对立关系。表面上看,“庄”与“谐”似乎是一对不相容的关系,似乎是有“庄”无“谐”,有“谐”无“庄”势不两立、不共戴天的关系。但如果我们深挖其中就可以发现,在思想政治课教学活动中,“庄”是内容,“谐”是形式;“庄”是学习要达到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目标,“谐”就是为实现上述目标所采取的手段,“庄”与“谐”具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因此,我们也可以寓“庄”于“谐”之中,使我们的政治课堂亦庄亦谐,雅俗共享,打造高效课堂。

1.举例与主题关联性

“庄”与“谐”相关要求教师依据教学实情,根据教学内容,灵活运用的一种含蓄精练、诙谐有趣、意味深长、能给人启迪的语言或者事例,针对性地理解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因此,事例的选择不仅是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的需要,更是相关教学内容的要求。有些教师充分发挥故事的“唤醒”功能,只要发现课堂上有些学生昏昏欲睡,就即兴“八卦”一二,待发现学生哄堂大笑后注意力有所回归,这才将重心转向课堂教学。可见,教学过程中不能是为了举例而举例,因此,举例要与主题相关联。

例如,在讲《新时代的劳动者》中的“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这一知识点时,笔者精心筛选了两个案例。

案例一:杨红是重庆某高校中文专业女高才生,学业优秀。可应聘中每次都被“刷”下来了,因为用人单位有的明说只要男生,有的要女生却只能做临时工。她说:“如果把头发剪得和男孩子一样短,就能获得相同的就业机会,我宁愿剪掉长发。”

案例二:小张的母亲病了。小张4年未休过探亲假,这次向单位提出休假探亲遭拒;小张工作的工厂既有刺耳的噪声,又有刺眼的电焊强光。他向厂长要求发放防护用品遭拒。

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后,学生从案例中分析出:这些行为到底侵害了劳动者的什么权利。

诙谐有趣、意味深长的事例,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对“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的认识。

那种单纯为了引起学生的注意,活跃课堂气氛,那样做只有表面上的热闹,教师讲得天花乱坠,学生听时也兴趣盎然,但缺乏必要的分析、结合,学生记住的只是事例本身,不能提高他们的知识水平,不能解决实际问题,既浪费了课堂上宝贵的时间,久而久之,学生对此也会失去兴趣,最终影响他们对政治课的学习。

2.举例对主题有用性

之所以有很多人喜欢听相声、看小品,就是因为观众在欣赏这些艺术时,不仅领略了其中的趣味,而且也在潜移默化之中受到了良好教育。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时举例不拘一格,可以是趣闻轶事、文艺作品、历史知识、科普知识、寓言、典故等形式具有多样性。但无论采取哪种形式,都需要与授课主题有关联,对学生学习提供帮助。

例如,在教学《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时,笔者在网页上展示三大选项。选项一:“赞美家乡的文化”。该选项通过点击超链接的视频《舌尖上的中国》,让学生直观地深切地感觉到家乡的饮食文化。选项二:“认识中华文化”。该选项展示了中国的饮食文化、中国文学艺术、中国的服装设计的内容,来表明中华文化的特点:独特性、区域性和民族性。选项三:归纳总结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的原因。

在欣赏中,学生领略了其中的趣味,深刻认识到: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

三、打造思想政治课魅力课堂需要“庄谐”益彰

当前许多教师说政治课难教,学生对政治课过于“冷漠”,教师上课“没劲”,学生学习“乏力”。打造政治课魅力课堂需要教师对课堂的科学引导和对学生的有效调动。既然政治课并非只“庄”不“谐”,也可以亦庄亦谐。在组织政治课教学活动中必须坚持“原则的坚定性与策略的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运用亦庄亦谐,雅俗共赏的方式演绎思想政治课堂,使思想政治课焕发迷人的魅力。

1.立足学生实际

教学的对象和学习的主体都是学生,所以幽默教学要符合学生自身的特点,立足于学生自身的实际,要确保制造出的幽默学生能理解。教师在设计教学幽默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设计学生能听得懂的幽默语言,使师生在幽默的作用下,轻松的沟通,使教学效果达到最大化。可见,在组织课堂教学过程中,无论“庄”与“谐”都要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都要立足于学生的理解力和承受力。

例如,在教学《经济生活》时,有一位教师设计的第一幕是《愁》。作为上门女婿,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愁啊愁,愁就白了头。自从我踏进丈母娘的屋,就总是觉得忧心忡忡。电灯呀只能亮一个,坐便器的水不能冲,每天买菜必须多绕几里路呀,这种日何时是个头!” 幽默的语言一下子打开了学生的思绪。接下来他罗列了家庭收入与消费的微观数据,使学生对经济生活的理解更加深入。

2.考虑学生承受

幽默的语言,谐趣的教态,是引起学生的会心一笑,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还是让学生产生不屑与逆反,这不仅在于教师的表现,还在于教师是否懂得学生的心理,教师的各种演绎和表演是否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如青年学生存有叛逆、好胜、虚荣以及获得新知识的心理需求,这些心理需求都是我们在政治课教学过程中必须照顾的。如我们在宣传社会主义优越性、批判资本主义制度时,就有可能激发学生的逆反心理,他们甚至还会反驳,并指出当今中国社会存在的问题。因此,为了照顾学生的逆反心理,可以引导学生分析“法律禁止穷人也禁止富人偷面包和在桥底下睡觉”这个命题,在学生忍俊不禁之际,乘势分析资本主义民主的虚伪性,突出社会主义民主具有制度、法律、物质保障的真实性。针对学生年少顽皮心理,在讲“经济全球化”或“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等知识时,结合影响经济全球化的风险,用了一个比喻:美国一打“喷嚏”,全世界都跟着“感冒”让学生在大笑之余产生了深刻的印象。可见,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恰当地运用趣味语言,可使枯燥的说教变成生动的演绎。

四、结语

当然,“庄”与“谐”恰当地运用,达到相互交融以致相得益彰的境界绝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需要长期积累,厚积薄发,才能达到手到拈来,运用自如。教师要勤练基本功,坚持终身学习,使自己成为“一专多能”的全能教师,并苦练语言表达能力,增强教学语言的魅力,使其成为一门拨动学生心弦的艺术。

[1] 蓝天.论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艺术[J].西部素质教育,2016(11):126.

[2] 杨官国.中学政治课堂教学的幽默艺术[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6(S2):133-134.

猜你喜欢
政治课教学内容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谈初中政治课中兴趣教学法的运用
思想与“剑”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巧设导入,精彩课堂——浅析政治课导入的几点见解
思想政治课与素质教育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如何上好政治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