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特点研究

2018-02-10 05:13杨运敏
中国校外教育 2018年13期
关键词:语言语文教育

◆杨运敏

(济南市美里湖第一小学)

人类对教育的接受,是从语言学习开始的,诸多的学习科目中,语文教育处于极其特殊而重要的位置。语文通过对学生理解能力、语言使用能力和人文素质的培养与提高,可以看作是整个人生接受教育、进行学习的根基。随着我国素质教育观念的广泛开展,小学语文教师的职业素质与教学实力面对着更高的要求与更多的挑战。语言教学是语文科目的学习主体部分,教师的教学语言会不自觉地对学生日后的语言能力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具有极强的引导性和范例性,因此教师是否具有优秀的语言运用能力至关重要。只有明确了小学语文教学的语言特点,才能促进教师素质与教育质量的提升,对孩子们一生的学习起到积极作用。

一、规范性与科学性

任何一门学科的建立,必定需要其本质的科学性与规范性。小学语文亦是如此,规范科学的语言才能保障知识传递的稳定性与准确性。

摆在第一位的是语言的规范性。教师是处于启蒙阶段学生们的模仿对象,教师的语言对学生们有着潜在而深刻的影响,决定着学生语言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对日后的语言表达能力与阅读理解能力有着重要意义。发音的准确性、用词的规范性都是语文教师必须遵守的。各地方言中的习惯性发音需要得到克服,如在课堂上将“教师”都城“教丝”;语法和词汇的运用要注重规范,如不能将“你先走”说成“你走先”。教师在小学课堂上要时刻保持普通话标准,用语用词遵循规范,语气语调合适自然、,保持与学生交流时语言的流畅与声音的洪亮。

语言的科学性亦十分重要。要做到科学性,教师首先完善自身的职业素养,上课时能够准确无误地对出现的句子、词汇的含义进行阐释,不能将模棱两可甚至错误的知识带给学生。同时,教师也要保证教学语言中的语义明确,不要给学生造成不必要的误解或是困扰,让学生在课堂上高效地吸取知识。

二、生动性与趣味性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孩童时期的过渡阶段,无论是思想还是行为上都还比较幼稚,常规照本宣科式的教育容易使其感到枯燥无味,导致注意力的散失,影响正常学习状态,不利于其学习兴趣和主动性的发展养成。在小学教育中,语言的生动性和趣味性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贴切。倾注情感地诵读课文,使用高低变换的语音语调,这些方式都会令学生感到放松而舒适,自然地集中了注意力。语文课本中的大量课文其实本身都具有良好的生动性和趣味性,然而如果仅仅凭借小学生们自身,并不能够完全理解课文的内涵与深意,需要教师利用生动趣味的语言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进行理解,从而使阅读能力与理解能力得到提高。语言本身就具有生动、趣味的强大能力,教师想要良好地运用,对学生心理的把握十分重要,要学会用生动形象、幽默风趣的语言投其所好,同时循循善诱,这样既带来了课堂教育的质量与高效,又给了孩子们一个身心完善的快乐童年。

三、艺术性与情感性

教学语言的生命关键在于情感的倾注与抒发。这一点在语文教学中表现得极为典型,语文的学习离不开各种丰富感情的萦绕。各种语文教材中的所有作品几乎都充满了作者各种各样的饱满感情,学生阅读能力、理解能力的形成与发展依赖于课本中字里行间对作者情感的体会。例如,教师带领学生学习课文《长城》时,期望学生生发出对历史的兴趣以及对伟大中国的自豪感,不光要通过语言中的真挚情感来将学生打动,还可以带领学生们共同观看长城纪录片,或是布置查阅资料的课后作业,并让学生们说出自己内心的感受,通过这种方式来激发孩子们的情感萌芽开花。

语言的艺术性在实际教学中也不容忽视。源远流长、丰富多样的中华文化造就了独特的中华语言文化,这本就使得语言在作为人类沟通工具之外也富有强大的艺术性。能否在日常授课的口语中体现艺术性,给予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这关乎老师的修养与技巧,优秀的教师灵活运用语言,能够幽默风趣,亦可郑重庄严,在不同的情况下采用不同语言技巧,不仅能把学生不由自主地带入教师营造的环境中学习,更能把一点一滴的语言魅力带给学生细细体会。孩子自身文化素养的成型发展,富有艺术化的教育语言必不可少。

四、贴切性

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教育在生活之外却落脚生活。贴切性的含义,就是教师在传授知识过程中使用的语言,应该努力地落脚每个人的真实生活,尤其是学生们、孩子们的真实生活。这样才能够使学生的体会更加感同身受,有利于所教授知识的传播,同时也有助于学生情感的丰富以及洞察力的提升。毫无疑问,贴切性是及其有助于孩子开展语文学习的教学语言特点。

针对具有个体差异化的学生群体,贴切的语言极大地展示出其针对性。例如,对胆小的女孩子而言,可以通过“每晚睡觉不需要爸爸妈妈的陪伴”来诠释勇敢,对于开朗活泼的男孩子,则可以通过“单独一个人去帮妈妈买菜”来告诉他什么是勇敢。教师可以针对不同的学生的不同年龄、性格、爱好等特点来设计出符合孩子特点的专有的贴切教育语言。

五、如何培养适合小学生学习语文的教学语言

1.严谨规范的使用教学语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特别是在小学阶段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教师会有不同程度的依赖心理,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可能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为人师表”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作为语言类科目教学的语文教师,首先要保证自身语言发音、含义理掌握方面的准确性,并针对学生的基本特点,进行教学语言的合理设计。

2.加强学习,提升专业水平。教学过程的发展,也是教师不断学习、完善自身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主动进行教学相关知识的学习,对自身的教学语言特点进行自主练习,以最好的状态融入到教学过程中。

六、结语

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对孩子一生的学习、生活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小学阶段的学生,尤其是年龄较小的低年级学生,正处于孩童时期的过渡阶段,无论是思想还是行为上都还比较幼稚,身为一名语文教师,必须要确保自身发音的标准、对语言意义内涵理解掌握的准确、对语言的生动趣味运用、能够将情感和艺术通过语言体现以及因材施教,基于孩子的不同特点,进行合理贴切的教学语言设计。这样才能提高教学质量,推动小学语文教学的进步,更从孩童时代就给学生们打好语言及相关能力的基础。

[1]卢妍.论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策略[J].新课程学习,2010,(09).

[2]景慧芳.小学语文教学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考试,2011,(06).

[3]李吉林.小学语文情境教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4.

猜你喜欢
语言语文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语言是刀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我有我语言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