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引导教学法在技工学校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2018-02-10 05:13◆焦
中国校外教育 2018年13期
关键词:教学法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焦 青

(江苏苏州市吴中高级技工学校)

行为引导教学是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从德国引进的教育技术和教育理念,具有一定的先进性,是一种要求学生能手、心、脑同时协作,以人的发展为本位、以职业活动为导向的教学手法。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积极主动的学习来成为学习的主人,激发学习的热情,互动中结合了与活动相关的知识,通过团队方式来完成学习,最后进行学习成果的展示。

一、技工学校的学生特点剖析

许多技工学校的学生在智力素质上相对薄弱,在思维能力、记忆和认知方面较为薄弱,有着较差的文化基础,在理解授课内容方面存在一定障碍,在考试方面表现为较差的成绩。在非智力素质方面,主要表面是未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品质,不愿思考问题,缺乏一定的自信心和兴趣。行为上通常表现为较差的自制力和薄弱的意志,更容易受到内外诱因的印象。这就导致了技校学生给教师留下难管、难教的印象。在这一背景下,如果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不太容易达到职业教育的目的,也无法高效的培养高素质技术人才。

现代职业教育要想培育合格的现代化人才,不能仅停留在技能培养层面,还需要培养综合职业能力,即培养关键能力。使其在面对新的职业环境时坦然面对,能发挥自身技能和专业知识来应对不断变化的环境,并在这一过程中逐步累积知识和职业技能。有鉴于此,技校物理教学的指导思想就是提升学生能力,发展职业能力,培养职业素质。技校阶段的物理学习有着其自身特征,具备了良好的素材和基础来实施引导教学法,其中又以物理实验表现的最为突出。下面对行为引导教学法在物理中应用情况的各阶段进行分析,主要包括教学内容的选择、课前准备、课堂内容的实施以及学生课堂表现的评价。

二、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

科学的教学内容是保障行为引导型教学能顺利进行的基础。在物理规律上进行教学内容的筛选,从教师自身出发,结合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和特张,逐步从易到难,选取针对性的学习内容来实施行为引导型教学。在课堂内容的准备方面,可选择那些结论相对简单且涉及到的器材较少的实验,如牛顿第三定律、影响互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以及摩擦力分类等,通过这样的教学,能给学生带来足够的新鲜感,也可有效提升课堂发言的积极性。在此类教学内容获得一定效果后可进行适当提升,可采取行为引导型教学法来进行超重和失重、匀变速直线运动、瞬时速度、自由落体、牛顿第二定律以及力的分解和合成等课题,让学生逐步适应这一教学法,最后进行大范围推广。

三、课前准备

在行为引导型教学法实施的过程中,一个关键的环节的就是课前准备。在行为引导型教学方法中,主体是学生,教师只是辅助,但不可曲解这一思想,是在充分准备的情况下保障教学过程按目标进行,而不只是放任学生自己学习,课前的准备主要包括教师准备和学生准备。

教师准备。在教学内容选定之后,教师要以此内容进行针对性的教案和教材准备,做好备课环节。教案的编写要周到、紧密且详细,是在突出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基础上,根据教学内容来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的重新编排,确保能高效落实学生相关活动。备课中的另一个重要环节是备学生,对其知识水平进行评价,预测在实施行为引导型教学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制定合理的应急措施,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错误但不突出,多采取相关鼓励措施。最后是备教法,在行为引导型教学方法中还包括了7类自教学方法,并不是所有的教学方法都适应于每个课题,这就需要教师做好取舍,从物理教学的特点和教学内容来选取科学、合适的一种和多种方法。在正式课堂教学前,教师还要备齐课堂所需的所有器材,并对器材的性能和使用情况进行确认,调整每套仪器仪表的系统误差,学生实验中所需的仪器都具备,以此来保证各组能成功实验。

学生准备。教师提前进行内容的选择和发布,学生得知下次课内容后需要在课前进行充分预习。在课代表的辅助下,将全班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同一小组的成员共同准备感兴趣的材料和必须的实验材料,对实验的步骤和方法进行设计,通过良好的课前准备来保障课堂上的积极性。如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这一课题教学中,学生可通过模拟实验教学法和张贴板教学法来实现,教师要对其适当引导,各组同学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喜好来选择相关实验材料,在实验过程中也会因自己选择的材料而格外投入。在课堂教学中,可安排各个小组成员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了解到的计算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公式,猜测可能的影响因素并做好记录,将记录放置在该组的实验台,再以自己的猜测为依据进行试验验证,保留正确的猜测,去除错误猜测,每组选派代表进行总结发言,最后在全班选取一位代表来进行最终总结。

四、课堂内容的实施

有了充分的课前准备就能顺利的进入到课堂教学实施阶段。这一过程中要保证每位学生都能参与其中,并要持续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其积极参与。例如,超重和失重课题教学时,课题的引出可通过教师的设问:在生活中同学们可能经常会碰到超重和失重这一物理现象,在感受这种物理现象的过程中可能并未注意观察其特点,或是对遇到的超重和失重现象不知晓。引出课题后再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思考通过各种实验方法来观察超重和失重现象,汇总后张贴到实验台。实验的方法包括搭乘直升电梯;搭乘飞机;进入太空站;在直升电梯内进行体重称量,观察读数变化;在教师内称量体重,对站立和下蹲过程的实验数据进行观察;采取弹簧秤来直接实验。对这些实验方法进行观察和筛选最后确定实验方法:用弹簧秤直接实验观察。

五、学生课堂表现的评价

行为引导型教学方法并不是具体的教学方法,而是对学生进行培养的一种教学指导思想,使其具有责任行为和自我判断的能力,是各种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方法的统称。行为引导型教学方法的核心是学生,学生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会积累经验,主动参与。在行为引导型教学的教学理念中,教师指导不再是教学的形式,而是学生的学习,学生行为的改变能有效改变其自身成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并不能只是单纯的评判错误或正确,要看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参与状况,是否能提出自己的想法和间接,以此来对其进行评价。课堂教学中,学生会在制定计划的要求型,通过分组进行团队实验,要主动、积极的提出自己的结论和见解,与同学展开讨论和交流,不要正面评价学生提出观点的正确与否,而是通过全体辩论来论证,让学生能用科学知识来解释自己的观点,培养良好的表达能力,从而实现综合素质的提升。

在行为引导型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发挥主持人作用,展示和评价各组同学的实验作品,对最后的正确结论进行总结。通过恰当的点评,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和师生间和谐的关系,也有利于教学的进一步推进。

[1]邢立辉,于奎花,魏金金.行为引导型教学法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护理研究,2013,(12) :1129-1131.

[2]唐强奎.浅谈任务驱动教学法、行为引导教学法、项目课程开发与活动课程开发的关系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05) :57-59.

[3]熊冠恒,曹象臣,吴斌新,刘远东,耿壮,詹峰,雷军.“行为引导型教学法”与《计算机维护与维修》课程的教学实践[J].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03) :57-61.

猜你喜欢
教学法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高中数学实践教学法的创新策略探讨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
“假弱”教学法你用了吗?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