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朗读训练

2018-02-10 05:13◆王
中国校外教育 2018年13期
关键词:文章内容小学生情感

◆王 建

(山东省肥城市河西小学)

伴随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小学语文教学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小学语文教学的关键内容就是朗诵训练,学生良好的朗诵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在教学中将传统的教学模式打破,从而提升小学语文的教学成效。

一、简述朗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一)小学生未明确朗读的重要性

在小学教学过程中,通常情况下,教师起到关键性作用,教师一味的进行知识讲授,学生只是按照教师的教学方式进行学习,对于学习的知识没有意识,学生只明白教师教我们这样做,我们就应该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因此,教师在朗读时,学生就会模仿教师进行朗读,对朗读的内容不明确,不知道朗读的意义何在。教师未对学生的朗读进行指导,而且在读后也未进行评价,学生只是因为朗读而读书,从而导致学生缺失语文的朗读能力。

(二)教师不重视朗读指导

小学生在朗诵时,教师通常采用分组朗读、整体朗读或者指出一名学生进行朗读,其他学生去聆听。教师没有对学生的朗读进行明确指导,学生不能有感情、有语气的进行朗读。有些教师虽然在朗读方面进行一些引导,可是具体要表达的目的尚不明确,只是单纯注重声音形式,而忽略了内心的真实体验,这时学生只明确了朗诵的形式,而没有认识到朗诵的深层次含义,进而使得学生的朗读能力缺失。

(三)学生的朗读缺失情感

在小学生朗读课上,学生只是按照教师的要求,采用机械的方式进行朗读,一句接着一句,语气保持一个声调,丝毫感觉不到语气的起伏、变化,表面上看似学生朗读十分认真,可是却不能从本质上,让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理解和掌握,而且学生在朗读过程中,没有通过表情来变换文章内容的喜怒哀乐,趋势语言文字的亲切感,没有表达出现文章中的感情内容,让人感觉在读文认字,丝毫没有情感的表达。

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朗读训练的有效策略

(一)对小学生的朗读兴趣培养进行注重

在小学生朗读的过程中,教师采用鼓励的方法,让学生的朗读兴趣得以激发。比如,在朗读时,采用自由朗诵、分组朗读、接力朗读等方式,并对学生的语气、读法进行详细指导,告知学生在阅读文章时,要根据文章内容、情感有感情的朗读,并在朗读之后,予以学生评价,对于朗读较好的学生给予小红花进行鼓励,从而使小学生的朗读兴趣得到激发。就心理学的角度而言,正处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对家长和教师的肯定特别喜欢,在朗读时,如果学生得到教师的认可和赞扬,学生就会在今后的朗读过程中,一直按照教师的要求去朗读,从而学生会在潜移默化中喜欢上朗诵,达到教学目标,使学生的朗读兴趣得到激发,为今后的语文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二)教师对学生的朗读方式进行正确引导

对于小学生而言,正确的朗读方式有助于学生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因此,在朗读时,教师首先要从发音、不漏字、不读错字、不加字、不重复读等方面去指导。针对以上这些原因,使学生对课本的熟练程度和注意力得到提升。比如,教师在教学生进行朗读时,把课堂分为轮读、讨论、比较、评价四部分,这样能让学生在自己理解的基础上,倾听其他同学的想法,最后在根据老师的讲述,将其具体知识内容深刻理解与掌握,进而使学生的好胜心得到激发。这样一来,学生在朗读时就会认真、用心的朗读,而且会吸取其他同学的朗读技巧,不断的优化自己的朗读水平,在提升学习兴趣的同时,掌握了朗读技巧,使其语文综合水平得以提升。

(三)正确使用普通话,指导学生标准发音

伴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人们的活动比较自由,大部分的家长运离自己的家乡,来到全国各地生活,我们国家的普通话就是国语,要使孩子和周围的同学、教师以及亲人良好的进行沟通与交流,就要在课堂学习中,倾听教师的普通话讲解,并对学生的发音进行正确指导,只有这样才能提升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掌握。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绕口令的学习,提升学生的注音标调意识,不断反复进行联系,对音变的规律进行熟练掌握,加大训练力度,让小学生从一开始就学会应用普通话,有助于孩子将来融入社会,为此奠定良好基础。

(四)教师指导学生朗读时与情感融合

小学生在朗读过程中,教师选取精彩的文章内容,让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深刻的理解与掌握,让其对课文的感情基调进行掌握,并在朗读过程中融入情感,用尽全心去朗读,应用脑力去思考,从而使朗读的效果最佳化。例如,课堂朗诵过程中,教师按照学生的思考、想法进行文本的引导,通过将文本的内容、意义以及画面进行构思,并在课堂朗读过程中,采用对话、表演等形式加深学生的理解能力,在朗读的同时进行思考,在思考的同时对朗读能力进行判断,从而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得到提升。

(五)采用多种语文朗读方式,提升学生的朗读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想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就必须让学生对文章内容苏联掌握与渗透,这时教师要应用以朗读代替讲课的方式,采用多种的教学方式,营造有效的课堂氛围,使其成为帮助小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一种有效方式。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鼓励学生进行大量的朗读,可是重复的朗读会让学生感觉到枯燥、乏味。这时就需要教师采用创新型的朗读方式,提高学生的朗读兴趣。比如,在课堂朗读过程中,教师依照学生的具体兴趣、爱好等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进行朗读。其中,角色扮演比较常见,能有效使学生的朗读情感程度得到提升,而且学生能根据自己扮演的角色进行问题、情感的思考;再如,定期的进行朗读比赛,让学生们积极参加,从而使学生的朗读竞争意识得到提升,同时彰显语文课堂的活力,为小学生的朗读水平奠定坚实基础。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是一种十分关键的教学内容,能把语文知识转换为有声的艺术形式,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小学语文的教学模式。只有每位语文教师都明确朗读教学的重要性,才能让学生经过不断的朗读来认识语文学习的重要意义,从而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思维能力,让小学生在朗读的世界中遨游,使其充分感受到语文知识的魔力。

[1]刘明鸽.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朗读训练[J].学周刊,2017,(02) :37-38.

[2]刘雪婷.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朗读训练[J].科研,2016,(12) :71.

[3]卢秀珍.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对学生加强朗读训练[J].学周刊,2013,(11) :40.

[4]杨保兰.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朗读训练[J].读与写,2016,(23) :11-12.

[5]段靖娜.浅谈朗读训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J].新课程学习,2013,(09) :90.

猜你喜欢
文章内容小学生情感
Harry Potter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70 Days in a Lifeboat
THE THREE MOST INTELLIGENT MACHINES FOR YOUR HOME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情感
诗歌与情感的断想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我是小学生
Aetion(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