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师的教练意识

2018-02-11 17:27杨思佳
学周刊 2018年9期
关键词:教学技能对外汉语教学教学目标

杨思佳

摘 要:语言教学必须重视学生技能的提高,因而对外汉语教师应当具有教练意识,重点训练学生语言技能,而不是只教授学生语言学知识。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通过相关的练习达到语言能力的提高为目标。对于有教练意识的教师来说,一定的语言水平、高超的传播技能即教学方法更为重要。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教练;教学目标;教学技能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09-0010-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09.004

一、教师与教练

体育界教练体系是成熟的也是成功的体系。教练是某个体育項目上的佼佼者,同时也是对这个体育项目有着独特体验和深刻理解的人,且对这个项目的分解技能以及人的生理结构、心理结构有一定的认识。教练是能够提供启发、指导、激励、鞭策并对运动员进行训练的人。他可以根据运动员的年龄特点、身体特点和性格特点制定相应的训练方法,挖掘运动员的潜能,发挥运动员的特长,使他们能够脱颖而出,创造出一项项骄人的成绩。

对外汉语教师是教授母语不是汉语的学生学习汉语的教师,他们需要掌握语言学、教育学、心理学和跨文化交际学等知识,要根据汉语特点以及学生的母语特点、年龄特点和性格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练习提高学生的汉语技能。对外汉语教师的教学注重的是学生的技能而不应当是知识,因而在一定程度上说,对外汉语教师也是教练。陈绂、崔希亮都有过这样的说法[1][2][3]。从目前对外汉语教学的现状来看,这种说法尤其需要强调。

以汉语作为外语的学习者学习汉语,他们学习的是语言能力,是一种技能,而不主要是知识,因而其课堂不应是讲授型的课堂,而应是训练型课堂。即使课堂上有一些知识的讲授,其最终目标也是为了学生更好地掌握语言技能,因而“精讲多练”也一直是汉语教学界认定的一个原则。对外汉语教师应该是汉语水平很高,并对汉语语言学以及教育学、心理学、中外文化有一定认识和修养,有娴熟的语言教学技巧的人。

尽管都是教授学生,但教师与教练并不完全相同。教师的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是让学生得到相关知识,而教练的职责则是让学员获得某种技能。对外汉语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获得汉语的语言能力,而知识的获取则不是汉语教学的终极目标。汉语教师应当具备汉语语言学的知识,但这并不像教中国学生一样,把相关知识都教给学生,而只是为了利用这些知识尽快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邓妍妍、程可拉认为,教学不是一种存储知识的行为,学生不是外来知识的“容器”,教不一定导致学,更不一定产生会[4]。对外汉语教学尤其如此,对外汉语教师的一切教学活动应以让学生掌握语言技能为目标。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不同于其他课堂教学,知识课的课堂是尽量让学生在课堂上掌握更多的知识,而对外汉语课堂则是让学生尽可能牢固地掌握语言技能。因而在知识课堂上,教师知识多多益善,但对外汉语教师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更应注重教学的方法,相关知识的多少不一定必然影响教学的效果。对外汉语的课堂教学活动不应有随意性和盲目性,要杜绝冗余教学行为,教师的眼神、动作、语调等看似不经意的活动都应能传递一定的信息,都应是长期的教学工作所形成的有助于学生提高能力的习惯。

二、对外汉语的教学目标与教师的教练意识

对外汉语教师应充分认识语言教学的教学目标,把创设训练型课堂,提高学生的语言技能作为主要任务。学生掌握语言技能与运动员学习体育项目的过程有相似之处,因而对外汉语教师可以具有体育教练员的意识,并培养自己类似体育教练员那样的基本教学训练技能。从另一方面看,知识学习尤其是语言学习是非常枯燥的过程,而如果对外汉语教师能够在有效教学理论指导下构建训练型课堂,将会使汉语学习更轻松有趣,更易于达成教学的目标。

长期以来,对外汉语教学界甚至整个外语教学界实际上奉行的是“语言学中心论”,从业教师大多出身于语言学专业,课堂活动有许多也是在讲授语言学知识。许多人认为,既然外语教学是语言教学,就应该以语言研究为中心。殷猛认为,这在吸收、借鉴语言研究成果,并应用、推广到外语教学领域来说意义重大,可是,它却将外语教学研究限制在与语言理论的关联研究中,忽视了外语教学的“实践性”本质[5]。对外汉语教学需要语言学与现代汉语的知识,但千万不要以为教学中只是传授语言学的知识,语言教学必须重视学生技能的提高。从对外汉语教学的现状来看,对外汉语教师更应当把自己看作教授学生技能的教练,而不是教授学生知识的讲师。

从有效教学的目标来看,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凡是与提高学生语言技能无关的教学活动都不利于达到教学目标。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原则是精讲多练,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语言技能,因而对外汉语课堂只能是训练式课堂而不是讲解式课堂。对外汉语教师应具有教练意识,其课堂教学行为应具有类似教练那样的基本教学训练技能。在外语课堂上不从教学目标出发而大讲特讲汉语语言学知识甚至普通语言学理论知识,对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没有任何益处。

教师应当明确自己的教学目标,使课堂教学围绕这个教学目标服务。如果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就不是有效的。即便这样的教师讲解详细到位,声音洪亮,用各种手势动作来帮助解释说明,给出典型例句让学生体会,也只是让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加深理解,却并不一定能让学生达到会用的目的。这样的教师就是典型的知识传授者。如果整节课堂都是教师一个人说话,占用课堂的全部时间,学生只是被动的输入,其学习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对外汉语教师不能把自己作为“讲”师,教学活动不能全靠讲。“精讲多练”“讲练结合”“突出语言教学特点”“以学习者为中心”是外语教学的基本原则[6]。我们认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教”比“讲”更能体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讲”突出的是教师的讲授,教学活动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教师的讲授活动为中心,而“教”着重的是教师的教学,突出的是教师的引导作用。对外汉语教学中,“教”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教师指导下的“练”。教学活动要以学生为中心,要以学生通过相关的练习达到语言能力的提高为目标。从教学理念来说,“讲”师是以教师为主,而教练则是以学生为本。

知识课堂上学生懂了并通过教师的教学活动能够长期记忆,这就是成功了,而对外汉语课堂更注重学生会不会,能不能在生活中运用语言。懂不一定会,会也不要求全懂。对外汉语教师应看学生是不是掌握所教授的语言能力,课堂上不能没完没了地问学生“懂了吗”“明白了吗”等相关问题。要通过教师的引导,简单的讲解,多种多样的练习达到学生会用某种語言形式的目的。

知识型课堂教师的知识越多越好,常言说,要想教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桶水。教师在这样的课堂上教的是知识,同时希望学生获得相关知识并将其融会贯通。对外汉语教师,尤其是第一语言就是汉语的汉语教师,相对于学生的一碗水,教师不止有一桶水,教到任何一种语言现象,教师都可以引发出无限的知识内容。但如果教师没有充分的课前准备,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没有合适的教学方法,讲的东西再多也未必有助于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对于以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教师来说,尤其是对于中国教师来说,其知识水平、文化程度、个人阅历都足以应付汉语水平还远远满足不了交际的外国学习者。一些教师只需依靠自身的活跃的性格和随机应变的能力就可以支撑几节课,只要依靠教材,加上对自己是常识而对外国学生却不甚了了的知识,应付几节课也不会有一点问题。但这样的课堂效果如何,学生是否有收获,很值得教师思考。

三、对外汉语教师应具备的教学技能

教练型教师必须明确对外汉语教学的目标,掌握对外汉语训练式课堂的特点与构建,做好教学的准备工作,熟悉对外汉语教师的导入技能、讲解技能、示范技能、提问技能、反馈技能、课堂控制技能。知识型课堂的教师专业知识是第一位的,教学方法也不能忽视。而对于教练型教师来说,只要他具备一定的语言水平,更重要的则是传播技能即教学方法,相对来讲,专业知识水平倒处于次要地位[7]。对外汉语教师需要像教练一样,他应当是示范者、信息提供者、互动参与者和监控反馈者。

参考文献:

[1] 陈绂.从AP中文课程看美国外语教学的标准[J].语言文字应用,2007(3):18.

[2] 崔希亮.不畏浮云遮望眼[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07(6):4.

[3] 崔希亮.汉语国际教育“三教”问题的核心与基础[J].世界汉语教学,2010(1):73.

[4] 殷猛.企业教练理论与外语教学“教练”理念研究[J].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2012(1):84.

[5] 邓妍妍,程可拉.创设教练环境,关注学生情感,培养学生成才——美国中小学教师教练模式的启示[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9(3):49.

[6] 徐子亮,吴仁甫.实用对外汉语教学语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7] 王皋华(2009)高校体育教练员基本教学训练技能岗位培训[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 .

猜你喜欢
教学技能对外汉语教学教学目标
微视频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研究
对数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浅谈组织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微课对英语师范生教学技能的培养
对外汉语课堂游戏教学设计
对外汉语听力教学初探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效性的策略
透过高考把握《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