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师生关系类型的个案研究

2018-02-12 11:55牛钊闱
新课程·中旬 2018年10期
关键词:人际关系

摘 要:师生关系是学生在学校中重要的人际关系,是学生学业、情感等方面的支持源。采用半结构访谈法访谈了一位老师,结果表明这位老师与学生的师生关系为亲密和谐型。

关键词:师生关系类型;个案报告;人际关系

师生关系是学生在学校中重要的人际关系,指教师和学生在共同的教育教学过程中通过相互影响和作用而形成并建立起来的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特别是在中小学阶段,学生身心发展迅速,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以往很多的研究表明,师生关系与学生的学校适应状态、心理健康、主观幸福感以及学业成绩等都有很大的关系。当然,良好的师生关系对于教师的身心健康也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在中小学阶段,建立与维持良好的师生关系显得十分的重要。

姚海计、唐丹(2005)研究发现,中学生师生关系类型包括矛盾冲突型、亲密和谐型和疏远平淡型。矛盾冲突型的学生与教师交往具有较多的冲突和回避,与教师之间的依恋感和亲密感也比较低;亲密和谐型的学生与教师之间具有多亲密、多依恋、少冲突、少回避的师生关系,具有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疏远平淡型的学生与教师交往主要表现出少依恋、少亲密、多回避的特点,与教师交往的态度和行为比较回避疏远。

本文按照姚海计、唐丹(2005)关于中学生师生关系的研究结果,自编了访谈提纲,并访谈了一位老师,以探讨他与学生的师生关系类型。

一、研究方法

1.被试

一位入职一年的男老师,姓王,教某初中初一的数学,并任班主任。

2.研究工具

自编的访谈提纲,包括24道题,涉及冲突性、依恋性、亲密性和回避性四个维度。

3.数据处理

对访谈资料进行初步的整理,并进行编码,再依据姚海计、唐丹(2005)关于师生关系类型的分类来判定结果。

二、研究结果

访谈的结果表明,王老师与学生的师生关系类型为亲密和谐型。他与学生的关系表现为多亲密、多依恋、少冲突、少回避。

多亲密,少回避。王老师总体上对师生关系感到比较满意,绝大程度上觉得自己和学生是朋友的关系。对班上的每一个同学都比较了解,比如他们的性格、家庭背景、他们内心的想法。平时和学生也能打成一片,比如和学生一块儿打乒乓球,同时会经常组织一些班级活动,如辩论赛、运动会、艺术节,最近还在组织排话剧。在学习或生活上也会经常关心学生,如天冷了经常会提醒他们加衣服。在对待学习差一点的学生方面,他认为一切都是暂时的,相信他们能学好,另外人的才能和天赋也是不同的,学困生也有其优秀的一面,他会平等对待他们。平时与学生沟通交流的比较多,主要是个别面谈的方式。同学们和王老师也比较亲密,路上遇到他时,基本都会主动打招呼。

多依恋,少冲突。王老师觉得在与学生的交往中,虽然也有一些不和谐的因素,但是没有什么大的冲突或矛盾。学生上课基本都能认真听课,并按时完成作业。他惩罚过学生,但不多,如罚做值日,由于学生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所以还是愿意接受处罚的。当学生在某些问题上的看法与他不一样时,他会听取学生意见,如果学生的意见有一定的道理,他就会同意他们的观点。遵守纪律的学生是大多数,违反纪律的学生也有,王老师认为无规矩,不成方圆,纪律对学生的行为是一种约束,不是压制。他认为学生都不怕他,也没想着让他们怕,他是学生的朋友。他觉得与学生在一起是轻松愉快的,也很喜歡跟学生在一起。平时学生在学习或生活中遇到问题时,都会主动找他帮忙,下课的时候也会主动找他

谈心。

三、讨论

教师在师生关系的建立与维持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师应该从日常生活做起,从点滴做起,有意识地建立和维持良好的师生关系,那么教师该如何去改善师生关系呢?

1.教学方面

尊重每个学生。教师应该尊重每一个学生,在教学中,允许学生有自己的见解,鼓励学生多表达自己的看法,并且尊重学生的人格,注重学生个性及全面的发展。

多帮助学困生。在教学中,教师在教学设计方面应该考虑到一些学习比较吃力一些的学生,多给予他们指导。并且能做到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同学,不要把成绩作为评定学生的唯一标准,采用多种方式来评定学生。

多鼓励、少批评。对学生学习方面出现的问题,应该及时指出,耐心地帮助他们改正,尽量避免在公开场合使用严厉的口吻批评学生,以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对于学生在学习上的进步,应该及时给予表扬。

2.日常生活方面

细心观察。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应该细心观察,及时发现学生出现的问题,如,情绪上的困扰或是学生出现的厌学情绪,并及时加以辅导与帮助。

多关心学生。教师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也要多关心学生的日常生活,如天气变化,提醒学生多加衣服;提醒学生晚上要早点睡,早晨要吃好,中午争取休息一会。

多沟通。教师可以多与学生谈心,采取多种方式与学生沟通,比如面谈、电话、QQ谈话、邮件等,及时发现学生出现的问题,并给予帮助与疏导。

多组织一些班级活动。教师可以多组织一些班级活动,如主题班会、集体生日等,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和归属感,使学生体验到学校生活的丰富多彩。

参考文献:

[1]王耘,王晓华,张红川.3-6年级小学生师生关系:结构、类型及其发展[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1(3).

[2]鲍聪.2002年师生关系研究综述[J].大学教育科学,2003(4).

[3]李瑾瑜.论师生关系及其对教学活动的影响[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5(33):3.

[4]闵容,罗嘉文.师生关系研究综述[J].教学研究,2006(1).

注:该论文属于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的研究成果,课题立项号:GS[2018]GHB0500。

作者简介:牛钊闱,单位:甘肃省会宁县柴门初级中学,职称:一级教师。

猜你喜欢
人际关系
以“工作坊模式”为武器,提升高校学生心理素质水平
情商与销售业绩关系的探讨
从心理咨询师的视角解读大学生人际关系问题
通过体育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耐挫力的策略研究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积极性缺失对策研究
微信红包传播中的用户心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