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监理信息化理论构架

2018-02-14 02:27李疆英杨源波毛喜荣西安长庆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陕西西安710018
建设监理 2018年2期
关键词:监理规律数据库

李疆英,杨源波,毛喜荣(西安长庆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陕西 西安 710018)

0 引 言

如何建设监理工作平台(以下简称“平台”),满足在线工作的迫切需要,实现监理信息化,是近年来监理人积极投入与研究的课题。本文立足监理服务本质,探寻平台运行原理,提出构建思路并进行论证。笔者认为:平台应在三维空间运行,即监理技术服务流、基础工程数据库与时间这三个空间内运行。运行必须遵循监理内在规律与空间内每个数据间的逻辑关系。因此,研究构建出三个空间之间、空间内每个模块之间、模块内每个数据之间的逻辑关系,对监理信息化理论构建,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物理解决运行的内在规律,数学解决逻辑关系,笔者应用两者对理论的可行性进行了论证。同时,平台在三维空间运行不断留有监理痕迹和信息流。该信息流作为监理信息化的重要成果,对信息流的提取、分析应用是实现科学监理、提高服务质量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监理信息化的最终目的。

1 监理信息化的定义

监理信息化是立足信息分析的基础,依据分析结果进行工程项目管理。

依据监理文件资料及档案管理规定,穷尽所有的监理痕迹,对各类监理痕迹进行信息分析,立足监理服务的工作特点,用信息分析结果对建设工程实施科学管理。管理内容包括:向上级部门提供分析结果满足决策,依据分析结果向建设方建议项目管理措施,对施工方进行管理,开展工程造价、进度控制等等。

2 “监理时空”的定义

“监理时空”由三维空间构成。

一维A空间为监理技术服务流。该空间数据为若干监理工作标准。每个监理工作标准,按照监理 “审、查、管、报”规律编制成运行表单(相关论述见本文 4.4 内容;每个数据编码有“A”标识)。

二维 B 空间为基础工程数据库。该空间数据与实体工程无关。每个数据严格按照相关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进行穷尽;每个数据为规范中的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分项工程、检验批,因此命名为基础工程,每个数据编码有“B”标识。

三维 C 空间为时间。该空间数据为信息分析工作标准,以监理日志为核心运行(相关论述见本文 4.1、4.2、4.3内容;每个数据编码有“C”标识)。

以上三维空间可以简称为“监理时空”,探求该时空的运行原理,是构建监理信息化理论的必由之路,也是立足监理服务本质,用监理预控和主动控制的方法,确保建设工程依法合规和不断降低工程风险,确保工程质量安全的主要途径。

3 运行轨迹与信息流

运行应是动态与静态的组合,即两个空间的内容用逻辑关系绑定,才可能有运行轨迹。A与B两维空间产生的信息是平面上的若干点,无法建立信息系统,必须放在C空间与每天的实际工作关联,按照一定的规律运动,才会产生信息流。这个信息流便是平台分析系统的基础和灵魂,而信息分析功能是监理实现管理权责的必要和重要的条件。

4 建立A/B/C运行的数学模型

研究设计平台必须要做以下四项工作:一是定义 A、B、C 三个纬度空间;二是为每个空间设计数据库;三是设计任意两个空间、任意一组模块内的逻辑关系;四是找到每类数据运行的内在规律,建立数学模型。

4.1 求解C空间的最小单元

数学概念一:若有两个未知数 A、B,则需两个方程方可求解;若只有一个方程,则必须假定一个未知数的值,代入方程,方能求解(A,B)的值。

假定哪个值?在B维空间里,不同的工程内容需施加不同的监理行为,监理行为的运行轨迹则是技术服务流的方程。如对某工序,应施加A旁站(A9-1)、巡视(A9-2)、平行检验(A9-3)、隐蔽验收(A9-4)、检验批验收(A9-5)、工序报审审查(A9-6)等监理行为。因此,A 随 B 变化而变化;B 设定则 A 可求解。所以假定 B 值,即假定一个静态的工程内容,可求解A值。

用数学中的 Limt 极限概念,B 的无限静止状态是什么?由监理规律,这个无限静止状态的 B 值为某一天的施工内容。到这里,就引出了运行需求的第三个纬度 C空间。一个技术服务流的方程是不能求解 C 的。同样,用 Limt 概念,则得出 C 的最小值为 1 d。这正好与 GB/T 50319—2013《建设工程监理规范》中“监理日志”的定义相一致。

4.2 C空间的运行规律

由上述,C 空间应是监理的进度控制,以进度为 C 轴线,A、B 二维空间平面从开工时间运行至竣工时间。

用数学积分的原理,以开工令时间为下限、竣工验收时间为上限,进行年度信息累计和分析;或任意设定一段施工工期,进行阶段性信息累计和分析。

所有的信息点来源于每张表单,来源于每一个监理行为最小单元,每条信息都是在当天(1 d)的技术服务流程中产生的。这个每天的信息就是 C 空间的最小单元。

至此,与产品流水线一样,我们就创新设计出 A、B、C 监理服务流水线了。

4.3 信息分析标准的设计

该分析系统应在 A、B 二维空间顺利运行的基础上建设。

对定期汇集的一类信息,在平台上点击“分析判断”按钮,就显示信息分析的结果和处理建议。如:对一定期间的若干监理通知单进行分析,应有各类问题的比例、问题的主要原因、处理意见等结论。

对 A、B 二维空间的运行,在表单中设计监理信息的提取点,用“×”“”对某监理结果符合规定、不符合规定进行标注。设定“×”的警示值,当达到警示值,提请进行信息分析。警示值依据工程管理的需要设定。对“”亦可设置分析警示值。

按照实际汇集的信息资料进行各类信息分析标准的设计;也可在原档案资料的基础上想象平台的运行,设计分析思路或框架。

4.4 设计A、B数据库的原理及中心数据

设计数据库用模块的概念,设计各类数据的运行用数学的逻辑概念。

(1)构建 A 空间监理技术服务流,用物理的内在规律概念。已找到监理行为的内在规律为:“审”“查”“管”“报”。穷尽《建设工程监理规范》对监理行为的规定,共 14 类监理行为,也即 A 空间的 14 类模块。将每类监理行为(每类模块)分解至最小单元(因为只有分解至最小单元才能编制出表单),共 52 个最小单元。平台的本质应是按“审”“查”“管”“报”规律运行这 52 个监理行为的表单。这就是监理技术服务流。监理管理的最小单元是工序,将每个工序与每个分项工程捆绑。所以要实现管控,就要让工序审查做 A 空间的主人,而不是检验批报审。工序审查是 A 数据库的中心数据。

(2)构建 B 空间基础工程数据库,有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分项工程和检验批 4 类模块应用专业工程的概念。平台应覆盖的基础工程应根据平台的适用范围确定。如对笔者所在的监理公司,平台覆盖 GB 50300—201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和 SY 4200《石油天然气建设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系列中的所有工程,用专业工程的概念分别分解即得出 51 个单位工程、102 个分部工程、483个分项工程(工序概念)和 652 个检验批工程,满足油气田地面建设和房屋建筑工程的监理。该数据库主要解决质量和工程本质安全,对工程的质量评定项目和每个项目的合格标准,是 B 数据库的技术核心;而这个质量评定的施加对象是检验批。所以,检验批是 B 空间的主人,没有检验批的 B 空间是空中阁楼。检验批是 B 数据库的中心数据。

5 工程资料数据库的设计原理

对工程资料的数据库和运行规律的设计:用档案的概念,只是工程建设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痕迹罢了,它应是一个硬币的背面;而正面是监理行为或其他建设工程管理行为。主要用于工程质量的追溯和查询,所以每张资料编码构成的编码系统,是否能顺利运行、逻辑清晰,是否符合档案管理的内在规律,是否能自动运行,是对平台运行的验证和修订的基础。笔者已完成监理资料三级目录体系及运行规律的研究,该部分内容不作为本论文内容。

6 结 语

监理信息化发展已势在必行,行业同仁一直在积极努力,不少监理单位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正是在这些实践的基础上,认识到需要明确监理内在规律,需要找到一套能指导监理信息化建设的理论及构架方法。笔者正是从该角度出发尝试探索。该理论构架立足监理服务本质,从信息化必须要解决的运行空间、模块逻辑、数据等关键问题入手,提出了信息化建设思路,并论述了具体实施方法。该理论构架对监理信息化实践有积极的指导和推动作用。

猜你喜欢
监理规律数据库
规律睡眠中医有妙招
找规律 画一画 填一填
找排列规律
关于建设工程监理发展趋势的探讨
数据库
工程监理管理模式创新探索
巧解规律
数据库
数据库
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