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猪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治

2018-02-14 19:55郑再成
现代畜牧科技 2018年9期
关键词:体病病猪红细胞

郑再成

(黑龙江省龙江县畜牧兽医局动物卫生监督所,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100)

1 病原

猪附红细胞体是立克次氏体目、乏浆体科、附红细胞体属,革兰氏染色呈阴性。猪附红细胞体光镜下形态呈小球状、卵圆形、杆状或环形等多种形态,大小为(0.3~1.3) μm×(0.5~2.6) μm,平均直径0.2~2 μm,它们单独或成簇附着于红细胞表面,或游离于血浆中,附着于红细胞表面时看不到运动,游离状态下则可作摇摆、扭转、翻滚等运动[1]。无细胞壁、没有明显的细胞器及细胞核、没有鞭毛的原核生物。附红细胞体在低温条件下较稳定,在冷冻的血液中能存活1个月,冻干处理后可存活近2年之久。

2 流行特点

猪附红细胞体病主要呈地方性流行,其流行和发生呈一定的季节性特点,通常在高温高湿的夏季发病率较高,冬季气温较低发病率不高。患病猪和隐性感染猪是主要的传染源。健康猪通过接触病猪伤口或摄入被血液污染的饲料、饮水等而被直接感染,也可通过疥螨、虱子、吸血昆虫等生物媒介的叮咬间接感染,在进行注射治疗和免疫接种时,交叉使用注射针头也是该病传播的一个重要途径。附红细胞体还可通过交配进行传播,新生仔猪也可经胎盘垂直传播而感染。另外,隐形感染猪在应激反应作用下,如长途运输、断奶仔猪互相撕咬、过度拥挤等可导致猪病的急性发作[2]。

3 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猪附红细胞体病的潜伏期一般在1周左右,病程较长,死亡率低。临床主要症状差异性较大,主要可引起母猪生产性能下降,育肥猪增重缓慢,仔猪发生贫血、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严重,体质下降。母猪临床症状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病例主要表现为体温升高,且持续高热,食欲下降甚至废绝,母性意识缺乏,泌乳量下降,部分病例可见乳房和阴唇发生水肿;慢性病例主要以体质衰弱,可视黏膜苍白及黄疸,繁殖能力下降,表现为不发情或屡配不孕,如伴有其他疾病可使病情加重,严重者甚至死亡。育肥猪发病症状为体温升高,精神萎靡,食欲下降,流涎,呼吸加快,伴有咳嗽,病猪离群独处,不愿站立,消化紊乱,便秘和腹泻交替出现,在耳朵、颈部、胸前、腹下、四肢内侧等处皮肤红紫,部分病猪因后肢麻痹而不能站立,严重者发生死亡,耐过猪转为慢性经过,生长发育缓慢,渐进性消瘦,出栏延迟。哺乳仔猪发病症状主要为身体皮肤潮红,哺乳减少或废绝,急性死亡,一般7~10日龄多发,体温升高,精神萎靡、眼结膜苍白或黄染,出现贫血症状,四肢抽搐,排出腥臭的深黄色或黄色黏稠稀粪。

对病死猪和濒死猪进行剖检可见主要病理变化为贫血和黄疸,血液稀薄,色泽较淡,凝固性差。全身性黄疸,皮下出血,呈胶胨样侵润,肌肉色泽淡白。胸腔及心包内有积液,肺脏暗红色,心肌扩张明显,呈熟肉样,表面散布一定数量出血点。肝脏肿大变性呈淡黄色,表面有灰白色条纹状的坏死灶。胆囊膨胀,胆汁呈浓稠明胶样。脾脏肿大变软,色泽呈暗黑色。肾脏肿大,颜色变淡,表面有细小出血点或黄斑。

4 诊断

根据流行特点、临床症状以及病理变化,同时结合实验室检查,可对该病进行确诊。实验室检查的常用方法有镜检、血清学诊断和分子生物学诊断方法。镜检法在临床应用上具有诊断速度快、使用成本低等特点,特别是在进行个体检测时应用较多。血清学诊断包括补体结合试验、间接血凝试验、荧光抗体试验和ELISA 等,多用于群体感染发病的检测,准确率比镜检法高,但成本相对较高。分子生物学诊断是通过采集病料样本,提取核酸遗传物质,经过体外PCR 扩增,根据扩增结果来判定是否感染,本法测定结果非常准确,但检测成本昂贵,临床应用较少。

5 防治

病猪被确诊为附红细胞体病后,临床上可用贝尼尔,按体重3~5 mg/kg的剂量,配成5%的溶液,分点深部肌肉注射,每天1次,3天1个疗程。也可用盐酸咪唑苯脲,按照体重2 mg/kg的剂量,进行肌肉注射,每天1次,连用2天。对病情较重的猪,针对出现的全身症状,进行相应的对症治疗,以利于病猪的早日痊愈。除相应的药物治疗外,还应采取相应的措施降低传染,对发现的病猪和疑似感染猪,要进行及时隔离治疗,对病死猪的尸体进行无害化处理,对患病猪所处的环境进行清理打扫,及时清理粪便及各种污染物。做好灭鼠及吸血昆虫工作,消灭间接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

猜你喜欢
体病病猪红细胞
红细胞的奇妙旅行
中兽医辨证治疗猪湿热黄疸
基于Delphi法的高原红细胞增多症中医证候研究
氟苯尼考对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治疗效果观察
病猪喂药有办法
肉牛附红细胞体病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防治措施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和猪瘟混合感染的诊断》图版
Uf1000i红细胞检测在肾内科的应用价值
猪弓形体病的诊治
猪附红细胞体病诊治对策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