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前/术中气压止血带在股骨下段骨折手术中的临床观察

2018-02-14 06:05李晓君赖福崇余芳芳
江西医药 2018年3期
关键词:止血带无菌股骨

李晓君,赖福崇,余芳芳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手术室;2、骨科,南昌 330006)

止血带作为一种简便实用的止血方法,在骨科手术中起着重要作用[1],自 1904年 Harvey Cushing首次在骨科手术中应用气压止血带,达到人工控制止血带压力的目的。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5年3月-2017年3月闭合性股骨远端骨折病例60例,其中左股骨26例,右股骨34例,男36例,女24例,患者年龄为21-45岁,平均年龄为35.43岁。术前B超检查:双下肢彩超无血栓形成,入院即使用博璞青(低分子量肝素钙注射液)进行预防性抗凝治疗,术前1d停止使用,所有患者术前检查均无严重系统性疾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男19例,女11例,对照组男17例,女13例,手术均使用同一款止血带,实验组使用无菌术中止血带技术,对照组使用术前止血带技术,所有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未出现严重并发症。

1.2方法实验组与对照组均在术前一天晚上督促病人进行全身擦浴、用肥皂重点擦洗大腿及会阴部位三遍,更换清洁衣裤,如术野体毛长于1cm影响手术操作的用理发推剪剪去。实验组消毒范围由髂嵴平脐处消毒致踝关节,足部使用无菌敷料包扎后,于大腿根部垫一棉纸,缠绕经环氧乙烷消毒后的止血带,外用无菌绷带环绕3周,对照组于消毒前在大腿根部垫一棉纸,外用普通清洁绷带环绕3周,再进行消毒,消毒范围由捆绑止血带处至踝关节,两组使用止血带前抬高患肢1-2min,使患肢静脉血液回流,止血带压力约60kPa,所有手术均在全麻下由同一组外科医生行手术治疗,术前30min使用头孢呋辛纳1.5g,手术切口为大腿外侧纵行切口,行康辉股骨远端解剖锁定板内植物治疗,切开筋膜层后肌层尽可能减少电刀的使用,钝行分离肌肉,遇较大血管行结扎以利于术后伤口的愈合,缝合膝关节囊时屈曲位以减少术后出血,关闭切口前置入18号橡皮引流管1根,接引流袋引流,缝合后弹力绷带包扎整个下肢约24h,用于预防深静脉血栓及加压止血,并于术后第2d去除弹力绷带及拔出引流管,伤口换药使用酒精消毒并于内层使用酒精湿敷,术后8h开始行博璞青抗凝治疗,余下进行常规补液治疗,术后48h停止使用抗生素治疗,术后第2d行实验室血常规,血沉等检验,术后3d进行功能锻炼,术后14d拆除皮肤缝合器(强生),出院后 1,3,6,12 个月进行功能回访。根据我科内植物使用要求,闭合性骨折一律使用碘酊及酒精脱碘消毒,穿戴好手术衣及手套后,取一棉签,蘸无菌蒸馏水后,于术前在实验组及对照组分别取样止血带附近反复涂抹两次做培养,结束手术后,由同一个医师继续在止血带附近再次取样培养。

2 结果

实验组在手术开始前有1例培养细菌菌落数为1cfu/cm2,对照组在手术开始前有2例培养细菌菌落数为2cfu/cm2和2cfu/cm2,根据我院手术室规范要求,均符合相关术前标准,术后实验组4例培养细菌菌落数为2,4,4,5,对照组有9例培养细菌菌 落 数 为 2,3,5,7,8,14,35,38,46, 实 验 组 (2.75cfu/cm2)培养细菌菌落数要明显低于对照组(17.56cfu/cm2),手术时间计算均从主刀切皮开始,连续使用90min止血带时间,至缝合切口结束计算手术时间,实验组手术时间(135±32)min,对照组手术时间(142±42)min,于手术前更换新的一次性吸引袋,记录伤口冲洗出入量,结果实验组术中出血量(621±238)ml,对照组术中出血量(613±243)ml,实验组术后伤口引流量(137±35)ml,对照组术后伤口引流量(131±39)ml,实验组及对照组术后伤口红肿天数均为(3±2)d,上述数据实验组和对照组结果(P>0.05)相差不大无明显差异,术后7d平均体温度数实验组38.43℃低于对照组38.64℃,术后换药时使用一次性无菌卡尺测量伤口红肿长度距离切口处距离,切口红肿长度实验组 (2.54±6.11)mm 少于对照组(2.65±6.34)mm,局部皮肤损伤面积利用透明胶带敷贴测量实验组 (18.54±1.11)mm2少于对照组(23.65±2.34)mm2,术后第 2d 行血常规,血沉等检验:分析后得出实验组白细胞(10.13±2.65×109/L)少于对照组(10.93±3.85×109/L),实验组嗜中粒细胞百分比(86.1±10.26)%少于对照组(91.2±13.46)%,实验组 ESR(20.1±3.4)少于对照组(21.1±4.1),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气压止血带能阻断血液循环,使手术部位处于无血状态,保证术野清晰,便于手术操作,同时又可以减少术中出血,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患者痛苦和经济负担,被广泛应用骨科四肢手术。当然由此带来了一些止血带反应:肢体的局部损伤,疼痛,麻木感,神经损伤等,考虑到止血带的副作用,所以其压力及应用时间都应该达到最小化。基于止血带的这些优点与缺点,术前应该严密考虑止血带应用的时间及压力。术者应该尽量短时间使用止血带,以减小其潜在的并发症。不同的止血带使用方法对手术的总失血量没有明显影响。在本研究中我们发现,术中无菌止血带有很大的优势,首先可以有效减低感染的风险,减少感染的机会,虽然术前实验组培养出细菌,可以考虑是从会阴部消毒不严格,有少许沾染,而对照组培养细菌较多,认为是无菌敷料包裹不严实。对比对照组较实验组体温度数相差不大,而对照组细菌数是实验组的3倍还多,考虑样本数不是特别的丰富,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推测其差距还会进一步加大,其次我们认为术前止血带在清洁上存在少许缺陷,每次使用之后,由于手术量大,偶尔可出现术前止血带未清洁或清洁不彻底继续在下一台手术使用,手术室之间的止血带偶尔交叉使用,清洁手术室的止血带偶尔被借用到急诊手术室使用,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感染的概率,这些都是我们需要改进的地方。另外我们于实验后,单独于普通止血带上培养后发现培养出多种细菌,这也是不符合我们清洁的手术要求,这也是我们需要改进的地方,从实验数据中我们发现局部皮肤损伤面积实验组也是要低于对照组,由于其消毒的方式不一样,实验组采用整体的消毒方式,使得消毒液干燥后再捆绑止血带,可以有效减少局部皮肤消毒液浓度过高,而对照组,易造成消毒液残留,腐蚀皮肤,针对这次的实验,我们发现有许多的地方要改进,可以在每次缠绕3圈绷带后,使用无菌手术贴膜密封住止血带,使用术前止血带可以避免消毒液残留,而术中止血带贴手术贴膜,可以更好的隔离有菌和无菌的交界区域。

[1]Yavarikia A,Amjad GG,Davoudpour k.The influence of tourniquet use timing of its release on blood loss in total knee arthroplasty[J].Pak J Biol Sci,2010,13(5):24.

[2]郭明,张湘云.保鲜膜应用于气压止血带的体会[J].中国医学创新,2009,32(6):147.

猜你喜欢
止血带无菌股骨
股骨近端纤维结构不良的研究进展
新型一次性无菌治疗巾的设计及应用
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与PFNA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比较
急救止血,止血带您会用吗
朱顶红快繁无菌体系建立的研究
全膝关节置换术中止血带应用的研究进展
膝关节置换术中止血带的使用对术后加速康复的影响
一次性使用无菌冲洗器在腮腺造影中的应用
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PFNA和倒置股骨髁LISS钛板治疗的临床观察
DHS与ALP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