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祁连县包虫病防治效果调查

2018-02-15 06:34任宜家
畜牧兽医科学 2018年13期
关键词:祁连县空怀母畜

任宜家

(青海省海北州祁连县畜牧兽医站,祁连 810499)

0 引言

2008年,随着祁连县养殖业的不断发展,养殖范围与数量不断提升,但是牲畜流产现象也明显增多。当地有关部门通过对有流产病史的母牛进行血清学监测,结果表明布病阳性率高达74.28%。通过对当地5个牧业乡镇不同年龄阶段的牛、羊进行实验室检测,发现牛平均阳性率7.49%,最高达24.19%;羊平均阳性率1.27%,最高达3.03%,进一步掌握布病的流行情况,进而可以引起各级部门的重视,并制定合理的防治措施,有效降低疫病发生几率。2009年,开展了大范围实验室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并制定一系列防治措施:繁育母畜免疫、种公畜监测等,取得良好成效。

1 基本情况

祁连县位于青海省东北部,海北藏族自治州的西北部,面积1.56万km2,可利用草场1 400余万亩。全县牲畜存栏138.55万头(只),其中藏羊120万只,占86.97%,可繁殖母羊69万只,母畜比例57.5%;牦牛18万头,占13.04%,可繁殖母牛6.37万头,母畜比例35.41%;黄牛存栏5 500头,占0.4%,可繁殖母牛2 319头,母畜比例42.17%。

2 防治分析

2.1 防治范围

布鲁氏菌病防治范围覆盖全县3镇4乡,共138.55万头(只)各类牲畜。

2.2 防治技术

牧区种公畜:流行病学调查→抽样→实验室检测→阳性种畜淘汰→净化。4年中,共淘汰阳性种公畜400余头只。

牧区生产母畜:流行病学调查→免疫注射→免疫效果考核→消毒及废弃物无害化处理→自然更新淘汰→净化。4年中,累计免疫母畜318.03万头(只),其中牛36.94万头、羊281.09万只,平均免疫密度92.5%。

农区奶牛:流行病学调查→抽样→实验室检测→消毒及废弃物无害化处理→阳性畜淘汰→净化。

2.3 监督管理

由祁连县科技农牧扶贫开发局监督管理,祁连县畜牧兽医站组织实施,实行行政、业务“双规”目标责任制管理。然后通过县畜牧兽医站对当地疫病流行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制定并落实防治措施。乡镇兽医站的相关负责人必须要认真负责,明确自身的职责。从而将牲畜疫病防治工作落实到位,严格执行工作岗位制,确保当地布鲁氏菌病得到有效控制,同时降低养殖户的经济损失。

3 防治效果

3.1 牲畜空怀率显著降低

通过调查数据分析,牧区牦牛和藏羊空怀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其中牦牛从2010—2014年,空怀率23.49%下降到15.4%,降幅8.09%;藏羊从2010—2014年空怀率由1.8%下降到1.17%,降幅0.63%。由此得出,通过合理实施防治措施,可以有效降低牲畜空怀率,应加大对牛羊疫病的防治,促进养殖业的发展。

3.2 流产率明显下降

发病严重的区域,通过采取合理的防治措施,可降低母畜的流产几率,并有效提升当地牲畜总体数量,加快规模化、现代化养殖步伐。实际调查数据显示,2009年牛羊流产率为6.23%,到2014年流产率为1.88%,平均降幅4.35个百分点,重点区域降幅超过6个百分点。

3.3 效益评估

通过布病综合防治,牧业乡镇牛羊平均流产率由2009年的6.23%下降到2014年的1.88%,平均降幅4.35个百分点。据此推算,69万只母羊、6.37万头母牛,母羊繁殖率按85%、母牛繁殖率按60%计算,仅流产一项,全县每年可多繁羔羊2.56万只、犊牛0.17万头,仔畜成活率按90%计算,可多繁活羔羊2.304万只、犊牛0.153万头;羔羊每只平均600元、犊牛平均1 200元计算可增加经济收入321.84万元。

4 防治措施

通过几年的努力,牧区牲畜的平均流产率明显下降。因此要进一步加强对布病的防治,有效提升当地牲畜的整体存栏量,逐渐扩大养殖规模,提高养殖户的经济收益。但目前,根据调查数据显示,当地牧区在牲畜布病检测中阳性率仍高于国家防治标准,要进一步加强对牲畜布病的防控,需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4.1 检疫净化畜群

检疫净化是防治家畜布病的有效方法[1]。继续在全县范围内进行牛羊普检,检出阳性畜强制扑杀。对感染率较高的群,间隔30 d左右检疫1次,直至没有阳性畜为止[2]。调运的家畜经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经实验室检测合格后,才可运输。调入牲畜应至少隔离30 d,然后经过当地相关动物防疫部门的检疫,全部合格后才能混群饲养[3]。后期仍需要定期进行免疫检疫,同时加强牛羊舍饲管理,保持活动环境清洁卫生,尽可能减少与病菌接触的机会,提高牛羊整体存栏数量以及牛羊品质。

4.2 建立免疫保护屏障

控制布病的唯一合理选择是对所有易感家畜应用S19等实际应用证明有效的疫苗进行大规模整群免疫接种,至少持续10年以上[4]。

4.3 环境净化

布病感染动物发病期从乳汁、粪便、尿液中排出的病原菌;分娩时,胎盘、胎衣、羊水中大量的病原菌会对周围的草地、居住场地以及饲料饮水造成污染,病菌还可通过消化道、呼吸道以及损伤的皮肤黏膜接触污染物侵入身体,进而危害其他脏器[5]。因此,对被污染的水源、草场、圈舍等要人为的与非污染区划分,防止健康畜进入污染区,同时加强消毒净化。特别是在牲畜转场后,应深埋流产污染物,并对场地、圈舍、围栏以及饲养员生活区、工具等用3%的NaOH进行彻底消毒[6]。

4.4 加大宣传

为了进一步加大对布病防控措施的推广,必须充分利用各种传播媒介,如电视、广播、宣传册等,从而使更多的养殖户认识并了解布病对牲畜的危害性,提高广大养殖户、买卖、屠宰及乳制品加工等职业暴露人员对“布病”的防控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从而防止布病的传播[7]。

5 结束语

包虫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危害极大。因此,养殖户应在养殖过程中做好防治措施,如定期对畜禽进行检疫、适时免疫接种、净化养殖场环境、加大宣传等,以降低包虫病的发病率,提高养殖效益。

猜你喜欢
祁连县空怀母畜
空怀母猪饲料配制注意事项
缩宫素和氯前列醇的使用简介
配怀管理要点(三)
祁连县阿柔乡规模羊场主要疫病流行情况调查报告
祁连县冻土气候特征分析
母畜子宫脱出的诊治
空怀母猪的饲养管理
对祁连县有机畜牧业发展电子商务平台的探讨
浅析维生素对母畜繁殖力的影响
提高母畜繁殖功能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