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学校综合实训楼建筑设计方案

2018-02-15 09:32宋涛
建材与装饰 2018年29期
关键词:流线校区铁路

宋涛

(山西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030013)

综合实训楼具有实验实训、教研室、办公、报告厅及会议室等几大功能的综合性教育建筑,是学校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力度,满足新形势下对教学设施场所的新要求,并着眼于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着眼于社会和企业对职业人的素质要求,培养、提高学生的职业精神,为学生努力学习提供可靠的动力,提升学生对职业认可的信心,从而为树立职业理想奠定基础。

综合实训楼是交通流线复杂、功能较多的综合性教学设施,因此在方案的设计上应充分考虑到功能分区合理布局、交通流线组织清晰明确、建筑立面体现学校历史文化特质,且应考虑新建建筑与校区现有建筑在总图布局上的协调统一。

1 工程概况

某铁路学校创建于1949年8月,是新中国成立前夕在华北地区成立的第一所铁路学校,69年来,为铁路和地方建设培养了6万余名专业技术人才,是首批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国家首批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省中职教育管理五星级学校。

铁路属于国家战略性基础设施,也是国民经济的命脉。铁路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铁路作为国民经济的大动脉,对带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铁路建设面貌日新月异。特别是“中国高铁”为题的金色名片在世界舞台上备受瞩目,向世人展示了“中国速度”驱动下的中国实力。

综合实训楼的建成将满足新形势下对学校教学任务的新要求,提升整体教学水平,更好的为中国铁路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优秀的技术人才。

拟建综合实训楼位于某铁路学校南校区北部,位于校区主入口处,校园中轴上。场地较为平整方正,无大的地形高差,用地现有三层教学楼、三层图书馆及沿街五层住宿楼将予以拆除。

2 建设规模

综合实训楼为集教学、实训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建筑,总建筑面积约为10950m2,其中:地上建筑面积约为9050m2,地下建筑面积约为1900m2(设备用房、人防工程兼地下车库)。地上5层/地下1层。建筑高度:21.9m,其中:地下 1层层高 4.8m;1层 5.1m,2~5层 3.9m,5层局部学术报告厅高度6m,室内外高差0.3m。

3 设计理念

通过对项目用地实地勘察、设计任务书的深入解读以及与业主方深入的沟通,我们认为本项目方案设计应从以下几点着手展开:

整体大于局部,我们设计的着手点不应将其视为移动孤立的建筑入手,而应从环境出发,考虑其对环境的影响及与现状建筑的关系。它的建成,应能将现状资源整合,使杂乱的建筑环境得到理性归纳,使之成为一个整体。

设计中应体现融入学校历史、铁路职业院校等元素,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形成城市新景观。

4 规划布局

建筑设计充分分析项目所处区位及周边环境,利用已有环境元素,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建筑方案结合学校的历史文化及专业特质,结合学校总体规划理念,实现建筑独特性与校史文化的融合,同时满足与周边建筑空间协调、外部和校区内部交通组织的合理设置,创造出一个功能完善、设施健全、交通合理、环境优美,融绿色、生态、文化于一体的地标性建筑。

综合实训楼位于学校南校区主入口处,结合校区总体规划设计方案,将建筑呈一字型沿城市街道展开,达到102m,对建筑场地形成控制,超常的建筑体量使之成为这一区域的标识性建筑,使建筑营造出庄重、雄厚的建筑气氛,使建筑形象得到完全的展示。建筑在满足城市规划规范前提条件下选取合理位置,既保证一定的前区广场,又保证与规划中的教学主楼围合成绿化景观区域,营造出优美的校园环境,形成“一轴一核两区”的规划结构,与校区总体规划相统一。

交通组织上采用人车分流的设计理念,避免机动车与行人流线交叉带来的安全隐患,创造安全校园。为保证校园内交通流线的便捷,面向入口广场设置有通过式过街楼,连接入口广场及校区其他区域。建筑周边设有环形机动车车道,既使机动车流线与校区规划及现有交通流线相结合,又满足消防要求。地下车库出入口位于建筑西侧,使机动车就近驶入地下车库。

5 建筑设计

“鼎者,定也。国之礼器,国之重器。”

鼎是我国悠久历史文化的代表。它是文明的见证,也是文化的载体。它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体现了工匠精神,代表了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最高水平。因次在建筑立面造型设计中,提取“鼎”的抽象概念。体现了学校69年来践行大国工匠精神的历史传承和为中国铁路建设、为锻造大国重器培养人才的时代使命。

建筑整体构图稳重大方,造型现代。建筑表皮肌理错落而又统一,传达出科学的逻辑。入口通道为两层通高,增加了空间的舒适度,并与顶层突出的学术报告厅相呼应强调了建筑入口形象,使建筑整体形象更加稳重。通道通过两根立柱,既将机动车通道和人行通道区分开来,既实现交通流线组织上的人车分流原则,又增强结构体系的稳定。建筑2~5层出挑,形成托举之式,使建筑主体更加舒展。建筑主体采用规则布置的竖向杆件,增强建筑的挺拔感和整体性。在材质的选择上,灰色石材与白色真石漆材质现代感十足。建筑细部做法层次分明,产生丰富的光影效果。

校门由门卫室和提名石组成,提名石位于校门右侧与主楼左上角上的校徽相呼应。校门整体风格和色调材质与主楼相协调统一,形成独特的学校入口建筑空间感受。

建筑立面设计稳重大方,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体现了学校悠久建校历史的厚重感和新时期强烈的使命感,成为学校乃至周边区域的标识性建筑。

6 平面功能布局

楼内各层平面功能如下:

1层通过2层通高的车行通道划分为东西两部分,各设有单独的入口门厅,形成办公和教学独立出入口,西段主要为办公用房并设有电梯,东段主要为教学实训用房;2~4层主要教学实训用房及配套的科研用房;5层设有400人学术报告厅、三间50人小会议室及教学实训用房。

地下室功能主要为设备用房、停车及人防要求,地下机动车停车位39辆;人防设计要求满足甲类,常6核6的人员掩蔽所。

7 消防设计

建筑地上部分为多层公共建筑考虑,耐火等级为二级。根据消防规范,防火分区按照不超过2500m2划分。每层分为一个防火分区。安全疏散共设有四部楼梯,均为封闭楼梯间。房间内任一点到房间门距离、各房间到楼梯间前室的疏散距离均满足规范要求,各部位疏散宽度亦满足规范要求。

建筑地下部分耐火等级为一级。根据消防规范,地下层设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地下车库防火分区按照不超过4000m2划分。地下一层分为1个防火分区。地下室部分安全疏散设置3部疏散楼梯,楼梯间全部为封闭楼梯间,每个防火分区内均设有两个以上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车库内任一点到安全出口的疏散距离均不大于60m。各房间内任一点到房门的疏散距离及各部位疏散宽度均满足规范要求。

[1]《建筑设计资料集(第三版)》.

[2]《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67-2006).

猜你喜欢
流线校区铁路
信息熵控制的流场动态间距流线放置算法
沿着中老铁路一路向南
几何映射
山东大学青岛校区
ComparingDifferentRhetoricStructurebetweenVariousLanguagesfromCulturalAspects
铁路通信线路维护体制改革探索与实践
任意夹角交叉封闭边界内平面流线计算及应用
ENSAE学院巴黎萨克雷校区
我校临安校区简介
无人机在铁路工程建设中的应用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