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生数学运算能力的培养

2018-02-16 10:00浦佩华
文理导航 2018年35期
关键词:运算能力高中数学核心素养

浦佩华

【摘 要】我国的教学体制不断改革,对高中数学教学提出更高要求。数学教师需要渗透核心素养教育,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本文将具体探讨高中数学核心素养教育之数学运算能力的培养路径,希望能为相关人士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高中数学;核心素养;运算能力

在高中教育体系中,数学学科占据重要位置。与其他学科相比,数学学科的理论知识较多,运算难度较大,很多学生在运算过程中遇到阻碍,导致成绩一落千丈。运算能力是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教师必须采用有效举措,提升学生的运算能力。

一、当前高中学生数学运算的常见失误

(一)审题不够仔细

在正式开展题目解析前,学生首先要对题干进行分析,找出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并根据已知条件、未知条件来解答题目。审题效果直接关系着后续的题目解析效果,因此学生在审题过程中应该着重考虑以下几点:第一,这道题目考察哪一部分的知识点?第二,这道题目类属于哪一范畴?第三,这道题目可以应用哪些数学定理、数学公式等进行运算。在考虑上述几个问题后,学生才能确定答题方向。部分学生审题不够仔细,在判断题目类型、题目考察知识时出现错误,影响了题目的解析效果。

(二)计算出现错误

很多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存在“马虎”的问题,认为主观因素导致了客观解题失误。究其原因,是因为学生过分注重解题思路,忽视了解题过程。数学计算相对复杂,因此学生要采用简洁的计算步骤、高效的计算方法。如果中间某一环节出现失误,只会一错再错,最终使计算结果出现偏差。

(三)步骤答案出错

在解题过程中,学生需要增强自己的规范意识,规范解题步骤和字迹等。一些学生虽然形成了自己的解题思路,但是在步骤书写时却出现错误,对计算结果产生影响。一些学生书写不够规范,数字模糊性较强,导致教师在判定答案时出现歧义。

(四)题目理解不足

为了得到正确结果,学生需要对题目充分理解,把握题目考察的方向。很多学生以自我为参照点解析题目,没有弄清楚题目的本质。以带绝对值符号的函数单调性判断为例,部分学生将其等同为普通函数的单调性判断,没有对函数进行分段,导致数学运算出现失误。

二、高中数学核心素养之数学运算能力的培养路径

(一)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

高中数学的学习难度较大,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阻碍。为了帮助学生攻克学习障碍,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具体引导,使学生建构基础的逻辑体系,并深化学生对数学概念、数学公式、数学定理的认识。对高考题目进行分析,可以发现高考更加注重对基础概念的考察,因此基础知识是培养运算能力的根基。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教师应该强化概念教学,引导学生形成严密的知识系统。

比如,教师在讲“三角函数”的概念时,应该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出发,构建三角函数概念模型,启发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创设情境是常用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呈现如下情境,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课堂中来:小明去游樂场游玩,乘坐了摩天轮。摩天轮运动变化,小明的位置也在发生变化。此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将摩天轮抽象为圆,将小明抽象为运动的点P,并应用有序数对(x,y)和(r,a)对小明的位置进行表示。为了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教师应该提出如下几个问题:第一,摩天轮不断转动,x和y、r和a发生怎样的变化。第二,x和y、r和a的改变是由哪个量引起的。第三,r、x、y和a存在怎样的关系,当a为锐角时,这些变量的关系怎样表示?根据初中所学知识,学生可以得到sina=的式子,从而建立三角函数的基本认知框架,增强模型建构意识和转化意识。

(二)总结正确运算方法技巧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学生在数学运算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失误。当出现失误时,教师应该对学生的错误原因进行分析,而不应该对其进行指责。教师应该秉持教学耐心,允许学生出错,并为学生介绍正确的运算方法,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的运算结论。

(三)明确数学运算基本方向

在引导学生进行数学运算之前,教师首先应该明确数学运算的方向,并渗透数学思想教学,让学生掌握数学运算的基本方法。很多数学题目有多个解,教师在引导学生计算正确结果时应该明确问题的本质,尽可能减少计算步骤,避开繁琐的讨论流程。

(四)加快数学运算解析速度

对数学卷面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数学卷面中的题目比较多,学生需要保证解题思维的流畅性,对题目进行快速计算。如果学生解题速度较慢,很容易出现卷面未完成的情况,导致数学成绩一落千丈。因此,教师应该在课堂上开展题目练习,不断加快学生的题目运算速度。

比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开展全员参与的限时计算。以三角函数相关的题目为例,教师可以在课堂正式开始前的5分钟内,让学生对二十道三角函数题目进行计算。比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开展竞技计算。以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等题目为例,教师可以呈现多道题目,让学生进行自主计算,以5分钟为限,并看哪个同学能在最短时间内计算出最多的题目,且保证题目的准确率。为了调动学生的自主参与积极性,教师可以为运算能力较强的学生颁发奖品,如笔记本等,使学生在良性竞争中获得个人提升。

(五)培养学生一题多解思维

数学学科具有创新性特征,很多题目都可以应用多种计算方法。新课程标准提出了核心素养的概念,要求教师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一题多解练习,鼓励学生探索题目的不同解答方法,呈现题目的多种解析方案。

综上所述,新课程标准提出核心素养的概念,以数学运算能力作为重点。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担任着为学生传道受业解惑的重要任务。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必须提升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

【参考文献】

[1]刘爽.高中数学运算能力的组成及培养策略[J].考试周刊,2017(50):106-106

[2]王爱斌.核心素养理念下高中生数学运算能力培养的思考[J].数学教学通讯,2017(30)

猜你喜欢
运算能力高中数学核心素养
浅论高中数学运算能力的培养
高中生数学运算能力的问题及策略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