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输血全面信息化改进的分析

2018-02-17 05:58陈宝海通讯作者
信息记录材料 2018年3期
关键词:血库申请单血站

陈宝海,俞 刚(通讯作者)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 浙江 杭州 310003)

1 引言

我国在医院临床输血的信息化方面是和社会血站信息化同时起步的,目前已有20多年,但是起初的信息化管理只有少数的医院输血科采用了比如数据库、条形码等技术对血液入库、交叉配血、血液发放等进行了信息化管理。为了进一步提高医院的工作效率,使得血液科的血液入库和发放等过程变得更加顺畅,满足患者输血的要求,医院应该实现输血的全面信息化改进。比如多家医院使用统一的采供血信息系统,使用统一的血库管理信息系统等,在实现区域网络信息系统建设的基础上,实现患者基本信息和输血前检查信息的共享。

2 我国临床输血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我国临床输血信息化发展中,虽然取得了不小的成绩,区域之间也开始形成网络联盟,实现数据的共享,但是和血站以及发达国家的输血信息化建设比起来还是有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我国医院临床输血信息化管理往往只关注输血的流程,比如血液科的血液入库、交叉配血和血液的发放,而对输血前的检查,比如患者的信息检查做的不到位,而且对于输血全过程的安全监控也没有进行有效保障,此外,医院血库和医院其他信息系统之间,与血站之间,与其他医院之间的信息共享还未真正实现。

2.1 输血前的人为差错

首先,我国临床输血的信息化改进当中,往往只关注血库的内部质量管理,比如血液入库、交叉配血和血液的发放,对输血前的其他关键步骤很容易忽视。比较突出的一方面是对输血前的输血申请管理没有管理到位。输血前的申请登记,患者基本信息的登记非常重要,如果在登记过程中出现差错,不但会影响到之后的输血效率,而且对医院、对患者来说都是致命的伤害。目前关于输血前的申请登记虽然也采用了电子化的录入方式,但是在电子化管理上却存在着没有专门的负责人员、电子录入系统容易出现故障,对故障没有预备的解决方案等问题。

2.2 输血的安全性监控得不到保障

其次,医院临床输血的信息化并不是医院输血科一个部门的事,因为临床输血信息化建设肯定要涉及到医院的各个部门,是一项大型的跨部门的系统建设。比如输血信息化系统应该是要将血液科、检验科、护理科、麻醉科以及外科等互相连接起来的,这种全面的输血信息化就需要全面的输血安全管理。但是目前输血的全过程安全性管理还得不到有效的保障,主要是因为对血库的投入不足,血库的信息化管理系统还没有全面的落实,这样,医院的医院信息系统(HIS)和实验室信息系统(LIS)等就不能实现信息的共享。

2.3 医院血库与医院其他信息系统之间还未形成完全的数据交换

上述提到,由于医院血库的信息化管理系统没有全面实施,医院输血全过程安全性管理没有切实保障。另外,十分关键的一点是医院血库和医院的其他信息系统之间没有形成完全的数据交换。一方面是因为医院血库的信息系统和血站的信息系统不同,血站的信息系统是由统一的厂商提供,再加上血站区域网络的建设,很容易实现区域内信息系统的统一,血站和医院的血库信息系统之间也能实现数据的交换。但是医院血库的信息系统是由多个厂商提供的,HIS需要经过与厂商协商修改信息才能实现医院信息系统之间的信息共享,这样血库的管理信息系统利用率就不高,效率也不高。

3 医院输血信息化改进的建议

医院输血信息化改进方面,首先应该要对输血申请这一环节加强管理,尤其是要将输血申请单务必填写完整和保证正确性。其次要对输血全过程的质量进行严格监控管理,做好全程的记录等,以免产生不必要的安全事故。另外,还应该对输血方面可能会遇到的安全性问题制定出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案。比如制定统一的规范和标准等。

3.1 加强对输血申请的信息化管理

首先,基于目前医院输血申请方面的问题,必须要通过信息化手段加强的方式来规范化输血前的一切手续,包括输血的申请、申请之后对相关信息的审核、登记,再确认无误以后再将有关信息输入到信息系统中,以便实现与医院其他部门,比如检验科的信息共享。关于输血申请实现的全面信息化管理,一方面一定要保证输血申请单填写完整,要求字迹清晰,不能涂改,通过改进降低错误率。另一方面为了保证患者可以及时就医,得到血液供应,医护人员也需要及时地和患者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关于输血申请方面的问题要耐心的解答。

3.2 对输血进行全过程的质量监控管理

其次,为了保障输血全过程的安全有效性,必须要对输血全过程实行全面的信息化质量监控管理。一方面还是要在输血前对患者的信息进行确认,然后再对患者进行检查,并把相关信息提交给专门人员。另一方面还要对患者标本进行采样、贴签,进行最后的身份识别确认。根据有关报道,很多输血事故的发生都是和输血前没有进行科学采样、标签贴错,身份识别有误有关。所以一定要高度重视此事,并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检查,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3.3 解决医院输血安全性问题的方案

在输血前为了保证输血全过程的安全有效,最好要拟出相应的预防和解决输血安全性问题的方案。比如提前设立相关输血安全专员,主要职责是改善实验室外的输血安全。比如研发新的科学技术,参考国外的先进经验,通过先进的科学技术来减少因为人为原因或者其他因素导致的安全事故。比如在输血的过程中,事先预测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制定统一的操作规范和标准等。

4 医院输血全面信息化改进注意事项

当然,即使医院输血相关的信息技术在不断地改进提高,但也并不是代表临床输血就一定是万无一失,不会发生安全性事故的,人为差错引起的安全输血问题还是存在。除了人为的,过度依赖信息科技也会引起一些问题。比如医院的信息系统毕竟不是完全可靠的,有时也会出现网络中断、软件系统中毒等突出的故障。另外,还有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是,目前医院临床输血信息化改进中还没有统一的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范,比如多家医院之间使用的信息系统的技术要求都不是统一的,在实现数据共享时会遇到阻碍。因此,未来需要在制定统一的技术标准、技术规范上下功夫,比如医院的信息系统和医院的临床输血信息基本数据集、和临床输血电子信息交换接口之间要达成统一的要求,如此才能保证信息数据在各个系统之间,甚至是不同医院的信息系统之间流通共享。

5 结语

综上所述,医院输血要实现全面的信息化改进,首先应该发现目前在信息化建设上存在的问题,包括输血前的一些人为失误导致的患者信息不全或者不正确,以及输血的安全性问题,输血全过程安全质量监控管理等问题。另外,医院信息系统和其他信息系统之间的连接问题以及与其他医院之间信息数据共享的问题也是阻碍医院全面信息化改进的因素。认识到输血全面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之后,可以从输血前、输血中以及信息系统连接、有关标准和制度的制定等方面采取措施。

[1]张宇,陈会欣,王顺.医院输血全面信息化改进的分析[J].临床血液学杂志:输血与检验,2016(06):959-961.

[2]杨文勇,熊荣,任保艳.临床输血申请单填写缺陷调查[J].中华全科医学,2012(05):769-770.

[3]朱兴华,彭萍.浅谈二级医院血库管理的工作体会[J].当代医药论丛:下半月,2013(03):333-334.

[4]霍保利,时新芳,沈晓红.对急诊护理操作实施风险管理的探讨[J].生物技术世界,2013(07):174-174.

[5]谈春荣,田宗梅,庄健美,张金荣,牛马勤.智能化临床输血电子申请单功能构建及临床应用[J].中国输血杂志,2013(12):1291-1293.

[6]韩红星,李小勇,刘厚明,杨燕,单万水.个性化混合条形码在检验科无纸化检验中的应用研究[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4(18):2576-2577.

[7]张志伟,包冬梅.护理部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作用[J].哈尔滨医药,2009(03):55-55.

[8]龚海霞,钟国康,杨嬗.放射学工作流程优化的作用[J].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2012(03):280-283

[9]李瑞红,孙志毅.审核临床输血申请单重要性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2010(09):876-877.

[10]吴云.医院内部电子申请单流程优化初探[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1(07):675-677.

[11]郭永建.《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之研读[J].中国输血杂志,2012(06):613-616.

[12]李红梅.7863份输血申请单调查分析[J].华西医学,2009(07):1744-1745.

[13]郑香花.临床输血申请单规范填写情况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05):609-610.

[14]尹玲,徐志娟.消毒供应中心低年资护士管理体会[J].内蒙古中医药,2014(04):95-96.

[15] DzikWH.New technology for transfusion safety.British Journal of Haematology,2006(11):181-190.

[16] Dzik•WH.Emily Cooley Lecture 2002:transfusion safety in the hospital.Transfusion,2003(09):1190-1198.

猜你喜欢
血库申请单血站
对脐血库“双重身份”的法律探析*
临床输血申请单不合格项目分析及应对措施
运用PDCA循环提高输血申请单的合格率和规范性
我院检查申请单流程设计与应用
PDCA循环在输血申请单规范填写管理中的作用
血站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研究
当前血站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信息技术在血站工作中的应用
前移血库规划与未来发展探讨
血站院感知识系统化培训模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