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HS工作中的理想与现实

2018-02-18 15:56胡根林
现代职业安全 2018年3期
关键词:理想现实笔者

胡根林|文

理想的EHS工作究竟是个什么样子?相信很多EHS人员都和笔者一样,希望在EHS工作中,老板很重视,要钱给钱,要人给人;相关部门很关注,要配合什么就配合什么,要做什么就做什么;员工觉悟很高,既要安全,又会安全;各类设备设施都是最好的、最先进的,本质安全化水平非常高;各类规章、制度、流程都是完善的,甚至完美的,实际运营过程中相关人员也是完全遵守,没有任何违背;EHS人员在企业地位崇高,受到全员尊重,等等。

但EHS工作实际上,却往往可能是老板漠视,要钱没有,要人不给,但事情还要解决;相关部门事不关己,遇事推诿,认为所有安全责任都是EHS人员的;员工抵触,应付管理,“三违”现象屡禁不止;各类设备设施老旧,安全功能不全,存在大量风险需要改善;EHS人员在公司“老板不喜,员工不爱”,几乎没有地位可言,等等。

虽然并非所有企业都是如此,很多EHS工作也不是完全如此“糟糕”,但理想与现实却仍会存着很大的差距。那么,EHS人员应如何面对这个差距呢?下面,笔者结合自身实践经验,从制度与现场两个角度,谈一谈EHS人员在工作中该如何应对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首先,谈下制度。现在流行“群”,笔者自己也加了很多EHS相关的群,在群中经常看到有人在问,有没有这个公司的管理制度,有没有那个公司的要素文件,人家公司做得好,我们要学习,要在我们公司中建立,等等。但实际上,任何管理制度都要适合企业的实际,很多“理想”的制度,未必适用于需求者的“现实”

笔者分享两件事情,供读者参考。

笔者有一个好朋友,在某“高EHS水平”公司下属的一家工厂工作,但因一些原因该工厂需要转让,工厂的所有人员都没有变,所有的安全管理制度标准、要素也没有变,可不到半年的时间,他却发现原有的标准、要素已无法再进行下去,最终选择了离职。

另一件事:一个拥有20多年EHS工作经验的某“高EHS水平”公司的EHS高级经理,到另一家工厂工作,想要改善这个工厂的EHS绩效。他严格按照原来所在公司的EHS管理框架、规则、要求,来改变所在公司原有的EHS管理体系,结果却举步维艰,让公司老板非常失望。

“理想”的制度同样需要“理想”的环境,EHS人员应正确认识到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在特定的“现实”环境中,只有最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因此笔者认为,EHS人员在工作中不必过分追求其他企业的EHS制度有多么的完美,规章制度有多么的完善,更重要的是找到适合自己公司实际情况的运行体系和制度,这样才能更好地执行下去。

其次,谈下现场。在“做现场”的时候,EHS人员就是要找到生产与安全合适的结合点。“理想”状态往往只是理想,在实践中,EHS工作必须结合企业“现实”,在企业可以正常运行和生存发展下去的基础上开展。比如,某些小微企业包括老板在内就三四个人,年营业额也就200万~300万,只有一个厂房。对于这类企业,如果能做到设备设施有基本防护、员工有符合要求的劳保品、化学品有专门的储存柜、电气线路有“空开漏保”、线路有穿管,就已经不错了。如果让其修建完善的化学品库,对噪声进行独立房间隔离,使用各类先进的自动化、智能化设备,显然是不现实的。

当然,这个例子有些极端,但不可否认的是,EHS水平无法脱离企业“现实”情况发展,对于EHS人员来说,并非要追求某种“理想”状态,而是尽可能地把风险控制与企业发展相适应,为生产运营保驾护航。安

猜你喜欢
理想现实笔者
理想之光,照亮前行之路
2021款理想ONE
理想
你是我的理想型
我对诗与现实的见解
老师,别走……
漫画:现实背后(下)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现实的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