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政治创新教学

2018-02-18 01:29张永军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2018年12期
关键词:课堂气氛课堂教师

张永军

所谓创新教学,就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为核心,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取向,采用新型的教学手法来实施教学。大量的研究和实践证明,创新教学不仅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更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对该课程的兴趣。因此,我认为,教师应该认真贯彻落实新课改精神,将创新教育落到实处。下面我将结合我的教学经验谈一谈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如何实施高中政治的创新教学。

一、重视知识的应用

学生学习知识,不仅是为了高考,还要能够将所学知识活学活用,帮助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从近几年的高考试卷中我们不难发现,主观题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且考题形式多样,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等诸多方面。要想做好这类题,学生必须在熟练掌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融入自己的理解和见解,深入地分析问题,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加以阐述。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占据了主导地位,教师一味地向学生灌输知识,很少为学生提供自我思考和探究的机会,导致学生的思维得不到发展,出现只会纸上谈兵但不会实际运用的尬象。因此,我认为要想达到创新教育的预期效果,教师必须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例如结合材料,尝试用唯物观点来分析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所制定的目标。首先,学生应该准确找到题干的关键词,明确该题的题型;其次,要确定该题所考查的知识点——唯物论;最后,要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搜索教材内容。在表达时要注意语言的逻辑性和严谨性,做好总结与归纳。

三、转换师生角色

在传统的教学理念中,教师是教育的实践者和守护者,而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因此,教师应该处理好新旧角色的转变,积极地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以学生为核心开展教学活动,并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教师可以定期组织讨论课,细化重点知识,强化难点知识,并让学生为主讲,通过提问的方式来对其他同学的学习情况进行检测,必要时教师可以进行补充和讲解,来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来完成课堂练习,以达到教学相长、查漏补缺的目的。我在教学《多变的价格》一课时,就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课前预习,简要归纳影响价格的因素,并探讨价格变动对我们生活产生的影响。这样,每个人都能够参与其中,贡献自己的智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合作意识。

三、构建生动活泼的教学课堂

高中阶段,学习时间更加紧张,学习任务更加繁重,在高考的重压之下,学生时常感觉喘不过气来,课堂气氛也因此变得压抑。这不仅严重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会使学生产生反感情绪,降低学习效率。因此,教师应该构建生动活泼的教学课堂,采取一系列创新型的教学手段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体验到学习带来的快乐。例如,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就经常运用生动幽默的语言,将复杂难懂的知识表述出来,以利于学生理解;我还会定期组织教学活动,如课堂探讨、知识竞赛、图标分析等,丰富课堂内容;或是运用声、光、影、音来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进而增强他们对知识的整体感知。这样,学生会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染,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也会随之增加。

四、充分运用现代先进的科技手段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已经进入到了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技术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多媒体不仅被人们运用在生活领域,在教育领域更是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因此,我们可以将多媒体技术适当地运用于高中政治教学中,充分发挥其生动直观、表现力强的特点,将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有机结合,增强课堂的感染力与说服力。例如,在教学《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时,我就运用多媒体设备为大家播放了一段視频,介绍了我国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文化,展示了我国各个阶段优秀的文化。为了开阔学生视野,我还为他们介绍了其他国家有代表性的文化艺术、文学作品、雕塑建筑等,让学生感受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这样一来,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更有助于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总的来说,创新教学顺应了当代社会发展的潮流,符合当今素质教育的主题,理应得到师生们的广泛认可。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将创新教学落到实处,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为他们的成长与发展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课堂气氛课堂教师
甜蜜的烘焙课堂
最美教师
美在课堂花开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气氛的营造方法
高中英语课堂气氛的活跃优势研究
圆我教师梦
浅谈课堂教学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