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处理高中政治教学中的生成性问题

2018-02-18 01:29周巧梅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2018年12期
关键词:政治课教材政治

周巧梅

生成性的课堂教学资源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资料。如果政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够充分利用生成性课堂资源,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活力,也可以有效地拓展政治课堂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高中政治教学中生成性问题得不到重视的表现

1.课堂教学中容易忽略生成性问题。

在课堂教学中,很多政治教师为了加快课堂进度,往往会忽视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产生的生成性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有时学生会提出教师意想不到的问题,这时就要求高中政治教师在课堂上能够及时做出处理与反应。如果此时教师忽略了学生的生成性问题,就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

2.有些教师简单粗暴地否定了生成性问题。

对于高中生来说,他们正处于懵懂时期,在现实和理论的分析中容易产生矛盾,造成认识上的偏差,这时候就要求政治教师对他们的认识进行正确引导与分析,让他们通过理论分析接受课程教学中的政治观点。例如,有位教师在教授《实现人生的价值》一课时,有位学生站起来说他在上学的路上经常看到公交车站牌被人为损坏。作为政治教师,在课堂上如何去处理这一生成性问题,反映了一个政治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但这位教师否定了学生的看法,指出学生只看到生活消极的一方面。这样,简单、粗暴地否定课堂的生成性问题,剥离了课堂教学的理论与现实的结合,达不到理论指导实践的作用,忽视了教学的真正目的。

3.放任生成性问题。

在高中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容易放任生成性的课堂教学资源。例如,在“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的教学中,老师举出了很多消费现象,目的在于引导学生产生积极的消费观。但在课堂教学中,有的学生提出了超前消费等攀比现象。此时,教师就要引导学生一分为二地看待问题,让学生在讨论中理清主流与支流的关系。但在实际的教学当中,很多教师都是简单地对这一现象加以处理,缺少适当的引导。这样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很难体会到政治课的教学价值,使得政治学习只停留在书本上,而不是去指导生活。

二、高中政治课堂中生成性资源的开发与应用

1.充分利用教材内容来达到促进生成的目的。

新课程要求教师在充分利用教材的同时又不拘泥于教材。因此,政治教师在分析教材的时候,要能够对教材有个更加清晰的理解,明白教材的用意。同时,教师要能够根据教材的价值取向和自己的教学经验对教材的内涵进行深入挖掘,从而达到对教材独特的理解。

学生学习的过程不仅是知识的建构过程,同时也是生活的体验过程。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政治教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最终达成课程教学目标。

2.充分利用课堂生成性资源来达成教学目标。

由于每一个高中学生的阅历不同,他们看待问题的角度也不一样。因此,在政治课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捕捉教学资源,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待问题,这样,才能更好地加以引导。例如,在生活与哲学的相关教学中,学生对于自己的理想的回答是多种多样的,这也是很正常的。结果一个学生说,他的理想就是“啃老”。对于这一个突如其来的问题,作为政治教师,要能够及时地捕捉到这一生成性的课堂资源,引导学生展开讨论,最终让学生明白只有通过自己努力所取得的生活资源才能让自己感受到生活的甜蜜,也才能够让父母感到欣慰。

3.充分利用时事进行教育,更新政治课堂教学资源的时效性。

思想政治课教学要与时事紧密结合起来。例如,在课堂教学中政治教师可以运用现实材料让学生结合政治教材中所學的基本观点进行分析,再让另一部分学生进行点评,以此充分调动学生政治思维的积极性,不断拓宽学生的视野,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政治课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多阅读时事杂志,多听广播,关注世界形势与时代发展的脉搏,在感受时代发展的同时体验政治课堂教学的价值。

总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重视生成性资源,充分体现生成性资源的价值,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最终达成课堂教学的目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猜你喜欢
政治课教材政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教材精读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法制教育融入初中政治课的“四维一体”法初探
浅谈高考政治课改革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