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助生殖技术受孕和自然受孕妊娠结局的临床比较分析

2018-02-20 07:43曹瑛瑛
中国社区医师 2018年36期
关键词:生儿体重儿双胎

曹瑛瑛

215400江苏省太仓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群体保健科

目前我国临床已经全面开展辅助生殖技术(ART)。使用有效方式做好ART术后围生期保健以及管理工作,具有相当重要的临床现实意义[1]。科学有效地防治并发症、减少围生儿患病以及死亡率是当前产科工作者面临的问题。为了全面比较ART受孕和自然受孕的妊娠结局,本研究收治孕产妇48例作为研究对象,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5年6月-2018年6月收治孕产妇48例,其中接受ART受孕者25例作为观察组,自然受孕者23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不孕原因:男方原因2例,排卵异常5例,子宫内膜异位症6例,输卵管阻塞7例,原因不明3例。所有受试者均为单胎妊娠。

方法:仔细了解受试者病历资料以及新生儿相关记录。并详细记录受试者基线资料情况、分娩方法、孕周区间、并发症发生情况、新生儿体重、新生儿评分以及新生儿结局。确定分娩孕周,该项工作主要经过计算最后1次月经或者接收助孕时间计算,以孕早期以及B超共同确定。

表1 两组基线资料比较(±s)

表1 两组基线资料比较(±s)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组别 n 年龄(岁) 分娩孕周(周) 住院时长(d)观察组 25 27.01±0.14⋆ 37.4±4.2⋆ 12.9±1.5⋆对照组 23 24.15±0.31 38.9±4.3 11.1±1.6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两组年龄、分娩孕周、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对照组剖宫产1例(1.56%),观察组剖宫产9例(36.00%)。观察组剖宫产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受试者符合剖宫产指征,无家属或个人主动要求剖宫产。

对照组孕期贫血7例,GDM 0,产后出血0。观察组孕期贫血14例,GDM 1例,产后出血1例。观察组孕期及产后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围生儿平均体重(2 963.55±685.26)g,观察组为(3 397.25±522.36)g。观察组围生儿体重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讨 论

目前ART应用于临床,会造成早产发生率升高。其可能原因[2]:①其可能和经过ART治疗后出现卵巢过度刺激征发生率上升存在关联性。卵巢过度刺激征的出现会导致患者子宫性纤维以及子宫弹性降低。子宫腔容积增大时,压力随之上升。子宫肌纤维会发生过度伸展,进而引起胎膜早破,导致早产。②经过ART受孕的孕妇,因为长期不孕,出现妊娠合并症后过度监护以及干预。因此,出现异源性早产的概率明显增加。目前ART妊娠并发症的发生引起了广泛关注。文献指出,行ART后出现妊娠并发症,如妊娠期糖尿病、胎膜早破、妊娠期高血压等,和自然妊娠相似[3]。这与本研究结果相似。这主要因为本研究明确妊娠诊断以及建立产前检查的时间较早。开展严密监测以及早期诊断有助于提升最终妊娠结局。并且胎儿珍贵,孕产妇会高度重视、休息充足、饮食合理,必要情况下适时终止妊娠,进而降低了妊娠并发症的发生率。

和以往相比,当前我国ART技术明显成熟,且被广泛地应用于临床治疗。因为使用超促排卵药物以及开展多胚胎宫腔内移植,进而引起了双胎妊娠率明显上升。中国的双胎自然发生率1.023%[4]。世界卫生组织报道,20世纪末ART双胎妊娠率与亚洲、欧洲的发生率相近,亚洲ART双胎妊娠率27%,而欧洲的很多国家双胚胎移植的双胎发生率25%[5]。

对于双胎妊娠围产儿,影响预后的因素主要分为出生体重以及分娩孕周,孕周相同时自然受孕者以及助孕者低出生体重儿与极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不存在显著差别。本研究发现,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围生儿出生体重明显降低。这主要因为观察组孕妇年龄较大,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加上过度干预,导致分娩孕周降低。因此,低体重儿明显较多。

因为观察组胎儿较为珍贵,进而引起家属以及相关医护人员重视度较高。强化了围产期保健力度,实施严密性监护,积极治疗,适当终止妊娠。使用这种方式预防并发症发生,加上本院儿科抢救治疗经验相对丰富,措施得当,改善了观察组围产儿预后。

值得说明的是,在接受ART治疗孕妇群体中,不孕原因为男方弱精、少精者占据一定比例。一些隐性遗传性疾病,需要开展产前诊断。但值得说明的是,由于患方比较重视胎儿。因此惧怕承担流产风险,进而拒绝接受产前诊断。部分孕妇进行产前诊断时已经发现了其中一胎儿畸形,但为了保全另一胎儿继续妊娠,进而增加了新生儿畸形发生率。本研究发现,对照组剖宫产1例(1.56%),观察组剖宫产9例(36.00%),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剖宫产例数更多。分娩方式的选择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围生儿是否安全。接受ART治疗的孕妇妊娠晚期往往神情紧张,惧怕阴道生产,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围生儿的产生风险。因此多选择剖宫产。且胎儿较为难得,增加了医护人员以及家属的重视度,因而放宽引产指征。

综上所述,接受ART受孕治疗者比自然受孕妊娠者更容易发生早产,低体重儿的发生率也明显较高。所以说,必须强化该部分群体产前以及产中的监护力度,加强孕妇营养,尽早发现并治疗各类并发症。在一定程度上延长孕周、积极防治早产、强化产科以及儿科的合作力度、科学护理新生儿对降低ART者母儿并发症发生率具有相当重要的现实意义,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中推广。

猜你喜欢
生儿体重儿双胎
低出生体重儿脐静脉置管的应用及护理措施探究
2019年福建省围生儿死亡情况分析
龙凤双胎
265例围生儿死亡原因及相关因素的分析
双胎妊娠的胎儿会有什么风险
带你认识双胎输血综合征
1例超低出生体重儿的护理管理
影响极低出生体重儿临床预后因素分析
2006-2010年上虞市围生儿死亡情况分析
桐乡市第一人民医院2005-2010年围生儿死亡原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