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党风廉政建设思想及其价值意蕴

2018-02-21 00:21闫文杰
行政科学论坛 2018年11期
关键词:党风廉政作风领导

闫文杰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江苏南京211156)

目前,学术界对邓小平党风廉政建设思想的研究已不再局限于从理论宣传的角度进行探讨,逐渐重视其理论渊源、思想特点、指导意义等内容,但总体而言,结合历史背景和现实条件所做的研究仍然不够。邓小平十分认同陈云提出的党的作风问题事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重要论断,为加强和改善党风廉政建设做出了许多努力,在理论和实践上做出了重要贡献,这些都对加强新时代党的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党的作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因此,有必要对邓小平关于党风廉政建设思想的重要内容进行深入探究。

一、邓小平党风廉政建设思想的形成基础

邓小平关于党风廉政建设思想是在吸收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成果,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毛泽东党风建设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智慧结晶。

首先,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党风建设理论。马克思列宁主义党风建设理论为邓小平党风廉政建设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来源。虽然马克思、列宁尚未明确提出和详细阐述“党的作风”这个概念,但是他们在领导无产阶级政党的实践活动中,不仅提出了坚持实事求是和自我批评精神的思想,而且阐述了坚持群众史观和保持同人民群众密切联系的基本观点。邓小平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党风建设思想的继承,可以概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邓小平根据马克思、列宁关于无产阶级同人民群众利益相一致的相关论述,坚定地认为党的宗旨决定了党终究绕不开人民,人民始终离不开党,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并进一步阐明保持与人民群众密切联系的重要途径是坚持群众路线。第二,邓小平继承了马克思、列宁关于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无产阶级政党保持强大生命力的重要体现的思想,针对党内生活中存在的好人主义现象,明确提出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武器任何时候都丢不得。同时,邓小平还特别强调,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要注意正确的方法、态度和目的。第三,邓小平发扬了列宁关于新型政党必须坚持革命胆略与求实精神相结合的作风,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以事实为依据,并进一步指出党的领导干部要充分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其次,学习和借鉴了毛泽东思想中的党风建设思想。毛泽东创造性地提出了中国共产党的“三大作风”,详细阐述了党风建设理论,为邓小平党风廉政建设思想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邓小平对毛泽东党风建设思想的学习和借鉴,可以概述为几个方面:第一,邓小平学习了毛泽东关于执政党必须保持艰苦奋斗的政治本色、发扬党的优良传统的思想,结合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的伟大实践,明确了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是克服消极腐败现象的有效途径。第二,邓小平借鉴了毛泽东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离不开调查研究的重要论述,始终把调查研究作为落实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途径。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制定的一系列重大的路线、方针、政策,都是基于大量的调查研究,这正是邓小平对毛泽东关于调查研究思想和方法的运用。第三,邓小平依据毛泽东关于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是群众工作的大敌,必须把它们打倒的相关论述,对改革开放新形势下的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主要表现和危害做了更为深入的剖析,指出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认为官僚主义会激发形式主义,形式主义必将助长官僚主义,这已变成阻挠四个现代化建设的重大障碍。

再次,汲取了改革开放新时期党风廉政建设的实践经验。邓小平重视党风廉政建设,既是应对当时国内外经济发展新形势的主动选择,也是立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党全国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领域焕发了蓬勃生机,但党内也出现了放松和忽视党风建设的错误倾向。比如,有的同志认为,经济工作都忙不过来,根本没有时间抓党风建设。还有的同志甚至认为,对内搞活、对外开放,如果党风建设抓得太严太紧,可能会阻碍经济发展的进程。这些同志尚未认识到,如果党的作风建设搞得不好,中国共产党就可能面临蜕化和变质的危险。在改革开放初期,这些同志还打着“发展商品经济”的幌子,利用手中的职权多占住房,走后门安排子女工作,甚至还从事倒买倒卖等违法犯罪活动,严重干扰市场经济秩序,极大地破坏了经济建设的成果。在这种情况下,邓小平明确指出,必须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同不正之风做不懈斗争,惩治腐败、打击犯罪,这样才能使每个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时刻保持头脑清醒,自觉抵御剥削阶级思想的侵蚀,确保中国共产党始终成为领导中国人民夺取四个现代化建设伟大胜利的强有力的领导核心。

二、邓小平党风廉政建设思想的科学内容

邓小平在学习和借鉴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党风建设理论的基础上,立足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抓住党风廉政建设中党纪党规、领导干部、制度建设的“牛鼻子”,建设性地提出诸多新论断,形成了内涵丰富、逻辑严谨的思想体系。

首先,加强党规党纪建设。邓小平总结中国共产党执政以来的经验教训,深刻感受到,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中国共产党。而要把中国共产党建设好,就必须坚持从严治党,使每一位党员和领导干部都严格遵循党规党纪。随着改革开放的持续推进,党的建设出现了许多新状况。针对党内部分党员和干部思想上出现放松和忽视党风建设的倾向,党组织存在纪律松懈、软弱涣散等问题,邓小平明确指出,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必须按照从严治党的要求,维护党纪党规,规范设置党的组织,严格把好入口关,确保接收新党员的质量。在党的作风建设中,邓小平十分重视党纪党规的问题,明确指出“对于违反党纪的,不管是什么人,都要执行纪律,做到功过分明,赏罚分明”[1]147,更在实际工作中指导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和组织部门积极开展维护党规党法的活动,依法处理违法乱纪案件。

其次,完善党内监督机制。党风廉政建设与加强党内监督密切相关,加强党内监督有利于改善党风廉政建设,改善党风廉政建设有利于充分发挥党内监督的效能。“只有进行有效监督,才能防止、克服党内不良风气和腐败现象,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干群关系。”[2]270如何加强党内监督?邓小平针对党内出现的不良风气和腐败现象,结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需要,及时地、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许多加强党内监督的主张。

再次,加大惩治腐败力度。领导干部贪污腐败不仅会败坏党的作风,损害党的形象,而且还会带坏社会风气,影响党的威信。“为了整顿党风,搞好民风,先要从我们高级干部整起。”[1]219邓小平在不同场合多次讲话中反复强调领导干部要时刻认清搞特殊化的严重危害,明确指出,同领导干部脱离群众、搞特殊化和贪污腐化的现象做斗争将是一场攻坚战。如果各级领导干部能够践行以身作则,带头端正党风,严格规范自己以及子女和亲眷的行为,中国共产党将会获取更多人民群众的理解和认同。

最后,完善党内制度体制。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既需要重视思想教育作用,告诫广大党员时刻保持艰苦奋斗传统,抗住腐败,也需要强化法制建设,运用法律武器同经济领域的犯罪行为和腐败现象做斗争,更需要加强制度建设,改革和完善政治制度。制度问题具有根本性的特征,“制度问题不解决,思想作风问题也解决不了”[1]328。针对如何改革和完善制度建设,有效地治理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邓小平从组织制度、工作制度等具体制度和体制的改革入手,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许多加强制度建设的相关举措:第一,建立干部退休制度,废除此前实际存在的领导干部职务终身制,这是消除封建主义影响的重要途径;第二,设立中国共产党中央顾问委员会,做好新旧干部交替过程中传帮带的工作,支持和扶植年轻干部充实到各级领导班子之中,这是改革和完善组织制度过渡阶段的特殊形式。

三、邓小平党风廉政建设思想的时代价值意蕴

邓小平党风廉政建设思想作为邓小平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对改革开放新时期党风廉政建设的可贵探索。准确理解、精准把握邓小平党风廉政建设思想,对于推进新时代反腐败斗争和全面从严治党有着重大现实意义。

首先,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必须严明党的政治纪律。中国共产党能够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经受住历史和人民的考验,靠的就是始终把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中国人民的命运同搞好党的建设密切联系起来。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我们党是靠革命理想和铁的纪律组织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纪律严明是党的光荣传统和独特优势。”[3]386加强党的建设必须严明党的纪律,坚持不懈地抓好党风廉政建设。邓小平反复强调严明党的纪律对于党风廉政建设的必要性,不断教育党员和领导干部严格遵循党内的行为规范。在实际工作中,邓小平针对党内存在的治党不严、纪律松弛、组织涣散等问题,与中央纪律委员会有关人员深入研讨,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1985年至1988年间,陆续制定并出台了若干倡廉反腐的条例和章程制度,建立健全各级监察系统。各级监察系统建立之后,同纪检等部门配合积极开展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扼制了党内涣散的现象。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同样需要严明党的纪律、加强党内监督。因此,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今天,邓小平的党风廉政建设思想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其次,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必须提升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行为作风对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如果主要领导干部出了问题,则影响面广,破坏性极大。邓小平在不同场合的多次讲话中都强调,不论加强党内监督,还是依法惩治腐败,都必须抓住领导干部。习近平同志也指出,预防和惩治腐败,必须坚持问题导向,“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4]12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同样需要抓住领导干部尤其是高级干部,遏止干部待遇特殊化的不正之风,查处违法乱纪的党员干部,以实际行动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正在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而不懈努力。

再次,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必须完善党内制度。重视思想教育和强化法制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有效途径,抓好制度建设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根本保障,也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依托。邓小平不仅明确阐述制度弊端和腐败现象二者之间的联系,具体分析了产生官僚主义、不正之风、腐败现象的病根在于社会高度集权的管理体制,而且从对组织制度、工作制度等具体制度的改革入手,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许多加强制度建设的举措,很大程度上防止和克服了消极腐败现象。习近平同志也特别强调:“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必须有坚强的制度作保证”。[5]116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将面临更加严峻的风险和挑战,如来自执政能力、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外部环境等方面的考验,因此,学习邓小平党风廉政建设思想,对于解决当前党的作风建设方面出现的新问题、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习近平同志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号召全党,“我们要学习邓小平同志敢于开拓创新的政治勇气,细心观察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尊重地方、基层、群众首创精神,果断作出决策,把开拓创新作为一种常态,不断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从实践中作出新的理论概括,敢破敢立、敢闯敢试,义无反顾把改革开放不断向前推进”[5]116。在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继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加强对邓小平党风廉政建设思想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进程,进一步增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信心。

猜你喜欢
党风廉政作风领导
煤矿党支部如何推进党风廉政建设
“延安作风”打败“西安作风”
煤矿企业保卫系统中如何做好党风廉政建设
加强国有企业党风廉政建设 落实“一岗双责”
淮委召开2019年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
规矩立起来 作风严起来 履职实起来
2016重要领导变更
从严从实抓作风 力促落实求实效
不能比领导帅
领导去哪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