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

2018-02-21 23:36
西部学刊 2018年3期
关键词:自然界道家天地

翟 媛

习近平总书记讲:“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博大精深,是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儒家思想倡导天人合一、仁民爱物,“钓而不纲,弋不射宿”,禁止灭绝动物,将植物的品性与人的品性相辉映。道家思想倡导以自然平等的方式对待自然,以平和慈善的心态哺育万物共同成长,利而不害万物,反对以人灭天,还强调以朴素节俭的态度节约自然资源,避免奢侈浪费。佛教思想更是主张众生平等,反对杀生,追求普度众生,以慈悲之心对待一切生命,以尊重之心对待生命,以向善的品质对待一切资源。这三家思想各有特色和重心,也相辅相成。中国古代的生态智慧是有益于人类发展的,是人类发展的有益经验。

一、善待自然、天人合一的辩证生态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认为自然界是人类生活、生存的基础,天与人是不可分割的一体。《周易·序卦》提出:“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仪有所错。”

中国儒家哲学思想的最高范畴是“仁”,将仁作为人的道德属性,追求以人为贵, 但也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热爱、尊重、善待自然。《孟子·梁惠王上》“故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认为对于自然资源要很好地培育和养护,强调对自然环境要有怜悯的善待之心,不能过度消耗自然资源。

儒家天人合一的思想里就包括以天道观人道,以人道合天道。《中庸》曰:“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惟天地至诚,故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从朴素哲学的角度阐述了人是自然界整体里的一部分,人与自然界相互作用、相互联系,“不过不行,过犹不及”,人类要与自然环境、生态系统保持良性的互动和循环,最终目标就是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而人类与自然世界的和谐又构成完整统一的良性的可持续生态系统。《荀子·天伦》:“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夫是之谓能参。”荀子指出天地的自然世界是有其特有的运行规律的,人可以寻找和把握自然世界的规律,充分利用自然世界的规律,从而形成一个天、地、人和谐共处的世界。

董仲舒系统地阐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内涵,他在《春秋繁露·五行相生》中讲:“天地之气,合而为一分为阴阳,判为四时,五行。行者,行也,其行不同,故谓之五行。五行者,五官也,比相生而间相胜也。”“天人合一”思想体现在生态学里就人类社会的运行规律与自然世界的运行规律具有相似性,促进两者的协调发展,才是天人合一思想的最终追求。理学五大家之一的张载在《正蒙·乾称》中提出:“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致学而可以成圣,得天而未始遗人。”

中国传统文化的道家思想也强调天人合一的观念,主张在自我的修炼和体悟中,将人性和人心融入到自然的自然之性、自然之心中,达到人心、人性和自然之心、自然之性的统一。它的理论是一种达到人与自然本体合一的最高生存理想和生存境界。“生之蓄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盖之覆之。”①提出把人类的需要与自然万物的和谐相处结合起来,对万物“利而不害。”

二、取物顺时、仁民爱物的德性生态观念

中国传统文化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首先强调的是顺应自然。这种顺应体现在我们的文化中就是研究自然规律,根据自然规律来安排人的行为方式,让人的行为方式与自然规律融合在一起。中国古人创造了与自然完美契合的“二十四节气”,精确地把握了一年四季中人、山、川、河、流、动物、植物的微妙变化,是古代人类智慧的结晶,它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先民尊重自然的朴素理念,让人类的获取活动与自然的运行规律相契合,不至于在消耗殆尽自然资源后,而感到无法弥补。

先秦文献《礼记·月令》中说:“孟春之月:命祀山林、川泽,牺牲毋用牝。禁止伐木,毋覆巢……仲春之月:毋竭川泽,毋漉陂池,毋焚山林……季春之月:田猎置罘罗网毕翳餧兽之药,毋出九门……命野虞毋伐桑柘……孟夏之月:毋起土功,毋发大众,毋伐大树……季夏之月:是月也,树木方盛,命虞人入山行木,毋有斩伐。”

《大戴礼记》中提到:“开蛰不杀当天道也,方长不折则恕也,恕当仁也。”曾子说到:“树木以时伐也,禽兽以时杀焉。夫子曰:断一树,杀一兽,不以其时,非孝也。 ”这里体现了人类爱惜动物的思想,要求不能随便狩猎和猎杀。另外,古人尊重和遵守动物和植物自身的生长规律,将人类的需求与自然界的生长规律相配合。“林、麓、川、泽,以时入而不禁”,“草木零落然后入山林,昆虫未蛰,不以火田,不麛,不卵,不杀胎,不夭夭,不覆巢。”对于市场中自然资源的买卖,也要符合植物成熟的时节,而不能不合时宜地买卖,这里体现着对于市场管理的科学规划,让自然界的规律充分运行。

仁民爱物的德性生态思想就是“毋变天之道,毋绝地之理,毋乱人之纪。”《周易》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把人的仁爱精神与天地自然的宽广包容结合在一起,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孔子说:“伐一木,杀一兽,不以其时,非孝也。” 《孟子·尽心上》中说:“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董仲舒说:“质于爱民以下,至于鸟兽昆虫莫不爱,不爱,奚足谓仁!”②提出将人类的感情推及到自然世界的秩序中,把人类的需求与社会的原则结合起来利用自然资源和管理自然。

北宋理学家张载提出:“民胞物与”,把人类与万物的产生归于统一,认为人类与万物是有机联系在一起的,万事万物都是人类的朋友和同胞,那么这些微妙的联系要求人类与万事万物和谐相处。朱熹也有类似的观点。王阳明也指出:“大人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也……是故见孺子之入井而必有怵惕恻隐之心焉,是其仁之与孺子而为一体也。孺子犹同类者也,见鸟兽之哀鸣觳觫,而必有不忍之心焉,是其仁之与鸟兽而为一体也。鸟兽犹有知觉者也,见草木之摧折而必有怜悯之心焉,是其仁之与草木而为一体也。草木犹有生意者也,见瓦石之毁坏而必有顾惜之心焉,是其仁之与瓦石而为一体也。”③这些思想为自然界的动物和生物赋予了很丰富的情感,体现出爱物的朴素思想。

三、尊重生命、保护环境的生态伦理精神

中国古人在处理人与自然内在关系的时候,有很博大的人文情怀,就是将万事万物看成联系在一起的统一体。儒家思想认为:“天地变化,圣人效之”,“与天地相似,故不违”,主张尊重自然中天地的自身价值,用珍惜和爱惜的心理对待自然万物。而继承和发展了道家思想的《淮南子·精神训》提出:“夫天之所覆,地之合所包,阴阳所呴,雨露所濡,道德所扶,此皆生阅一和也。”认为天所涵盖的,地所承载的,阴阳所吐纳的,雨露所滋润的,道德所扶持的一起有机地联系在一个和谐的天地父母之内。这些都体现着深厚的人本思维和人文精神。

在中国佛教特别是禅宗教义中,更是最大程度地体现着处理人与人、人与物、人与自然和人与本我之心的关系。罗尔斯顿说:“禅宗在尊重生命方面是值得人们钦佩的。它并不在事实与价值之间,在人类与自然之间标定界限……禅学并不是人类中心论说,并不倾向于利用自然。相反,佛教许诺要惩戒和遏止人类的愿望和欲望,使人类与他们的资源和他们的周围世界相适应。我们知道,禅宗懂得使万物如何协调,而不使每一物失去其自身在其宇宙中的特殊意义。禅宗知道怎样使生命科学与生命的神圣不可侵犯性相结合。”⑤

在认识和处理人与人的关系方面,佛教追求众生平等论,追求尊重生命和珍惜生命。在认识和处理人与物的关系方面,追求万物平等论,对待人与物的关系上,反对杀生,反对对一切生命的杀害,主张对生物要怀有敬畏之心和怜悯之心。其实佛教里的“放生”就是对自然界生物的保护和怜悯。在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佛教寺院都建在深山,或在依山临水处,或在深山幽谷间,往往古木参天、云蒸雾绕,力求使庄严的宗教精神与优美的自然环境相和谐。在认识和处理人与自我本心的关系方面,中国佛教讲究“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堂。”禅宗修炼主张,把人身、人心对于大自然的体悟用思想的方式阐发出来,在山、水、草、木中感悟自然规律,修炼人身、人心的佛性,从而实现人、心、自然、肉体的通透。

四、道法自然、顺应自然的朴素生态理念

从道家思想的本源来出发,我们都知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这里道家思想把道作为万事万物的源泉,是人类和自然界产生的原动力,也是思考的坐标。老子又将天道与人道融入朴素的辩证法思维,以把有着人类感情的人类社会注入自然界的自然化,寻找人类运行规则与自然界运行规律的融合点,用天道启示人道,用人道来映射天道,天道与人道相互作用,来实现天、地、万物的和谐共荣。庄子吸收并发展了老子的这些思想,为道家天人合一的思想提供了理论源泉。

庄子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是故至人无为,大圣不作,观于天地之谓也。”④人类不要随便打破自然的运行规则,“不伤物者,无亦不能伤也。惟无所伤者,为能与人相将迎。”④道家思想也认为,人类生活所需的自然界和自然资源是有一定限度的,也就是说不是用无不尽的,是可以在一定时期内被消耗殆尽的,那么这就要求人类树立适度的、有限度的使用自然资源的理念,以免在过度消耗自然资源之后,为人类自身的生存带来不可逆转的挑战和威胁。

道家思想的生态智慧有重要的两点:一是天道即人道,即“天地万物,物我一也”;“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①上天自然无为、不言、不争、处下、容纳。人道与天道通过互动,以无为而无不为的追求来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这就要求人类能够用自然的本性来顺应自然,反对人为地破坏自然。“无为而尊者,天道也;有为而累者,人道也。”④而实现这种天道与人道的和谐相处的实践途径就是无为,即“道常无为而无不为。”①“为不为,则无不治。”①“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①当然此处的无为并不是消极地不行动,而是不妄为,不采取违反自然的行动。二是天、地、万物与人类产生的根源是一致的,人类的法则一定程度要融入自然法则中,以达到天地万物的相容相处,以“知天人之行,本乎天,位乎德”,不忘自然本性,不忘追寻的初心。“无为也,则用天下而有余,有为也,则为天下用而不足。”④“天与人不相胜也,是之谓真人。”④具有至善品格的“真人”就是达到了天与人不相互对抗的境界的人。道家思想中理想的完美的世界是人与天、地、山川、河流、日月等万物共生共荣、共同存在的世界。

因此,道家思想是从人类与自然界、人类与万物的关系上来看待人与自然的有机统一,主张平等地看待万事万物,以人类和万物的双重角度联系地看待事物,从万物自身的自然合理性来合理利用资源。

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态智慧对于中国乃至世界形成现代生态思想和理念具有有益的启示作用。虽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思想、生态理念产生的历史条件是源于中国自给自足的农业文明,但是其为我们提供了可以借鉴的启示是:在促进人类社会良好发展的同时,要正确地获取资源、合理配置资源和科学管理资源,从而保障人类可持续地传承下去。儒释道三家的生态智慧归根到底都是主张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观念,这是我们创新现代生态思想观念最重要的活水源头。

注 释:

① 陈鼓应.老子注释及评价(修订增订本)[M].北京:中华书局,2009.

② 张世亮,钟肇鹏,周桂钿评注.中华名著经典全本全注全译丛书.春秋繁雾[M].北京:中华书局,2012.

③ 王觉任.王阳明心学(典藏修订本)[M].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15.

④ 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M].北京:中华书局,2016.

⑤ 霍尔姆斯·罗尔斯顿.环境伦理学——大自然的价值以及对大自然的义务[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参考文献:

[1]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

[2]赵海月,王瑜.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伦理及其现代性[J].理论学刊,2010.

[3]佘正荣.中国生态伦理传统的诠释与重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4]余谋昌,王耀先.环境伦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5]潘吉星.李约瑟文集·李约瑟博士有关中国科学技术史的论文和演讲集[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

[6]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猜你喜欢
自然界道家天地
自然界里神奇的“干饭人”
自然界的一秒钟
A Magic Train Trip
A Talking Pug
例说“自然界的水”
漫画道家思想
拾天地之荒
漫画道家思想
牢记道家养生“十不过”
自然界的奥运狂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