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汉字在中华文明延续过程中的作用

2018-02-21 23:36孙立倩
西部学刊 2018年3期
关键词:中华文明汉字汉语

孙立倩

与世界其他古代文明相比,中华文明不是最早的,但却是生命力最强、延续性最久的。自公元前3000年的龙山文化至二里头文化,再至夏商西周,又至秦汉隋唐,中华文明从萌芽到成熟,从源起直至它的高峰;后来的宋元文明是创新,是开拓;明清的商业文明萌芽与城市化初显,亦为中华文明带来了新的景观。

事实上,民族文明的中断或延续,其原因都有很多。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够绵延不息,与其地理环境、整体规模、精神内涵、哲学思想以及语言文字都有密切的关系。本文所论述的便是作为记录和传播中华文明内容与成果的重要工具——汉字在文明的整体延续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一、汉字的优越性是中华文明延续的内在原因

由袁行霈、严文明先生主编的《中华文明史》第一卷开篇中便告诉我们,“探讨中华文明延续不断的原因,不能忘记这文明的一个重要载体和标志即汉字所发挥的作用。汉字独特的象形、表意功能,使它可以成为各方言区的人群用来交际的共同工具,也可以成为各民族用来交际的共同工具。汉字把广大地域内的居民拉近了,从而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并使中华文明绵延不断直到今天。”[1]6

由此可见,汉字对于中华文明的延续是有着重要作用的。而且汉字从构字法和功能性上就决定了它的可持续性发展优势;同时由于它的优势性使得各个方言区人群都在使用。那么汉字在创造过程中体现出了哪些优势?

一是汉字能够体现汉语音节语的特性。文字是一种记录语言的符号,汉字当然是记录汉语的符号。因此要讨论汉字的特性,避不开汉语的性质。汉语是音节语。古汉语里通常是一个音节对应一个词,而一个词往往就由对应的一个字承担,所以我们不难发现在古汉语里单音节词数量非常多。但是由于生活在同一地理区域的人们所能够由发音器官自然发出的音节是有限的,根据郭锡良整理的上古音系中,声母有32个,韵部系统有29韵。[2]133那么单靠这些发音所组成的音节要表达所有的名称与意义显然是不够的。汉语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而产生了多音节词,同时也用更多的汉字来记录语音。然而汉语并没有发展成为像英语一样的纯表音语言,即它并不是单靠多音节方式创造所有新词,而是形成了一音多义的模式。这样做的好处是,词语意义的数量可以不断地增加,但很大程度上减少了音节的记忆负担,也减少了新字的数量,便于学习和流传。例如“兵”,最初的意义是“武器”: “缮甲兵,具足乘”(《左传·隐公元年》)。但后来又衍生出了“兵士”的意义:“所以进兵者,欲王令楚割东国以与齐也”(《战国策·西周》)。既然都是与战争有关的意义,那么后又衍生出了“军事”“战争”的意义:“有宠而好兵,公弗禁”(《左传·隐公元年》)。这种由音节统领意义的词在汉语中不乏其例。

二是汉字的形声构字法能够满足汉语音义结合的高要求。汉语的音义结合性和一音多义、一词多义的特点给汉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文字是一种符号,因此在表音、表意的同时还不得不兼顾构型的需要。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中论述的“六书”说,其中“象形”“指事”“会意”这三种构字法只涵盖了代表语意的这部分功能,但世间万物的意义包括人类的感情世界,不可能只被这几种方式所构型的文字所覆盖完全。因此“形声”造字法恰恰解决了这个问题:在表意的部分旁边加上“声旁”,这就提高了汉字的造字能力和语意涵盖面,也丰富了汉语的表达范围。根据许慎的统计,至东汉《说文解字》成书时,汉字结构中最多的便是形声字,有7697个,占当时汉字总数的82.3%。[3]18

然而,虽然形声造字法为汉字系统提供了无限的造字能力,但是跟之前探讨过的汉语音节问题一样——人们不可能给每一个新名称或新词都单独配备一个新字,这样无疑会导致在记忆和学习上出现困难,进而阻碍记录与传播。因此要解决这个问题,还得回到汉语里,从汉语的成词规律上找答案。

三是汉字能够充分发挥汉语成词规律的优势。上文我们谈到汉语的一词多义,提出汉语的单音节词的成词能力跟汉字的形声造字法一样,都是有无限的创造能力的。汉语单音节词的引申义,以及通过引申义独立出来的具有新含义的词,再去与其他单音节或多音节词组合而产生的新词不计其数。汉字“习”的本义是鸟反复地飞,“鹰乃学习”(《礼记·月令》)。从这个意义派生出“反复练习、温习、复习”等意义,孔子所说“学而时习之”里的“习”就是这一层面的意义。然而先民们并没有给“鸟反复地飞”和“人对知识的反复巩固”配备两个完全不同的词,那么也就不需要为其专门创造两个单独的字。另外,汉字中的一些基本词汇具有比较强的构词能力,例如“人”,历朝历代,发展变化小,稳固性强,可以和别的语素组合起来构成如“工人”“人民”“人才”“人道”等词。[4]121通过这种复合构词的方法为汉语增加了很多新的意义,但同时又并没有大规模地增加汉字的数量,这种特点就是由汉字的特性决定的。

综合以上几点,可以看出,由于汉字的独特性质与规则,汉字发展出了它特有的、利于记忆、便于学习、有自我更新能力等文字先进性。汉字与汉语的发展相辅相成、互为依托,这些语言文字的特性决定了它便于记录和传播的绝对优势。这也就为探讨文字统一进程提供了必要的条件,而文字的统一,也是中华文明得以延续生生不息的重要原因。

二、汉字的统一进程是中华文明延续的历史原因

商周时期,汉字获得了显著发展。“商代后期的汉字不但已经能够完整地记录语言,而且在有些方面还显得相当成熟。”[5]27殷商甲骨文和金文直至今天也还是语言学家们研究汉字的重要依据。“西周是铜器铭文的全盛时期。”[5]45可是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各地区形成了文字的分化。依裘锡圭解释,这时的“一个地区可以是一个国家,如秦国自成一区;也可以包含几个国家,如齐、鲁等……”,[5]45在这个过程中,学者们普遍公认的是,秦国文字对西周晚期文字的改变最小。这也就能够解释,为什么秦统一六国后,秦始皇“书同文”政策能够迅速推行下去的原因。那么试想,如果没有“书同文”,春秋至战国几百年的割据局面,加之各地区方言的催化作用,必定会导致各国语言文字的自由发展,进而阻碍经济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秦统一六国后,由李斯主持的这次文字改革意义重大,也使汉字有机会在文化发展和交流过程中持续发挥作用。

三、汉字在中华文明受到中断威胁时所起到的作用

民族文明中断的原因很多,但主要不外乎两种:其一,毁灭性的自然灾害,例如古埃及文明消失的重要原因是气候巨变、尼罗河干旱,以及随之而来的饥荒、经济崩溃;其二,则可能是外族的侵略,例如古印度在孔雀王朝之后,经历了一千多年的外族入侵和列国争雄的混乱局面,最终沦为英国的殖民地。自然灾害在世界任何地区文明发展过程中都不可避免地起着阻碍作用,暂且不讨论。我们将重点放在中华文明在遭遇外族入侵时是如何延续的,汉字在这一过程中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一)政权更迭频繁阶段——汉字同化其他民族文字过程

前面已经讲过,秦统一六国之前,虽然有过文字自由发展的机会,但是秦始皇的文字统一政策没有让这个局面继续发展。因此我们就从秦朝——这个中国第一个多民族大一统的封建王朝建立以后的历史说起。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华文明史上少有的政权更迭频繁、战争频发的阶段,同时也是包括中原在内的北方各民族融合与发展的重要阶段,其中鲜卑族拓跋部的事业尤为成功。前秦瓦解后,拓跋部复国,国势日益强盛。自拓跋珪、拓跋焘至孝文帝拓跋宏,都一直不断地学习汉文化的优秀成果,鼓励“移风易俗”与通婚,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便是确立汉语为“正音”,鲜卑语为“北音”;他禁止朝臣们在上朝时使用鲜卑语,而必须使用汉语。至于文字,从上世纪20年代洛阳汉魏故城出土的北魏文字瓦当即可以证明,北魏迁都洛阳(公元494)后,所使用的文字依然是汉字。由于不断强化的汉化政策,客观上对汉语和汉字的发展都起到了保护作用。而鲜卑人学习汉语,自然会接触到汉语经典,从而使汉民族的精神内涵也得以传承。

(二)民族文化交流频繁阶段——汉字成为文明交流的卓越载体

各民族文明的融合过程,不只是通过战争和政权更替,还有一种重要的方式,便是文化交流,包括通婚。突厥是南北朝后期兴起在中国北方的一支强大的游牧部落。但这支部族最初是“无文字,刻木为契”的(《隋书·突厥传》);然而近代考古界发现于蒙古高原的和硕柴达碑却是用突厥文和汉文双语刻成的。据考证,其中《阙特勤碑》的汉字碑文是由唐玄宗亲自撰写的。[6]37那么隋唐时期,突厥族是如何与汉文明交流的呢?这其中必然有一段不可或缺的民族交流史。唐朝统治阶段,另一支边疆民族政权——吐蕃——在青藏高原上也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唐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吐蕃部族首领松赞干布从唐朝迎娶文成公主,从而使双方的关系进一步密切。期间松赞干布派贵族子弟到长安学习诗书、技艺。公元710年,唐朝金城公主出嫁吐蕃,后唐中央政府应公主之请,赐予《毛诗》《礼记》《左传》《文选》等汉文书籍,进一步促进了唐蕃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不能否认,这些文化交流活动很大程度上有很明显的政治目的;但这些政治行为在客观上使得汉文化的势力范围和影响力不断扩大,为后来华夏文明的东传,以及为以汉字为表征的东亚文化圈(汉字文化圈)[7]5的形成提供了条件。同时,这也相应地降低了中华文明中断的风险。

(三)民族政权活跃阶段——以汉字为代表的汉文化依然备受推崇

辽、夏、金、元政权的确立,是中国历史上继魏晋南北朝之后又一个民族政权活跃期。元朝是第一个由北方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华文明的中断。而事实上,在民族政策和中外交流方面他们甚至比汉民族做得更好,对文明整体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而这几支少数民族政权的文化政策与文明进程也都无不受到汉字的影响。由契丹人建立的辽朝,在创制文字时,是借助汉字字体并增减笔画而形成的,其中有一些则是完全借用汉字,后来契丹文逐渐失传了。党项人在西夏建国初期也创制了文字,也是“模仿汉字创造的,形体方正,构字方式大多类似于汉字中的会意、形声字。”[6]260女真文字的创制受契丹文字的影响很大,也间接地受到汉字的影响。成吉思汗建国前,蒙古也有本民族的文字,与其他三个民族不同的是,蒙文是一种拼音文字。并且早期蒙古文在中国文字史上做了一次创造性地尝试——蒙古人用蒙语来拼写汉语和其他语言,这可以说是汉语最早的拼音化方案。最后在各民族的纷争中,蒙古一支取得了胜利,而已经入居汉地的蒙古、色目人也逐渐被汉化。在元朝的汉化过程中,他们与汉人通婚,逐渐使用汉文字、汉姓、汉名,进而研习儒学、文学、艺术等。

由此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少数民族政权每一次的汉化过程中,汉语言和文字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少数民族政权的统治者必然也是看到了汉语和汉字的先进性和便利性,而在每一次汉文明面临挑战的时候,呈统一状态的汉字也成了捍卫中华文明的武器。

四、由汉字书写特征发展而来的艺术形式对文明延续所起到的作用

汉字对中华文明的传承起到的作用还体现在,它是书法艺术产生的必要条件与基础。书法艺术是汉字发展到一定阶段,在特定的人文环境下,为了适应特定的社会需要而产生的。[8]322中国古代文人往往将书法艺术作为抒发感情、启示精神的载体。尤以魏晋南北朝始,中国的文人志士就开始把“书”和“人”联系起来,“书品”即“人品”,“书品”是书写之人通过书法艺术所传递出的人文气质与审美追求。那么审视中国历史上的名家书法作品,都是有继承与创新的,而这些传承的基础是共同的汉字体认。历史上更不乏帝王对书法艺术大为痴迷,于是利用权力鼓励与支持其发展,如唐太宗对王羲之书法作品的极度爱好,而命人不断学习、模仿、承制,从而使“二王”书体得到保护和宣传,民间的大量仿制也从客观上使其不至于轻易失传。同时历朝历代文人们通过书法作品保留下来的古代经文史料也为文明延续提供了考证依据。不得不说,书法艺术作为中华文明的一个分支,对文明的延续同样作出了不小的贡献。而书法艺术的基础则是汉字,是汉字的结字和线条美,同样的作用在中国画的发展中也有明显体现。

五、总论

总结以上论述我们发现,中华文明绵延不息,有强大的生命力。在这一条长流不绝的文明长河中,汉字是它坚实的河床与堤岸,让它有能力接纳不断汇入的活水而不至溃决。在不同民族文明的竞争中,汉字凭借其无可取代的先进性和利于识记、便于传播等一系列优势,使得其具有强大的吸附性,帮助汉民族文化海纳各族优秀文化于一体,将优秀的中华文明代代传承,我们相信中华文明——这一世界文明史上的古老一支,必定会继续发挥它的优越性,继续为新时期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袁行霈,严文明.中华文明史:第一卷[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郭锡良.汉语史论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3]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说文六书爻列[M].武汉:武汉古籍书店,1983.

[4]叶蜚声,徐通锵著:语言学纲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5]裘锡圭.文字学概要[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

[6]袁行霈,严文明.中华文明史:第三卷[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7]陈玉龙等.汉文化论纲——兼述中朝中日中越文化交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8]袁行霈,严文明.中华文明史:第二卷[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中华文明汉字汉语
4000年前的中华文明什么样儿?
学汉语
轻轻松松聊汉语 后海
追寻“华胥氏”——中华文明的早期开垦者
把中华文明的底色铺陈好
追剧宅女教汉语
汉语不能成为“乱炖”
汉字这样记
汉字这样记
中华文明何以延续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