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关联规则的踝关节扭伤外用中药膏剂的用药规律研究*

2018-02-22 03:23蔡煜林李希文潘建科曾剑波陈海云
西部中医药 2018年12期
关键词:膏剂方中乳香

蔡煜林,李希文,潘建科,曾剑波,刘 军,陈海云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东省中医院,广东 广州 510120

踝关节扭伤是临床常见疾病,发病率非常高,据统计,美国急诊室每年收治超过200万踝关节扭伤患者[1]。踝关节扭伤后若未得到及时正确的治疗,除了容易导致关节疼痛,活动不利外,日后易于反复扭伤,从而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工作和生活。而有文献报道其远期预后也较差,有相当高比例的患者(最多70%)经治疗后仍然遗留疼痛、关节不稳等症状[2-3]。在踝关节扭伤的保守治疗方面,中药熏洗、手法、外敷及针灸等已广泛应用于临床[4]。尤其是中药膏剂外敷,对缓解关节扭伤初期的疼痛肿胀效果显著[5],而目前中药膏剂处方众多,针对这些中药膏剂的药物组成进行规律总结意义重大。本研究通过使用TCMISS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基于关联规则和复杂系统熵聚类等数据挖掘的方法,搜集整理出共140篇关于中药膏剂外敷治疗踝关节扭伤的现代文献,并对其中膏剂的组成中药进行数据整理分析,冀望系统总结治疗踝关节扭伤的中药膏剂外敷方的用药规律。

1 材料与方法

1.1 文献来源 检索中国知网、重庆维普、万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收录的1997—2016年间关于中药膏剂外敷治疗踝关节扭伤的文献。

1.2 纳入标准 根据不同中文数据库的特征,以主题词联合自由词、关键词进行综合检索,检索词有“中药膏剂”“踝关节扭伤”“外敷”等。所有检索均由2位研究者同时独立进行。所有纳入的外敷膏剂均有完整的药物组成,包括结合了推拿、针刺、内服药物等其他治疗方式的外敷膏剂,总计140个药方。

1.3 中药药名规范 为保证统计结果的准确性,依照2015年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将产地不一样或书写不规范、名字不同的同一种中药进行统一处理。此外,关于中药别名、种类、炮制模式等差别,作同一药物收录,如“酒大黄”“生大黄”“熟大黄”统为大黄收录。

1.4 数据分析方法 将140个处方输入TCMISS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在TCMISS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数据分析”模块中采用“方剂分析”,点击“数据查询”功能,根据名称“踝关节扭伤”提取出录入系统的膏剂组成方,然后选中数据分析的功能按钮,计算方中使用频次最多的中药和药物组合,包括其性味归经,并对其进行关联规则分析,统计分析方法为软件的数据挖掘算法,包括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和复杂系统熵聚类等[6-8]。

2 结果

2.1 用药频次 统计140个中药外敷处方,包含173种常用中药被录入数据库。大黄、乳香、没药、红花、冰片、栀子、当归、黄柏、白芷、血竭等为踝关节扭伤外用中药膏剂中运用频次最高的中药。见表1。

2.2 药物性味 归经分布 膏剂中药物的五味主要为苦、辛、甘,药物的四气主要为温、寒、平。见表2。药物的归经主要为肝经、脾经、肾经,见表3。

表1 踝关节扭伤外敷方中使用频次≥20的中药

表2 踝关节扭伤外敷方中药物五味、四气分布

表3踝关节扭伤外敷方中药物归经分布

2.3 中药科属 处方中药物的归类分布主要为伞形科、毛茛科、家科,菊科,见表4。

2.4 基于关联规则的处方规律分析 在支持度个数≥20的条件下,选出药物组合频次最高的5位,分别是“没药,乳香”“大黄,乳香”“大黄,没药”“大黄,栀子”“大黄,没药,乳香”,见表 5。通过网状图形方式展示中药之间的关联规则,其中大黄、乳香、没药居于网状图形中间,说明这3味中药是临床外敷踝关节扭伤膏剂中应用最多的中药。见表5,图 1。

表4 踝关节扭伤外敷方中药物使用频次≥20的中药科属分布

表5 踝关节扭伤外敷方中支持度个数≥20条件下药物组合频次

3 讨论

中医认为踝关节扭伤主要是因为人体受到外界暴力,损伤到血脉经络,进而发生局部疼痛肿胀,活动不利等症状,其基本病机为气机阻滞不畅,血运不通,不通则痛。因此,治疗上应以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为原则。本研究结果显示踝关节扭伤外敷中药膏剂中使用频率较高的中药均具备活血化瘀功效,包括大黄、乳香、没药、红花、栀子、当归、黄柏、白芷、血竭等,其中大黄,乳香,没药为核心药物,而常用的药物组合有“没药,乳香”“大黄,乳香”“大黄,没药”“大黄,栀子”“大黄,没药,乳香”。《神农本草经》提到大黄“下瘀血,破癓瘕积聚”,其具有较好的活血逐瘀作用,而《本草纲目》记载栀子,可治疗“损伤瘀血”,两者合用能起到化瘀消肿止痛之功;乳香,没药为骨伤科常用活血止痛,消肿生肌药物,《医学衷中参西录》中记载乳香、没药合用,为“流通经络”之要药,凡心、胃、胁腹、肢体关节诸疼痛皆能治之,外用能生肌止疼,故两药合用共奏活血消肿止痛之功。研究中发现药物的四气主要为温、寒、平,五味主要为苦、辛、甘,归经主要为肝、脾、肾。而中药五味实质反映的是药物在补、泄、散、敛等多方面的功效,苦能泄,辛能行散,甘能缓急止痛,这也符合踝关节扭伤时需消肿行气止痛的治疗特点。而中医学认为肝主筋、脾主肉、肾主骨,而踝关节扭伤即属于人体血肉筋骨损伤,故其也符合从肝、脾、肾来着手治疗。而上述基于关联规则对踝关节扭伤外用中药膏剂的研究结果也与目前中医对本病的病机治法相符[4]。目前众多医家的研究结果也提示采用活血化瘀类中药组成外敷膏剂对治疗踝关节扭伤的疗效确切[9-11],这与本研究得到的用药分析结果一致,并且本研究进一步明确了踝扭伤外敷膏剂的核心药物组成,从而为临床进一步研制关节扭伤的外敷中药膏剂提供循证医学依据。

猜你喜欢
膏剂方中乳香
乳香“至粘难研”传统炮制对策比较研究
“基于心,准于行” 党建与企业发展相融共生
捆都而(乳香)挥发油提取工艺研究进展
五味子酒助眠
豨桐凝胶膏剂基质处方的优化及其体外释放度
咽干,喝甘桔冰梅饮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雄黄乳膏剂的处方组成
维吾尔药阿拉伯胶和乳香药材掺伪的鉴别研究
中药油膏剂治疗糖尿病足溃疡临床研究
糖尿病足溃疡中药油膏剂研制理论与实践